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有效保证,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稳定发展。安全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且庞大的工作,做好安全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形成这个习惯和意识。车辆安全更是值得被关注的重点,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的交通事故时常发生,一幕幕血肉模糊的交通意外和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驾驶者的安全意识缺乏所导致的。因此,车辆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企业形成相关的制度,并坚持不懈地进行落实规化。本文就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车辆管理;安全管理;交通安全
车辆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集人、车、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车辆安全都得不到保证,继而发生车辆事故。交警的宣传标语说得好“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处于瞬间麻痹”,交通安全确实就是这样,驾驶员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因此车辆安全是绝对不容松懈的严肃性话题。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车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以安全为第一目标和原则,有效地落实车辆安全管理。
一、企业在车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意识。其实在大部分企业中,都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企业本身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机构组织,首先考虑的必定是自身的效益和竞争力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车辆作为企业的常用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制度问题、使用权和管理权问题、企业安全意识薄弱等,加上有些企业为了节省运营成本,人员配备上也有所管控,导致车辆管理人员的空缺或流失。
2.工作流于表面,落实不到位。企业对于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或许存在一些管理,但是很多企业只是流于表面上的形式,稍微应付一下领导的要求。甚至有些企业只是简单办理一下证照,放一些学习资料就当完成车辆安全的管理,相当形式化。加上有些企业缺乏车辆管理人员,驾驶员只管用其他都不太管,很容易埋下相关的安全隐患。
3.责任意识薄弱。对租赁车辆的管理不到位,各单位在享用用车权的同时,没有认真履行车辆交通安全监管责任,对租赁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人员管理混乱,存在着驾驶车型与驾驶员人车不固定的现象。类似的管理漏洞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科学地进行车辆的管理工作。
二、车辆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1.加大预防力度,建立健全体制。建立完善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利用GPS管理系统,对驾驶员的行驶路线,用车时间等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有效杜绝公车私用,改变用途与行车路线等现象,确实做到车辆运行全程管控。按照季节变化特点,制定特殊时期安全行车措施,严格落实节假日两交一封一定的管理办法,严控节假日用车。车辆安全管理和驾驶员之间需要落实谁管理谁负责,发现车辆故障要统一进行保养维护,保证车辆的性能完好。另外,企业每年都需要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让员工清楚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双方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避免员工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的意义是为了让驾驶员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达到长鸣警钟的效果。企业需要在宣传教育的方式上多想办法,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以下介绍四种教学的方法。第一,灌输法。通过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技术知识、车辆使用技巧、驾驶员操作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法则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可以采取每周进行思想纪律和交通法规的教育,每月进行纪律教育整顿,争取尽早把安全意识在员工心中扎根,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每个驾驶员时刻谨记要认真执行和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出现违规情况,也要主动进行纠正。第二,引导法。通过对真实举例、讲道理等方式,从多角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以德化人,进而提高驾驶员的认知。杜绝驾驶员产生侥幸心理,而忽视安全意识违章出事。第三,形象法。顾名思义形象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内容,通过播放一些交通事故的场面、交通事故的宣传片等等,起到震慑驾驶者的作用。第四,对比法。通过对积极遵守安全法规的驾驶员进行表扬和赞赏,对于违法安全法规的驾驶员进行批评,实现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差,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驾驶技能。提高驾驶员的专业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车辆进行安全驾驶。企业不能吝啬对驾驶员投入,积极组织驾驶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应对方法。因为驾驶员掌握良好的驾驶技术,才可以更好地应变外界的变化。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需要对驾驶技术、汽车的特性、运动规律等进行熟悉掌握,在不同的情况运用自如,还要养成良好的行驶习惯“出车检查,行车观察,收车检查”。例如,在路上有水或者障碍物的时候,必须避让来向的行人和车辆;车辆通过路边临时停靠的机动车时,要注意停靠车辆的车头车尾有无行人横穿马路等等。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情况越来越复杂,车辆限行,高速拥堵,驾驶员长时间连续工作,身体疲劳引发焦虑和烦燥情绪。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将EAP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开展心理讲座,让驾驶员学会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增加渲泄情绪的渠道,缓解员工压力。让驾驶员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4.做好车辆保养,提高车辆安全。车辆设备运行的好坏,检查保养是关健,工作中,把维护好车辆作为确定安全任务的基本保证,绝不让带病车上路,实行设备严细勤的工作模式,按照七分维护三分修理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理顺维修保养程序,严格按照车辆性能和技术标准以及车辆实际使用状况进行维保,杜绝超保漏保,防止人为机械事故的发生,达到维修及时,保证质量,控制费用,堵塞漏洞,下达保养计划并落实跟踪,保持车况良好。
综上所述,车辆安全管理并不是随便喊几句口号就能够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项目和过程,需要从小事做起,需要从驾驶员和车辆两大方面着手,踏踏实实通过检查和提高安全意识,实现车辆的安全管理。企业需要做好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需要确保车辆的维修质量和检查力度,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和安全才能上路。只要做好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这样才能确保车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预防行车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冯莉岚.有效加强车辆管理的措施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31-231.
[2]陈卫荣.论行政机关车辆的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5):138.
[3]谢小明.浅谈如何抓好车辆维修安全管理[J].消防界(电子版),2017(10):69-69.
论文作者:付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车辆论文; 驾驶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教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