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电力元件时必须要处于继电保护之下,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技术规范出发,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要求;展望
随着变电站的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当前电网系统的重要建设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变电站智能化、自动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站尤其是继电保护配置的重要性越发的表现出来,因此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其实就是一个系统自主识别故障并及时做出处理的自动化过程,如:当电力系统中的某一个零部件发生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发出警报或者直接发出断路或跳闸的指令,进而终止影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继电保护配置国家有一定的技术规范,也有要遵循的原则。
1.1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战略的实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普及,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 年颁布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各项具体应用。规范中要求把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回路和各通道融合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相互的配合去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其中规范具体规定了要采用IEC61850标准去进行站层与继电保护配置之间的信息交互,采用电缆直接传输或者GOOSE 机制去执行联闭锁和跳合闸的信息命令;对数据信息的采集要求不算严格,传统互感器和电子互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都可以被使用。就规范颁布以来的实施效果来说,此规范确实起到了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促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作用,大大加强了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改造的可操作性。
1.2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应以加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作为基础,并充分满足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以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要求。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不仅是继电保护装置,而是继电保护系统,要求二次回路、一次设备以及保护装置进行配合协调。
(2)继电保护装置适宜独立分散及就地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环境均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各网络应相互独立,为有效避免同一装置在接入不同网络时,所造成各网络之间的相互干扰,要求装置内部各网络的数据接口控制器也应完全独立。
(3)继电保护装置应直接采样,在采样时对多间隔或单间隔的保护适宜直接跳闸进行,如需要采取其它的跳闸方式,要求相应设备均应满足配置原则中对于保护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可通过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每路采样系统均应接入合并单元(MU)并采用双A/D 系统,每个合并单元(MU)的输出两路数字的采样值可通过同一路通道进入同一套保护装置当中。
(4)对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单母线和双母线分段等接线型式中,各间隔适宜配置独立的三相ECVT,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并实现对二次回路的有效简化。
2.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未来发展的展望
2.1数据信息采集的自动化
随着当前电子式互感器与光电效应互感器等一系列高新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逐步应用,为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采集工作提供了基础与可能。而且伴随着变电站间隔层功能逐渐下放到过程层中进行完成,也使得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集成化程度更高,结构也更为简单,也进一步加强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中对电磁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伴随着智能变电站监控模块的日益成熟,分布式结构模式的优点相较于集中式更加明显,也提高了对继电保护系统实时监控的效率,而且有效减轻了主控单元的负担。
2.2网络通信的标准化
网络通信的标准化促进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也将成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我国现阶段正在踏上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转变的步伐,有很多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都是改造来的,所以网络通信的标准化程度还远远不够,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于网络之间的干扰造成不实,而且也不能完全满足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原则的要求,种种问题,都会在未来随着网络通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的得到根本的解决。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中通信标准体系的提出,智能变电站建设中所需要用到的设备和电力系统产品,正在朝着一个标准与模型统一并且互联开放的方向去发展。
2.3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发展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当前智能电子设备、智能开关设备、光电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新型设备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智能变电站正逐步向着数字化方向迈进。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中,随着数字化控制回路和数字化传感器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一次性回路,并通过一次设备、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以及通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有效发挥出了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整体性能,实现了统一的运行管理。
3.总结
继电保护配置在智能变电站的事业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数据采集信息化、网络通信标准化以及数字化发展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目标,电力产业从业工作者要加大探索和创新的力度,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吨,罗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城市建设,2012(30).
[2]李锋,谢俊,兰金啵,夏玉裕,钱国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2).
[3]马仕海,荆志新,高阳.智能变电站技术体系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论文作者:戴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网论文; 回路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