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搞好校本培训。“教师是立校之基、是兴校之本”,作为教育最基层的单位,教师赖以生活工作的集体――学校而言,通过有系统、有步骤、有目的、形式多样的、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个自觉的教师专业发展群体,使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合作,以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74-01
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群众对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理念,教师职业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素质已成为社会颇为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上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因而,校本培训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扎实的校本教研,着力培养研究型和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收到了一定的的效果。
一、 在教学中且行且思
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我们采取了一些改革。
1、改革备课制度。过往,我校备课制度的做法是:学校新学期开始,每人发一备课本,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并写下每课时教学预案,学校定期检查反馈。毋庸置疑,传统的备课制度有其值得学习的地方。但随着扑面而来的课改浪潮,此方法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弊端。不少老师为周而复始的抄写而深感疲乏,看似崭新的一本预案,其实不过是去年的“翻版”。有的老师甚至用三五天的时间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预案。从种种情况看来,备课成了一种固定的老模式,老形式,更是一种负担。鉴于此,学校大胆地开展了备课改革,开展了“0”教案实践。取消原来的机械抄写,并且给每人提供优秀教案和教学参考书,引导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研究“新课程下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来。备课中,具体研究“六个转向”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传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对现成的教案,教师可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通过“增、删、补、调”等办法,使之成为自己使用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2、调控课堂教学。我们在听课中不难发现,不小教师按照教学预案的设计按部就班地教学,课堂教学显得单调而呆板。为此,学校在课堂教学一块倡导教师及时、自觉地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并在反思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课堂教学仿如一块现成的调色板,教者要善于根据教学当中学生的反应,敢于冲破预案的框条,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出具有人性化的生命活力。学校的要求,促使教师更加珍视课堂教学,教师敢于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敢于超越文本,拓展文本,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适时运用,课堂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学校近几年的年度目标评估,听课优良率均达100%,各大学科参加市镇教学评优成绩理想,稳步提升!
二、“集”“同”联动求提升
教师合作互助是校本培训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盼望的是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舍得开放自己,在加强切磋、协调和合作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鼓励交流,经验共享。集体备课制度是学校为教师创设交流空间的一项长期的教研制度。而集体备课形式繁杂,模式多变,但无论其有何变化,而最终必须服务教学,适用于教师的操作。围绕这个关键,学校在原有的集体备课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多次探究,并借鉴先进的集体备课案例对学校集体备课老模式进行改革,每次备课学习,均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 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让信息和经验在互动中被激活,实现增值。同时又体现了个人资源与集体资源的整合,较为有效地发展了教师个人与集体的智慧,在智慧的碰撞中,实现整体提高,自我完善。弘扬了团结合作的人文精神,创造了教师专业发展与资源共享的人际氛围,实现了多赢的目标。
2、拓宽教研的新形式。近两年,学校不断拓宽校本教研的新形式,一是每周开展抽签听课活动。语、数、英、术科等各大科组,由抓科行政和科组长主持,诚邀学科教研组和空课的老师参加听课,听后组织说课、评课,让人人重视课堂教学。通过教者与听者的有效交流而达到“双赢”。二是每学期一次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呈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同一个内容的课,由不同教师上,就会有不同的设计、构想、方法、风格、策略。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有比较就会有鉴别,通过对课多角度的对比为集体教研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3、“论坛”推动,共同提高。 独具特色的业务论坛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所有老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型专家”转化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定期举办“教师论坛”活动,鼓励教师自主报名参加论坛演讲活动,要求教师围绕某个问题自己拟稿及制作网灯片等。为了全员参与,学校布置论坛内容后要求全体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并采取当场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主讲人,一旦教师被选中,必须登台论坛,这种方式持续运作后,迫使教师“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而教师在准备论坛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培训的过程,尽管是“逼”出来的,但是达到培训的实效性是显著的,因为发言的内容来自于第一线的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往往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收获到单独学习时所得不到的东西。教师论坛的成功举办,确实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同时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实现了教师资源共享的目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总之,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来自于培训的有力支撑,所以校本培训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开展务实的校本培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李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校本培训论文; 集体论文; 预案论文; 专业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