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论文_康建勋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论文_康建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42

摘要: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提出到实施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作为保护环境的一种主要方式和手段,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产生,改善自然条件,还可以为环评工作的展开给予法律保障,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不足提出的解决措施。希望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政策

1 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陷分析

1.1 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还不够明确

在一个项目中,项目决策者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假如没有对其行为进行法律约束和责任追究的话,会导致在实际的制度实行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对于环评结果无论好坏都对该项目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而会让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在可信度方面降低,大大打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使得评价单位很难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对应的规定。故此,通过详尽的规定,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另外,更是要将各项规定能落到实处,责任到人。

1.2 我国的环境评价审批机制还不够健全

根据项目制作出来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报告,最终一般都是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执行预审。假如缺少主管部门的预审,那么审批工作就需要经过具备审批权力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来负责。在我国的审批过程中,由于编制部门与审批单位存在重叠的可能性,使得地方政府在审批的时候只顾及眼前的短期发展,从而做出一些对环保不利的决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缺少了必要的审批监督机制,如果不能及时完善制度,那么环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所有制度的制定都是无意义的。

1.3 缺少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备用方案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来讲,主要是提供给决策者较为充足的环境影响信息,促使他根据现有的资料做出争取的抉择。然而,目前在我国并没有除了这项制度以外的其它有效的备用方案,这使得项目决策者并不能借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获得更加全面的讯息,不能够实现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初衷。比如,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拟建项目,如果没有通过环评就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缺少可替代的方案的话,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减少了环评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工作量,但是会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4 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度不够高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和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关。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对于保护好周边环境没有自主意识,这和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但这与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部门有关,主要表现在执法部门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重视,不能够积极的完成所有环境评价工作,让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让公民无法真正参与,甚至都不明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一概念[1]。这样一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无法高效完成,即使是有制度支持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落实到实处,这对于保护环境是极其不利的。

2 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策

2.1 制定并健全责任监督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借助行政处罚来追究已出现的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其中包含审批等,然而却没有对决策者监督缺失进行处罚规定,也没有明确针对决策者方面的法律责任,这不利于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2]。环评法虽然对编制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违法行为提出了相关的规定,不过对于法律责任,环评法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地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设置专用审批机构

结合目前我国的状况,编制与审批单位可能存在职权重合的情况,会导致部门权利分散,或者是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应该设立专门的一个审批部门,甚至可以在评审过程中,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度,来防止这种权利重合现象发生。与此同时,由于当前项目的环评报告都是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3]。所以,要加强环境评价的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项目审查委员会、专家组以及专家委员会,来规范环境评价工作,对预估结果和评价进行审查,提出明确的意见和结论,为项目审批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为审批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供保障,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其他部门对项目审批工作的干扰。

2.3 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立法、政策和替代方案等内容都纳入到环境评价工作。这对于决策者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实际意义,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并扩大决策者的对环评的认识,更加的全面的实行环境保护评价活动[4]。合理调整有瑕疵的政策法规,使经济同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

2.4 替代方案机制引入环评内容中

一个最佳方案的制定和科学的决策,需要决策者在许多不同的方案中进行权衡和选择。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应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替代方案的内容,并且要在方案中全面体现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5]。依照国外已有的经验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替代方案,找到符合环境和经济平衡发展的最佳方案。任何一个替代方案都要在项目进行决策之前,对该方案涉及的所有技术、工艺、费用、选址、材料和效益做出分析。所以,要完善立法中的与替代方案相关的规定,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本质,让替代方案的重要意义得到体现。

2.5 加大环境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这要求我们对国民进行环境教育的时候要有形象化、制度化以及实用化的模范榜样,能够让公众感受到,看得见。让公民从幼儿园开始,到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中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利用好现代技术,例如我们所了解的电影、电视和广播等近代传播方式,让群众素质得到迅速的提升。加强环境教育,借此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公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通过大众的监督、举报、宣传和督促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添加一股强有力的推动力[6]。此外,加强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快速的促进我国与环境相关的科技的发展,壮大环保力量。

结束语

在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制度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同步性,环评法的落地实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能够更加民主的进行决策,并将结果公开。即便是当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有一定缺陷,但只要不断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纠正错误,就能够很好地出发挥环境评价制度的作用,完善制度,带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登上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肖强,王海龙.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行法制度设计评析[J].法学杂志,2015,36(12):60-70.

[2]周珂,汪小娟.环评脱钩: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路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06):62-67.

[3]李醒.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3(05):138-144.

[4]任景明,耿海清.环评制度:需要一场全面革新——制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环境保护,2013,41(17):27-29.

[5]孙晓东.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估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2):92-101+116.

[6]徐鹤,王会芝.新常态下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问题探析[J].环境保护,2015,43(10):24-26.

论文作者:康建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论文_康建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