伊马替尼治疗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李兵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 广西博白 537600

摘要: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在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1例,按照疾病分期不同,依次分为慢性期组、加速期组、急变期组,比较三组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生存情况和死亡情况,同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期组患者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加速期组和急变期组,P<0.05;慢性期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明显优于加速期组和急变期组,P<0.05;病程、停药时间及治疗前干扰素的使用时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伊马替尼可有效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且病程、停药时间和治疗前干扰素使用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应予以注意。

关键词:伊马替尼;分期;白血病;慢性;影响因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多为干细胞移植法[1],但是由于干细胞移植法费用较高、配体稀少,严重的影响了其临床应用。近些年来,伊马替尼逐步应用于CML的临床治疗中,为了进一步评价伊马替尼在不同分期CML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笔者使用伊马替尼对不同分期CML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研究,并进一步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1例,按照疾病分期不同,依次分为慢性期组(CP组)、加速期组(AP组)、急变期组(BP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皆采用伊马替尼进行药物治疗,其中CP组患者起始剂量为400mg/d,治疗过程中逐步增加至600mg/d,AP组患者起始剂量为600mg/d,治疗过程中逐步增加至800mg/d,CP组患者起始剂量为800mg/d,治疗过程中逐步增加至1000mg/d,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根据患者实际给药后反应适当的调整给药剂量,若患者出现严重肝脏毒性,立即停药,若患者出现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应将给药剂量减少至300mg/d。

1.2.2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三组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生存情况和死亡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缓解状况评价,完全血液缓解(CHR):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450×109/L,白细胞≤10×109/L[2],外周血中未发现幼稚细胞;完全遗传学反应(CCR):骨髓中Ph染色体阳性细胞消失;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定量PCR较治疗前下降≥3log,或定量PCR≤0.1,生存情况和死亡情况主要考察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首次完全缓解时间至死亡时间或随访结束时间)、无复发时间(首次完全缓解时间至复发时间或随访结束时间)和各组患者的死亡率。疾病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年龄、性别、治疗前白细胞数、病程、治疗前干扰素使用和停药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三组患者缓解率比较

CP组患者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BP组和AP组。三组患者缓解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2。

2.2 三组患者生存情况和死亡情况比较

CP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复发时间明显长于AP组和BP组,且CP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AP、BP组。三组患者生存情况和死亡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3。

3.讨论

CML是临床上血液系统常见的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该病多与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有关[3],CML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干扰素进行药物治疗,但是单纯、大剂量使用干扰素对CML的缓解率较低[4],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同时有临床报告指出干扰素可诱导慢性期的CML转变为加速期或急变期,治疗风险性较高[5],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根治CML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手术费用较高、供体来源较少、手术失败率较高、移植排斥反应较多[6],从而影响了其临床应用。

伊马替尼是一类2-苯嘧啶衍生物,其可以特异性阻断络氨酸激酶的磷酸化、抑制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增殖与克隆[7],从而达到治疗CML的目的,目前伊马替尼已经调整为CML的一线治疗方案,在CML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临床研究发现,CP组患者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AP和BP组(P<0.05),说明伊马替尼可有效缓解慢性期CML患者的临床症状;再者CP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无复发时间和死亡率明显优于AP组和BP组,进一步说明了伊马替尼可有效延长慢性期CML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同时,本次研究通过对比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影响因素发现,两组患者的病程、治疗前干扰素的使用和停药时间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病程、治疗前干扰素的使用和停药时间是影响伊马替尼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即病程时间越长、停药时间越长且术前未使用干扰素的患者,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会对患者正常疗程产生不良影响,使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较差。

总之,伊马替尼可有效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且病程、停药时间和治疗前干扰素使用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应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

[1]吴健晖,林丽娥.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7):522-524.

[2]南虎松,刘红.伊马替尼治疗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4):72-74.

[3]LIU J,GAO L,ZHANG X.Clinical efficiency of 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imatinibin treatment of Philadelphia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J Third Mil Med Univ,2012,34(24):2453-2455.

[4]王静.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147 - 149.

[5]朱玲玲,刘丽,刘开蕾.60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96 - 97.

[6]刘亚琳,王晓宁,雷秀丽,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0):2232-2234.

[7]CORTES J,QUINTAS CARDAMA A,JONES D,et al.Immune modul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early chronic phas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a randomized trial of frontline highdose imatinib mesylate with or without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2b and granulocytem 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J].Cancer,2011,117(3):572-580.

论文作者:李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伊马替尼治疗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李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