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023-02
“2018年,中国人赚得越来越多——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吃得却越来越“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再创新低。”——这是一则财经新闻报道,也是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是班内一位同学课前搜集到的一条信息。正是这则简短的信息,引发了同学们的一场热议,大家纷纷提问: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我们的生活一定更好吗?恩格尔系数降低,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恩格尔系数在经济学中的意义有多重要?
课后,我又在平行的几个班级做了小调查,结果同样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不了解什么是恩格尔系数,但探究的兴趣却十分浓厚。那么,可否在校本课程中,将“恩格尔系数”这一内容进行尝试开发和设计,通过对经济问题的讨论交流,满足学生对经济学概念的研究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我因势利导,紧抓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填补认知的空白,进行了以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情境创设趣味化,在对比体验中激活认知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发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诱发的。好的情境能寓教于乐,看似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眼球,实则捕捉课堂动态资源,让概念从教学伊始发生,成为贯穿教学的主线。
【片段一】趣味对比,初悟意义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机器猫》这个动画片。大雄和小夫这两个人物,大家十分了解吧?谁来说说他们两家的生活情况?
师:动画迷们都知道是小夫家是的生活条件相比大雄家要好一些。今天让我们运用新的知识——恩格尔系数来推测一下。
师:比较大雄和小夫家的账务支出饼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可以看到小夫家在食物方面的支出只占到家庭种支出的18%,而大雄家花在食物上的钱占到总支出的53%,小夫家食物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率比大雄家的小。
生2:小夫家生活比较富裕,旅行和娱乐等其他消费支出的百分率比大雄家的大。
师指出: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率,就叫恩格尔系数。一般来说,收入越少的家庭,用于食物的开支占家庭收入的比率越大,其次是衣着、住房,而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药卫生方面的开支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所占的比率也愈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对比体验中,将概念学习有效融合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之中,让恩格尔系数这一经济名词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研究和探索的欲望。
二、概念建构开放化,在动态生成中聚焦内核
不同的学生对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对头脑里所获得的表象及时进行加工和提炼,促使不同思维产生碰撞,从而发现并理解背后隐含的数学知识,推动语言和思维实现共长,使思考更加深入。
【片段二】互动交流,激活认知
呈现小资料:你知道吗?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率。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资料,轻声阅读后,与同桌交流,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你又看懂了什么?先和同桌交流。
生1:我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要比农村高一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2: 我看懂了: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代表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说明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师:是的。一般来说,数据总是追求“越高越好”,但相反的是,恩格尔系数应该是“越低越好”。“2018年,中国人赚得越来越多——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吃得却越来越“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再创新低。”从这条同学们课前搜集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已达到了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标准,以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标准观察,中国正朝着富裕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迈进。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在两次开放的阅读分享、思辨交流中,把学生聚焦到了有深度、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合理的问题序列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层层深入,使得学生积极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经济现象,概念的建构真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表象特征。
三、实践应用生本化,在理性思辨中内化提升
好的数学教学既要引领学生把握抽象、逻辑的那一部分,更要回到数学的母体,让学生在更广阔、更现实、更复杂、更综合的真实世界里,感受数学的源与流,感受数学无穷的魅力和价值。
【片段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多少吗?请拿出自己家庭一个月以来的食品支出金额和总支出调查情况表,计算出自己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师:观察比较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和计算结果,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呈现:一份家庭消费调查表和恩格尔系数计算结果。
师:请同学们思考存在的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消费建议。
师: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学们手中拥有的零花钱也在增多, 个人消费越来越普遍。如果你是一个有零花钱的小朋友,你也可以直接记录和计算属于你自己的恩格尔系数,看看自己哪个月过着富人的生活,哪个月又过着穷人的生活。如果你把父母给你的零花钱全部用来买好吃的了,那么你的恩格尔系数就是100%,那你可要努力学习理财知识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借助生活中的经历,让学生计算恩格尔系数,并在小组里交流存在的消费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消费建议,这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比较、思辨中,逐步体会到现象背后存在的消费理念,不仅树立了正确的消费和理财观念,而且感受到了理性思考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多元化,在资源集聚中灵活创生
保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是引领学生持续探索数学奥秘的动力与保证。我们可以设计有挑战性、拓展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质疑,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去研究。
【片段四】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师:通过这节校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生:恩格尔系数是用百分比的形式反应了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是不是还存在其他一些“系数”?
师:这个问题提的真好。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系数”?谁来介绍一下。
生:例如GDP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CPI表示消费者物价指数,它们也都是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的。
师:什么是GDP,什么是CPI呢?分别是怎么计算?大家可以查阅一下资料,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学习。
呈现小资料:
我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2%,
当然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各种实用的“系数”,例如作业情况系数,通过计算出得优的次数占作业总次数的百分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项目研究一下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恩格尔系数为引子,带领学生搜集信息,了解GDP、CPI等知识,学习一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触比价多的经济学概念,丰富学生对国家经济、世界经济的感知,拓宽数学应用的视野,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慢慢得以滋养。同时,通过创造各种“系数”,让数据“鲜活”起来、“立体”起来,促发创造性学习,从而使学生进入高质量的思维状态,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的时代,世界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已来。我们的数学学科无疑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变革,当支付宝开始取代传统银行,当搜索引擎成为数字化的百科,我们不能帮孩子安排好一生的道路,但我们可以传递思维。经济学则是最应当学习的思维方式之一。在轻松愉悦的校本课程中,从鲜活有趣的案例开始,渗透学习一些经济学经典概念与逻辑,帮助孩子探究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学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推理和思考,为未来参与经济生活做好准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应该去做的。
论文作者:万一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恩格尔系数论文; 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家庭论文; 支出论文; 收入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