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委机关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研究益肾健脾方在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病患58例进行分组:甲组、乙组均29例。两组都施以常规西医治疗,甲组加用益肾健脾方。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比乙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病患常规西药联合益肾健脾方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病情,增强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蛋白尿;益肾健脾方;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
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乃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病以蛋白尿为主要病理特征[1]。现代研究表明,蛋白尿乃判断患者肾小球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尿蛋白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肾脏,抑制肾衰竭进展。祖国医学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被纳入“尿浊”等范畴之中[2]。本文将重点分析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用益肾健脾方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接诊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病患58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29)。甲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7.2±10.3)岁;病程为0.5-8年,平均(4.1±2.6)年。乙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47.6±10.0)岁;病程为0.5-7年,平均(4.0±2.7)年。患者都知情同意此研究,既往无相关药物过敏史,依从性良好,符合伦理道德。比较各组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3]
①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慢性肾脏病1-2期,24h尿蛋白定量500mg及以上;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肾脏病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属于脾肾气虚型,以面浮肢肿、腰部酸痛、食少纳呆以及体倦乏力等为主症,伴舌淡红、便溏、脉细或尿频等症。
②排除标准。现阶段应用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者,尿路感染者,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精神疾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者,心血管疾病者,依从性较差者,病历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乙组明确诊断后开始实行常规治疗:消肿,调脂,低盐低蛋白饮食。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病患,指导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1/d,本药品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30514”。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益肾健脾方,详细如下:
①方剂成分:熟地黄,15g;党参,15g;白扁豆,15g;山药,15g;黄芩,30g;茯苓,15g;白术,15g;山茱萸,15g;牡丹皮,12g;金樱子,15g;泽泻,12g;菟丝子,15g。
②加减方:对于热毒盛者,于方中加蒲公英、金银花和连翘。对于血瘀者,于方中加丹参和赤芍。
③用法:水煎留取汤汁约400ml,于早晚2次进行分服,1剂/d。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12w。
1.4 疗效判断[4]
①完全缓解,24h尿蛋白定量低于200mg;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正常>3个月。
②基本缓解,肾功能恢复;尿蛋白减少50%及以上;或者血肌酐上升不足50%,且维持超过3个月。
③有效,肾功能改善3个月以上;尿蛋白减少25%及以上;血肌酐升高不足100%。
④无效,尿蛋白等症状均未改善或者加重。
计算总有效率按照以下公式进行:(完全缓解+基本缓解+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3.1%,比乙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成年人罹患慢性肾脏病的概率显著增加,据有关调查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10.8%左右的范围之内。而慢性肾小球肾炎则是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健康人的肾小球滤过膜有电荷以及机械屏障,能有效维持酸碱与水电解质平衡。当滤过屏障受损之时,可引发蛋白尿。有报道称,肾性蛋白尿与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并且,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以及基底膜变性等也都是蛋白尿的几个常见病因。长时间蛋白尿可改变患者的肾小球功能与结构,能加重近端小管细胞蛋白负荷,让小管细胞因破裂和膨胀等而引发小管间质损害。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及时接受对症治疗,将会引发肾衰竭等严重后果。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乃西医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能有效降压,缓解蛋白尿症状,抑制肾功能恶化,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加强患者的肾功能和血钾进行监测的力度。
益肾健脾方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含熟地黄、泽泻、黄芩、党参、金樱子、山药、菟丝子以及茯苓等中药草成分,具有益气化湿以及补肾健脾的作用。相关资料中提到,黄芪具备降低尿中蛋白含量、调节免疫功能、消除蛋白尿以及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可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黄芪中含有的硒元素也具备减少蛋白尿以及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电荷以及机械屏障的作用。此研究中,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总之,用益肾健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可行性高,且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罗昭强,何隆.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4):133-135.
[2]范立明,黄远航.益肾健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7,39(8):1182-1185.
[3]沈卫强,施颖.健脾益肾颗粒联合氯沙坦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及肾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1):62-63.
[4]黄怡,刘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27例[J].陕西中医,2010,31(4):400-401.
论文作者:胡思航1,朱,宏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蛋白尿论文; 健脾论文; 肾小球肾炎论文; 肾小球论文; 肾功能论文; 甲组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