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中的数学建模论文_叶苗松

浅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中的数学建模论文_叶苗松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新坝中心学校 246200

摘 要:俗话中有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随着中国教育的急速改革化、质量化、科学化,教育也更加注意教之以“法”,而不是教之以“果”。这点在小学教科书的改革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显著特点就是出现了深化的、大量的找规律性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类型的习题,通过简单的“找规律”培养了“发芽期”的小学生在数学国度中的自主探索意识和方法意识。科学即推理的总结,找规律就是训练科学的推理思维。本文通过一些事例、习题的解析阐述了对“发芽期”的小学生找规律、用规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找规律 训练 方法

“模型思想”是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从广义上讲,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和算法都可以叫作数学模型,而模型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提取关键性的基本量,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最后得出结论。所以数学建模一般都要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三个基本环节。下面以《简单的周期排列》的教学为例,谈一下在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简单的周期性排列问题,但隐含其中的规律并不被学生所关注。本课教学着力于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感知周期性排列中所隐含的规律,经历和感悟“数学化”的过程。

我们选择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建模的兴趣,要典型、有代表性,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建模的问题情境,在周期性排列问题中,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场景,从直观形象的角度感知问题的特征,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二、探究建立模型

1.初步感知模型。盆花问题:从左边数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教师视频展示学生的解答方式,先让学生思考,再由学生解释自己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索,体验到“画一画”“单双数”、“除法计算”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解决周期性排列问题的数学模型。

列举和画图的策略,这种抽象没有离开具体情境,比较具体、直观,属于直观描述的层次,但学生力求将问题简单化和条理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关键性的基本量、总数量、几个一组并与除法建立联系。这种数量关系的抽象为数学模型的建立积累了重要的数学活动经验。

2.归纳总结模型。灯笼问题:从左边数第17盏、第18盏和第100盏灯笼是什么颜色?在灯笼问题的探究中,学生感受到“列举法”和“画图法”的局限性,又一次产生了认知冲突,并自觉选用“除法计算”的方法。在此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除以3,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余几,就看每一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看每一组的最后一个。通过三道题的对比,引导学生在特例的基础上舍弃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纳推理,使学生理解“用除法计算,看余数定颜色”的问题本质,建立用“除法计算”解决周期排列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研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抓住数学问题中的主要因素进行抽象概括,运用数学语言刻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结构。

3.拓展完善模型。彩旗问题:从左边数第17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变式训练:把彩旗变为“黄黄红红黄黄红红……”的周期性排列,从左边数第17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通过变式训练,来深化模型的内涵,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会反思,提升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在整个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归纳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数学模型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不同的方法反思比较,感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理解了“除法计算”这种数学方法的普遍性,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用“除法计算”解决周期性排列这一数学模型的建构。

三、解释应用模型

1.基础练习。“猜猜我是谁?”

2.变式练习。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3.综合练习。十二生肖:我们常用下面12种动物(十二生肖)来表示不同的出生年份,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

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变换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模型再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此来深化模型的内涵,拓展模型的外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把现实问题中的元素与数学模型中的元素建立起联系,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感受到数学模型的力量,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豫晖 魏佳 宋乃庆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04)。

[2]刘娟娟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05)。

论文作者:叶苗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中的数学建模论文_叶苗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