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促进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理事会论文,与时俱进论文,工作报告论文,第六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委托,我谨向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1、基本概况
第六届理事会产生于2001年9月,迄今已近4年。
过去的4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全面实施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下,社会信息化水平与日俱增,信息服务业飞速发展,图书馆事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文化与知识承传的重要社会载体,我国图书馆的地位和影响在不断提高和扩大。
过去的4年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百年纪念时期。20世纪初,公共图书馆在中国的兴起揭开了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序幕;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变化之后,我国图书馆事业又翻开了新世纪的华章。历史的回顾、人物的纪念、学术的传承、事业的弘扬,洋溢着中国图书馆人的精神与梦想。
过去的4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协调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图书馆职业道德、图书馆权利已经成为社会和图书馆界共同关心的主题,图书馆已经成为缩小社会差距,均衡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因素。
过去的4年是我国开始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时期。2005年,党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新的繁荣发展图书馆学时期已经到来。
新世纪、新气象、新局面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和新发展。六届理事会在全面实施学会《“十五”期间工作规划》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始终保持学会在领导和协调行业发展中的先进性;以社会的科学文化需求和广大会员利益为出发点,以深化改革和求新突破为动力,全面开展学会各项工作,努力使学会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渠道,成为科普教育的主力军和行业对外交流的主代表,成为全国会员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之家。4年来,在中国科协、 文化部以及挂靠单位国家图书馆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第六届理事会集思广益、勇于突破、大胆尝试,团结、动员和组织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积极开展学会各方面的工作,为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科发展,为推进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1 学术研究
学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学术研究促进事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相继举办了各类学术研讨会50次,其中包括3次大型的学术年会、两届青年学术论坛,以及其他由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40余次各类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在这些学术活动中有不少创新之举,例如首次举办的青年学术论坛,首次跨行业、跨学科与其他学会联合开办的研讨会等。这些学术研讨会丰富了学会学术活动的形式,扩大了学术交流的层次,拓展了学术交流的范围,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1.2 编辑出版
学会鼓励和支持新思想、新成果的出版和推广,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和出版了一系列的图书馆学术精品,累计出版各类图书馆学著作61种,其中包括10部纪念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的学术著作,11部专门收录图书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信息管理文库著作,2部中国图书馆年鉴,15部专门为提高图书馆员业务水平而编写的图书馆岗位培训教材,此外还有《中国图书馆学报》、工作通讯、文献资源共享简报等其他出版物。中国图书馆学会的会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多年来注重刊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意义的文章,在专业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4年又连续第四次被评为国家核心期刊,且在17种被定为国家核心期刊的图书情报学刊物中,总评分居第1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学期刊的办刊质量,学会在举办专题研讨会交流图书馆学期刊经验,研究解决办刊业务问题的同时,专门组织和表彰了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和优秀编辑。通过以评促建,提高了图书馆学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
1.3 国际学术交流
学会充分发挥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积极开辟新的国际交流渠道,较全面地推进了学会的国际学术交流。一年一度的国际图联年会是全球图书馆界的学术盛会与国际交流平台,为了广大会员更方便、更简捷的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学会每年专门组织会员和图书馆界同行参加国际图联年会。在参会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参选论文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过去的三届年会中,中国图书馆学者共有12篇论文入选国际图联年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图书馆蔡筱青获得2004年度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求知新途奖并入选2005年“IFLA/OCLC青年研究基金项目”,这是该项目设立7年来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青年图书馆员。
在本届理事会期间,我国图书馆界共有20余人当选国际图联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这既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肯定和认同,也扩大了我国在国际图联中的影响。继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蓓欣于1993~1999年担任国际图联执委、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于2001~2005年担任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委员之后,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张晓林又当选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委员,使得中国图书馆学会有10年保持着在国际图联最高决策管理层面的重要位置。
与此同时,学会继续保持着与韩国图书馆协会的友好互访,进一步加强了与德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图书馆学界的学术交流,邀请了一批外国图书馆专家来华访问,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开办学术研讨班,举办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此外,学会还圆满地完成了美国韦棣华基金会的“韦棣华奖学金”评审工作,4年间共有196名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获得韦棣华奖学金,累计奖金数额共约34.4万人民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学术交流与互动,学会构建的国际图书馆学术交流平台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厚实。
1.4 科普活动
学会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承传的重要基地,始终扮演着科学文化普及工作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科普工作生力军的作用。通过与有关政府部门、兄弟学会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相互协作,学会举办了多样化的科普教育活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书香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初步统计,本届理事会共开展各种科普活动20余次。其中,学会首次独立承担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阅读风气,影响深入;“中国文化风”活动逐渐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形成品牌;“科技活动周”活动,积极向公众宣传科学文化和科学观念,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打开信息之门”项目申报成功并出版系列成果,为普及图书馆知识,开展科普研究开辟了新的渠道,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1.5 教育培训
六届理事会期间,学会注重馆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共举办了27期专业研讨培训班,就业内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共3139人次参加了培训,对提高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1.6 组织建设
六届理事会期间共召开了6次理事会、11次常务理事会、4次秘书长会议,部署和指导学会各项重要工作的开展,对重大事项和议题进行民主审议和表决。4年间,学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条例,其中包括学会会员管理条例等32个相关条例和决议,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学会的组织运作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与此同时,学会不断加强队伍建设,4年来新发展个人会员4392人,现有个人会员9609名;新发展事业团体会员146个,使事业团体会员总数达到192家;新发展企业团体会员35家,使企业团体会员总数达到75家。在此期间,2002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成立,2004年,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成立,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壮大了队伍实力。2003年,建立了《中国图书馆学会个人会员数据库》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学科带头人及科技专家库》,完成了学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工作。此外,本届理事会还开展了一项新的工作,即撰写年度学科发展蓝皮书,以指导和推进学科研究的展开。
1.7 行业服务
中国图书馆学会充分发挥其服务性和社会性的职能,整合社会资源,为行业争取社会支持和援助。几年来,获得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光盘、期刊和上网期刊阅读卡,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上网检索阅读卡,北京天时图书音像有限公司、北京国都学术书店等捐赠的图书。此外,还接受了全国政协常委、香港《镜报》社社长徐四民先生以及乔羽、鞠萍等名人捐赠的图书以及《父母必读》杂志社捐赠的杂志,分别赠给全国各地的基层图书馆。据统计,近年获得捐赠总价值近500万元。
2、主要特色
本届理事会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了如下鲜明的工作特色:
2.1 学术年会,引领学术潮流
中国图书馆学会自1999年首次尝试举办学术年会以来,迄今已成功地举办了5届学术年会。如果说上届理事会举办学术年会的意义主要在于为我国图书馆事业成功地开创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对外交流窗口的话,那么本届理事会则成功地将学术年会发展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学术发展的指南针、推进器和主旋律。
在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密切关注我国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准确把握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紧密围绕时代发展的主题,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主旨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学术年会。从2001年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002年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向”和2003 年的“新世纪的图书馆员”; 从2004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到2005年的“以人为本、服务创新”,每一届学术年会的主题都把握着时代发展的脉搏,映射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地反映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诉求,引领着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可以说,学术年会的主题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向的指南针和方向标。这种指南针和方向标的作用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的26年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学会还通过学术年会和年会前后的一系列学术活动掀起了围绕学术年会主题,一浪高过一浪的学术研究热潮,并由此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旋律。同样,这种以学术年会引领图书馆学术研究、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的26年历史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2.2 百年回顾,弘扬事业精神
围绕着“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这个主题,学会通过多个层面、以多种形式,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百年沧桑的历程,在全国掀起了一个研究和弘扬图书馆精神的热潮。
2004年年会主旨报告《百年沧桑,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回顾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历程,总结了“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百年图书馆精神,并提出了“人文精神”、“自由平等权利”、“图书馆职业道德”、“人性化服务”的图书馆发展路向。
在2004年学术年会的“百年图书馆精神”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各抒己见,阐述对百年图书馆精神内涵的理解,理性思考图书馆精神的缺失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阻碍,从现代意义、历史人物、实际工作出发理解和丰富图书馆精神的含义。在“新世纪图书馆员角色”论坛,来自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员从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融理论阐述和实践体验于一体,探讨了图书馆员在新世纪的角色与素养、职责与使命。
与此同时,学会还组织策划了《中国图书馆百年系列丛书》、《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等著作,系统地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百年历史。目前,《中国图书馆百年系列丛书》已出版《百年大势》、《百年情怀》、《百年文萃》、《百年建筑》4个分册,从历史、人文、学术研究、建筑文化等多个视角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的历程进行完整而深入的回顾和展示,诠释百年来的中国图书馆精神。
2.3 行业自律,重塑社会形象
行业风气不仅决定着行业的荣誉,而且决定着行业的命运。本届理事会从一开始就把行业自律作为学会建设的重点,在图书馆职业道德、知识产权保护、民众的图书馆权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及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在文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会组织全国各系统图书馆界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召开了多次研讨会与座谈会,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界和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反复论证和修改《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有关内容。
2002年11月2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这是我国图书馆界制定的第一部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2003年3月,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发《关于颁布和实行〈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实施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贯彻落实《准则》的高潮。
随着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维护民众的图书馆权利日益迫切,学会敏锐地洞察到这种新的变化,在2004年7 月苏州学术年会上就已经将“图书馆权利”列入了今年学术年会的分主题之中。
2004年下半年,国内相继发生了一些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事件,为此学会于2005年1月7—10日在哈尔滨召开了以“图书馆权利”、“著作权在图书馆的合理使用”等为主题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新年峰会”,集中讨论一些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形成了基本的共识。“新年峰会”之后,图书馆法与知识产权研究委员会在认同并支持国际图联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原则立场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这些文件将提交七届一次理事会审议。与此同时,“新年峰会”还提出以2005年年会为起点,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民众图书馆权利的一系列问题,为将来制定有关图书馆权利的相关行业规范做理论上的准备。
从《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到《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征求意见稿)》,乃至有关图书馆权利的研讨,中国图书馆学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这表明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从行业自为迈向行业自觉,从感性发展迈向理性发展。
2.4 青年论坛,培养一代新人
青年是新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希望。2002年,学会在郑州召开了以“向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迈进的中国图书馆”为主题的“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在浙江绍兴举办以“新青年、新理念、新秩序——知识传播与图书馆变革”为主题的“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论坛的主旨报告,内容深刻,信息量大,理论与实践并重,很多问题均处于学术前沿,具有前瞻性;论坛自由、平等、活跃的学术气氛,使青年馆员和学者在思想的碰撞和争鸣中得到自我水平的展示和学术的成长。不论是中原绿城郑州,还是江南水乡绍兴,青年论坛会议的中心议题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的鲜明特色。年轻的面孔、跳跃的思维、精彩的发言,充分展现了图书馆界青年学者的学术风貌。
自2003年开始,学会专门策划、编辑、出版了《信息管理科学文库》。该《文库》专门收录经专家精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一部名副其实地反映图书馆学的热点“博士文库”。该《文库》系列的出版,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水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发现新人、培养新人的作用,受到业内广泛的好评。
2.5 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
一个热爱读书的国度,一个有阅读习惯的民族,必然会极大地推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公众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真正动力。受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和文化部社图司的委托,中国图书馆学会自2003年起开始独立承担每年举行的“全民读书月”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学会为激发全民阅读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精心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掘图书馆的特色作用,使“全民阅读”真正深入社会民众。
2003年,学会精心策划了主题为“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命质量”的“全民阅读月”活动。2004年初,正式启动与《中国文化报》社共同承办的“知识工程——中华民族读书书目推荐活动”,2005年初,举行了首届“知识工程推荐书目”发布活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8家出版单位的1450余册图书参与了申报,共评选出112家出版单位的273种图书为知识工程推荐书目,并获得知识工程专用标志。2004年,学会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主动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活动主题,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同期,学会还举行了“全民阅读”徽标的征集活动,于2004年4月23日正式揭牌,使“全民阅读”更加深入人心,更具社会感召力。2005年4月23日,学会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版权协会,以及湖南卫视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以“阅读丰富人生,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宣传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学会有效地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指示精神,为推动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尽了责任,做了贡献。与此同时,学会还号召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举办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公众阅读创造条件,提供指导。各地图书馆积极响应号召,掀起了在全国范围的读书之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会赢得了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和社会效益,强化了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重要阵地的主流作用,提高了图书馆行业整体的社会知名度、公信度和感召力,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2.6 中国文化风,打造科普教育品牌
作为我国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不断加强科普活动的推广,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中国文化风”从2001年的中国文化系列讲座,2002年的与时俱进热线报告,2003年的建筑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到2004年的建筑文化、外交官系列、儿童阅读和科学人文多主题讲座、展览,学会邀请社会各界文化精英,共同关注时事、关注文化、关注世界的发展。经过4年的发展, “中国文化风”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不拘一格、推陈出新,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工作的品牌项目。
作为中国科协的重要会员机构,学会近年来不断加强与科协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普活动,申报中国科协科普项目。2002年,学会社区与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的“《打开信息之门》出版项目”首次获中国科协资助,为今后向社会普及图书馆知识,开展科普研究开辟了新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后2003—2004年申请的“打开信息之门之二——科普网页”、“西部科普工程”和“打开信息之门(三)——汉字,甲骨文到计算机”获得批准。与此同时,学会还承办了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之一“科学发展观宣传活动”。总之,3年累计获得中国科协资助16万元。
2.7 评估认证,建立新的行业制度
作为行业性指导机构,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不断强化自身的行业协调和指导职能,增强行业权威和影响力。通过开展图书馆评估,促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通过开展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职业观念,引导职业行为;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和探讨,推进图书馆行业准入标准的实施;通过馆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馆员专业素养,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学会积极加强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抓住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积极争取承担政府分离出来的相关行业工作。2003年,学会首次接受文化部的委托,参与第三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协助文化部组织4个专家评估组,对省级图书馆和计划单列市图书馆进行评估。学会还承担了6个图书馆评估《细则》的编制工作,1993个地、市、县图书馆评估情况的汇总,以及咨询、培训等工作。
学会从2001年起就组织业内专家开展了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的研究工作,搜集了英、美、日、澳等国外同行的大量资料,从学术层面和实施层面进行研究论证。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期间,学会理事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要求学会争取承担起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2004年2月,在国家图书馆的组织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召集业内专家就《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这一课题,申报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准作为重点项目立项。
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受文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委托,协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文化部完成了图书资料馆员、古籍馆员和文献修复师等三个文化行业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制订工作,并成立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写小组,进行教材编写工作,在我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和法制化建设领域迈出了非常可贵的一步,为推进今后图书馆行业规范工作,推动图书馆界的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社会认知度,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2.8 荣誉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荣誉体系,使学会的权威性在社会和业内不断得到提升。为了纪念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25周年,学会于2003年11月—2004年5月,举办了“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评奖活动,共评出获奖著作41部,获奖论文188篇(含科研项目2项)。这项工作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14年来的研究成果,得到全国图书馆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学会不仅对业内的学术成果、先进学会、优秀会员以及优秀学会工作者给予表彰和鼓励,在2004年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中,还设立了“第二届全国书画摄影展”优秀作品奖和“我的图书馆情缘”优秀征文奖,业内外共305名作者获奖。同时,还在2004年全民阅读活动中,表彰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评选活动中获奖的13个出版社;2005年“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中,又表彰了健华图书馆联盟、邵逸夫基金会等10个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海内外社会团体和个人,授予其“阅读推广贡献奖”。4年来,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名义进行鼓励和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共4326个。
3、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各分支机构、全国各地方学会和广大会员、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从事业发展角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 学会的行业权威性
学会是我国图书馆界的行业代表,肩负着协调和指导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职责。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政策,扩大了学会的行业影响力,提高了学会的行业权威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行业影响力和权威性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政府职能转变、学会职能日益加强的今天,如何进一步转变学会的职能,提高学会的行业权威性,以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2 学会的国际影响力
学会是学术性团体,学术性是学会的重要属性。加强图书馆学术交流和研究,促进学科不断创新和繁荣是学会的重要职能。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以学术年会的形式引领和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发展,取得了普遍公认的实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中国图书馆学会在IFLA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我国图书馆界同仁在国际图书馆学术舞台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国际化图书馆学者为数很少,中国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在国际图书馆学界的影响力一直十分有限,如何将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如何提高我国图书馆学术界在国际图书馆学界的学术地位,在这些方面,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3.3 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本届理事会正值国家政府职能改革的时期,学会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助政府开展多项科学文化普及活动,拓展学会的社会职能,从而提高了政府对学会的信任与支持,扩大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民众对学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仍然十分有限,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如何在全社会树立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新形象,提高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争取行业权益,使学会真正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行业代表,在行业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些方面,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就学会自身而言,还有一些具体问题应特别予以关注,因为这些问题若不采取相关措施,切实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学会的生存与发展。
(1)在学会组织运转机制方面存在不足:相当一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对学会事务关注不够,个别理事不参与学会事务;一些专业委员会组织活动不力,等等。
(2)学会的重要职能——连接图书馆与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一个能充分代表图书馆整体利益和意志的有效的决策应对和反馈机制,难以充分履行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表者和代言人的职责。
(3)对中国图书馆行业的基本素材、数据掌控不力, 缺乏深入的宏观与专项调研,很难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以供业内乃至相关政府部门参考,进而从积极而有效的层面发挥学会的咨询服务功能,影响国家的图书馆政策、策略的调整与完善。
(4)会员发展力度不够,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学会的队伍规模和业界影响力;为会员服务不够到位,直接影响了学会的凝聚力和会员及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对学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各分支机构、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合作有待加强,图书馆界内部的团结协作,相互帮衬,对提高凝聚力,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增强行业实力至关重要。这个团体中,应当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取长补短,联合联动,同心协力,共同发展。
各位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使命即将完成,值此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向所有积极从事、参与和支持学会各项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离任的第六届理事会理事表示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一个繁荣发展图书馆学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我们相信: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明天会更美好!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各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