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各行业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进步,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晚,但是近几年发展的速度相当迅猛,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各水电站、大坝的建设也在逐渐竣工。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稳定息息相关,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事故,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将是不堪设想的,也正因此,要对施工质量高度重视。下面文章就对施工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随着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目前国内水利水电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劳动力密集、专业技术水平更新慢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因此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更新的重要性。
1 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能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最根本的保障。先进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直接成正比的,这也是构成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部分。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过程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就像一个没有大脑指挥的人,根本不能做成功任何繁琐的事情。只有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中发挥出更高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2.1 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预应力锚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较广的适应面,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就预应力来说,建立在预应力岩锚、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基础上,可分为两类,即预应力岩锚、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必须优化利用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科学“加固、补强”对应的建筑物,充分展现建筑物独特魅力。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适当减轻施工部位受力的荷载,避免出现各种病害问题,比如损坏、沉降,要灵活应用GPS技术,全方位动态控制施工质量,合理调整锚固施工“位置、深度”等,顺利向建筑结构、基岩二者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提高其稳定性、安全性。
2.2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项目中为对河道上游流水的合理控制,实际施工操作都是通过利用修建围堰、河道解决流水的问题。为了方便修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修建维护基坑,这就要在所施工的河道上建造围堰,达到将河道内的河水科学的泄流,以便能够顺利的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行施工导流及围堰施工前,要经过对实际施工作业的周围自然水文条件进行勘察,经过周密的科学计算。把所有与这次水利水电工程所涉及的综合因素都要考虑周全,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进行预判,有效的开展防范措施,最终满足各种施工条件。
2.3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作为新型的筑坝技术,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主要是通过振动碾压机械设备与大型运输机设备来操作,主要目的是夯实混凝土。使用这一技术能够明显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周期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与人工比较,这项技术的施工成本更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
对于一些地理环境较差的地区,水库土坝后坡常出现渗水、跌窝等现象,导致土坝出现变形、渗透等,对水库的安全造成较大威胁,这就要求给予防渗加固措施来应对存在的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劈裂坝体并灌浆,同时给予坝底基岩、坝剪等灌浆,从而使坝体形成连续防渗体,降低坝体浸润线,有效避免了渗漏现象的发生,使得坝体更加稳定。
3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途径
3.1 优化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优化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制度,有效指导各方面实践工作,以施工技术与问题为中心,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经验交流会、技术总结会,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多角度客观分析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出现的各种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出现这类问题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工程项目存在隐患问题,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3.2 规范施工管理及流程
在水利水电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既定的工序来执行,有效稳步的进行操作,科学、合理的完成每一项施工活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能够共存,缓解生产建设与自然生态的矛盾,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重视施工技术的综合使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庞大,施工中可能出现很多突发状况,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的处理,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决定处理措施。有些施工突发状况必须由相关技术人员帮助进行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做一个施工教例,通过这些经验的积累,尽快提升自身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重视各项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以便水利水电工程成为一个综合性强的项目。施工人员不要局限在自己专业范围内,也要多学习一些应急处理办法。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及水平也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进程,因此管理人员自身要高度重视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好专人负责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与人们的生活与利益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这就要求行业内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技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实现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建波,陆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129-130.
[2] 吴小娟.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29:367.
[3] 何东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201.
论文作者:李寅青,李庚,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围堰论文; 锚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