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作的生命力从何而来?_社会价值观论文

文化创作的生命力从何而来?_社会价值观论文

文化创造的活力从哪里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活力论文,文化论文,从哪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独特而鲜明、强大而深厚,呈现出融合、内敛、鲜活、持久的特征。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强不强,归根到底要看文化创造的活力强不强。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进一步理清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基本源流和现实路径,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来源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观点、文化精神和文化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文化取向和文化发展道路。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核心都是鲜明的价值观,包含着对世界的认知、看法和主张,包含着理想、信仰、思想观念,包含着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十分鲜明,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古代,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念贯穿封建文化,一直维系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主宰了整个欧美文化,对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凝结于其中的价值观的力量。离开了这种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文化就难以自立、更难以自强。价值观正确,就能够推动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文化始终充满强大的力量。价值观错误,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对社会显现出不可估量的巨大破坏力。可以说,文化不仅具有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更重要的是,文化还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论、实践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所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讲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文化在价值观层面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培育和塑造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样,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赋予文化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且坚持用这种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的力量、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

       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在价值观层面必须也是无比正确、无比先进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导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24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探索的最新成果。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文化发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优势,一切文化产品、一切文化服务、一切文化活动、一切文化阵地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丰富文化的内在价值内涵,增强文化的外在价值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改造社会。

       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文化,在积累中形成、也在积累中发展。任何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固有的独特传统。文化的魅力,既在于历经千百年积淀所散发出的醇香厚韵,也在于立足传统大浪淘沙般的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中基本元素特别是优秀成分,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吸纳、传承能力,直接决定了文化创造的活力。如果抛弃历史文化的传统,背离文化发展的规律,就等于是切断了自己的“文脉”,丧失了自身文化的本源,也就无从谈得上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了。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现代文化多元发展,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文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的日趋激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量输出文化产品和文化样式,大肆推销西方文化理念,极力维护文化霸权,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面对严峻形势和种种压力,我们讲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壮大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鲁迅先生很多年前就在《且介亭杂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只有具备了鲜明灵动的民族性,有了浓香实足的“中国味道”,才能真正走上自强之路,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文化创造用之不竭的宝库。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一方面,高度重视传统,自豪地礼敬传统。要坚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文化站得稳、守得住的“定海神针”,兴旺起来、强大起来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执着坚守的从容气度,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那种数典忘祖、藐视传统甚至丑化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是非常有害、非常要不得的。另一方面,科学地继承传统,发挥传统的优势。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融合发展,维护民族文化基本特征,使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文化创新创造中熠熠闪光的明珠,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并不是墨守成规、闭关锁国,应当以更加开放的精神,用广博的心境、辩证的态度,广泛吸纳、整合世界优秀文化传统,从一切外来文化中汲取养分,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优势,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来源于市场的有效激发

       人类现代生活的一大特点是高度的市场化。市场作为经济运行活动的核心,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经济活动效果最大化的基本手段。文化市场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被空前地释放出来,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57.5%、67.7%下降到37.1%、40.8%。依托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文化对各种要素进行有效地整合、配置和创新,获得了发展所需的优惠政策、先进技术和资源资金,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凭借市场这个巨大的平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多彩,新业态新服务层出不穷,文化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完善,不仅使人们享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可能,也进一步调动、激发了全社会文化需求的热情,推动文化发展进入了良性、快速的黄金发展期。

       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在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使人们在市场面前感到越来越多的迷茫、惶恐和无奈。因为毕竟市场运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作为商品的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实在是格格不入的,有时甚至背道而驰。文化的市场从文化的层面,再一次把“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动机制放大,带来了文化发展的一些异化,一味追求抢眼、刺激、撩人,一味追求收视率、发行量、票房,什么来钱就干什么,娱乐至上、灰色主义、低俗庸俗、色情暴力的问题十分严重。这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猛烈冲击,对社会风气、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人们实现文化价值的追求显得越发曲折和艰难。要真正驯服市场这匹野马,使之驰骋在理性的文化大路上,谈何容易!

       需求是最直接、最持久的动力,市场是实现和满足需求的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依靠市场来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市场的服务效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制度,鼓励社会生产要素投入到文化市场中来,大力推动各种文化资本、资源的整合发展,完善市场机制,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发展现代文化产品物流方式,促进文化产品和各种资源要素更加科学合理、快捷高地流动交易,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要积极引导文化消费,认真研究各阶层、各群体的不同消费心理和需求,帮助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提高文化消费的能力和水平,自觉克服、摒弃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通过市场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利益原则,也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发展繁荣和严格管理统一起来,把文化的“小市场”与整个经济的“大市场”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文化市场的质量和效率,使文化市场真正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来源于改革的强力推动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我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覆盖到经济社会各领域,自然也包括了文化建设领域。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条件下,文化要实现自身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明显受到体制、机制、结构、管理等等方面束缚,潜力难以发挥,后劲明显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不改革,文化是没有出路,也是毫无活力可言的。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十六大部署,这些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的基本思路,由点到面、有序展开,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实现了新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子。改革,极大地激活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促进了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促进了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并且激发出愈来愈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

       改革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的根本动力,亦是当今文化建设的最大主题。现在,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改革越是深入,遇到的难题就越多,触及的利益矛盾就越复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要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来考量,加强总体规划,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在转变职能基础上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在规范秩序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统筹城乡基础上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统筹各种资源基础上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努力增强改革科学性、协调性和连续性。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按照保基本、抓提高、全覆盖、可持续的要求,以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为重点,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健全设施,丰富内容、提高效能。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挥转企改制后的体制机制优势,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改革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还必须突出科学技术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适应当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全领域的推广运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把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文化的创作、表现、传播、发展等各方面,努力实现文化的新发展。

       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不仅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文化的广阔舞台上,广大人民群众是永不卸妆的主角,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最根本、最深厚的依靠力量。

       人民群众之于文化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方面,提供了丰厚的“源泉”。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人民群众自然真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衣食住行、家长里短,喜怒哀乐、美丑善恶……这是文化的唯一源泉,一切文化由此而来。另一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创新创造。在文化自觉上,人民群众是直接而敏锐的。凭着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人民群众以巨大的热情创造着文化、享受着文化、发展着文化,从中培养了对于文化的鉴赏、评价和传承能力,提高了整体文化素养,并以新的视角和眼光促进文化不断发展。因此,重视和引导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可靠保证。

       人民群众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发展创造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全体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群众文化骨干和积极分子,大力支持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各个门类的文化工作者,是人民群众中参与文化建设的专家和代表者,是文化创造的活跃因素和骨干力量。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创造的政策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投身文化创造,创新观念、内容、风格和流派,形成各类文化人才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优秀文化作品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

标签:;  ;  ;  ;  

文化创作的生命力从何而来?_社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