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资源融入中职英语课堂的必要性论文_林雷凤

让乡土资源融入中职英语课堂的必要性论文_林雷凤

福建德化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 德化 362500

摘 要: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的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怎样灵活运用中职学校《英语基础模块》中的知识点,并从现实生活需要出发节取当地的教学素材,让中职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并实现中职生更好地为家乡经济服务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职生 乡土资源 英语教育

目前,英语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实用性差,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状况。另外,由于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在教材方面,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和层次不一,比较难找到适合中职学生使用的课外教材。让乡土资源走进中职英语课堂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些缺憾。

一、乡土资源的特点和优点

乡土资源涵盖了我们出生,久居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俗、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生活内容。

灵活运用乡土资源,创设英语语言的本土化环境,选择鲜活实用的乡土语言材料,使教材真正实现校本化,是实现中职英语为本区域经济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学习中,具象化的知识会远远容易于抽象化知识。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也能适度降低,更利于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也会提高。

二、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

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是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之一。中职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还要考虑现实可能性,这包括适应学校可能具备的物质条件、师资等,更重要的是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经济、社会等环境相适应。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的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为此,英语教师首先应强化主动参与、服务职教的意识,要和专业课教师沟通,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对英语课程内容的要求,尤其是身边区域经济,带有家乡特色的产业资源。在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与培养专业综合素质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是一门外语,其在乡土文化中是陌生的,没有专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是很难将二者运用得恰如其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何况现今的中职生入学门槛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度概括提炼知识要点,以活动体验为基础,突出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强技能,重实践,花费更多时间在原本英语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身上,让他们结合具体的专业要求,反复实践,才可能让他们学到真技能,达到能为家乡建设服务的水平。

三、与国家教材互补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变。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大,教育部颁发的英语教材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区域局限性。而地方乡土教材的补充,使他们的知识领域更加完整。也让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统一设置课程,所有中小学基本上都沿用相同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堂教材。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直到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决策,至此,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2003年,教育部颁布条例,允许各地自己开发本土教材,乡土教材又拥有了自己的名分。这是尊重多元思维的思想进步,也是实事求是的认识进步。对于大多数中职生来说,他们将是故乡土地的主人和建设者。他们需要知道家乡曾经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在这些变化中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将用什么本领去创建未来的新生活。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

四、适应中职学校办学宗旨

1.发挥学校师徒制和大师工作室的团队指导功能。学校要为本校的省市级专业教师设立大师工作室,也聘请当地英语专业人才成立专业指导团队。让学生在入学时根据专业需要从中选定自己的师傅和团队,举行拜师仪式。除了在校上课外,学生可以利用灵活的时间跟着自己的师傅和团队学习传统乡土资源文化,深入研究专业精髓。把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借助产品的开发传播到国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2.借力于本土企业文化,广交会等大型商展的活动机会。学校应当积极参与这种大中型的中外贸易活动,鼓励师生带着自己的优秀作品前往参展。参加此类活动前,要做到事前多考查市场,与本乡经验丰富的企业的产品设计师和讲解员多沟通交流,如何揣磨并用英语演绎作品的优势。

3.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英语教师队伍。让英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挂钩本乡镇企业去煅炼英语商务能力,其后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重新构建语言知识结构,充分渗透进市场的需要,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授课,打破传统较死板的知识系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校办学目标。让中职英语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

总之,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直接相关的,是学生获得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重要社会化过程。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为顺应市场的需要,所有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展开。因而,乡土资源融入英语课堂可以更好地培养训练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论文作者:林雷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让乡土资源融入中职英语课堂的必要性论文_林雷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