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8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质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高校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校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也迅速扩大。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切入点,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对高校校园园林景观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探讨和分析多种景观设计方法,使高校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下获得多方面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松山湖大学创新城
一、相关概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
2、高校即高等学校:指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高校景观设计是指高校区域环境内外的规划设计,包括老校区扩建或新校区的新建。
二、可持续的高校景观设计原则
1、注重自然及文化的保护
对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综合的保护和传承,将项目实施所造成的干扰降到最低。
2、遵循3R原则
3R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使用先进技术方法,减少对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并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材料等服务于新的功能,以此大大节约资源的消耗。
三、可持续的高校景观设计方法
1、校园历史文脉的现代传承
(1)校园空间形态的延续
主要是对校园构成元素、空间结构、校舍建筑风貌、平面形式等方面特征的延续。通过空间形态的延续,让原有校园文化能够在新校园保留。
(2)历史建筑物的保留和改建
校园历史建筑是校园历史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积累,历史建筑的形象已经成为校园的标志。对校园历史建筑物的保留和改建,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保留历史建筑所在区域的原有格局与环境。
2、尊重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
(1)场地的地势形态不仅是纯艺术形态最天然的表达,还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各功能组合最有力的承载。尊重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或山势形态,结合校园设计场地的功能需求与景观效果,尽可能减少对原场地自然地形的改造。若存在较大工程量的挖填土石方工程时,通过挖湖堆山等方法,尽量当地土方平衡,减少土方的外运或引入量。
(2)尽量多使用本土材料、乡土树种,从而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维护原有生态平衡,减少对原生态系统的干扰。
3、节水设计
(1)减少水景数量
目前许多水景设施都使用城市自来水,而且是一次性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应尽量减少设计水景的数量。在已设计的水景中,利用潜水循环泵将水加压提升,不仅满足喷泉瀑布景观需要,还能实现水的重复循环利用。
(2)减少纯草坪面积
由于草坪所需的耗水量比等面积的乔灌草结构植物群落所需水量大很多,而纯草坪的生态效益要比植物群落的绿地低很多。所以减少纯草坪的面积,也是节水方法之一
(3)选用高效节水的喷灌系统
原始的人工浇灌方式不仅需要耗费人力,而且耗水量也远远大于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的耗水量。因此,应选择高效的喷灌、滴灌技术作为绿化灌溉的主要方式。在灌溉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种植形式和分区,对植物进行不同的灌溉形式。例如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高度,选用喷灌或者滴灌系统。
(4)缺水季节使用中水
有条件的场地,可以采用中水对景观水景用水、绿化灌溉等水源进行补充。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缺乏得矛盾,还实现一水多用,从而达到节水目的。
(5)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
为了便于雨水的收集,场地的地面面层材质选用透水性铺装材料,例如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不仅增强了路面对雨水的渗透能力,还减少了雨水的地面径流系数,起到消减雨洪的作用。
(6)雨水收集系统的使用
将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以及轻污染路面的雨水收集,存放于雨水调蓄池内,待雨停之后,将存储的雨水净化后再使用的过程为雨水收集。雨水收集系统还可以与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相结合,收集了雨水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加生态的景观效果。
4、节能设计
(1)使用高效灯具
在景观照明选用灯具时可选用LED、金属卤化物灯、紧凑型荧光灯等高效环保节能的灯具,从而提高照明利用率。
(2)减少开灯时间
通过采用时钟控制器或光感应器等方法,控制夜景灯光开关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3)保持适当照度和尽量采用局部照明
精确计算,保持适当的照度,避免没必要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功能分析,在重点区域局部区域应保证足够的照度,非重点区域则可以进行取舍。
(4)充分利用再生能源
校园景观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能沼气等,实现安全清洁的绿地建设和日常管理。既节约了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又营造了具有科普作用的特色景观效果。
5、有针对性的植物配置
(1)根据高校所处的地带位置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乡土植被,创造极具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在乡土植被品种的挑选上,应考虑以下几点:植株外形美观、枝繁叶茂,能迅速的达到设计效果;植株成活率高,易于栽植,造价及维护费用低;能疏松土壤、调节地温,改善土壤的土质状况,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能力。
(2)适当增加野生植物。野生植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人工栽培植物相比,野生植物有更好的适应性,不需要繁琐的人工维护,可持续性更强,而且在基础绿化、水体净化、固土护坡等处理中有着特殊功能。
(3)在绿化植物配置上,除了常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色彩、姿态、空间组织等方面外,更要注重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通过合理的搭配,使植物能够自由生长并自行更新,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在保证整体观赏效果的同时,为形成健康的具有完整结构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创造有利的条件。植物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生态互生这一促进作用,形成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可大大节约植物的养护费用,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环境。。
6、材料的合理使用
园林景观中所用到的材料,都是完全暴露在室外,受到气候、天气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应结合此特点,选用耐久性和耐候性强的材料,以保证长久、安全、无需过多养护的使用。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可重复种植、重复生产的材料和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景观的可持续性,还可以创造出更具特色的理想空间。
四、项目案例
1、项目概况
东莞松山湖大学创新城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区,项目东临东莞理工学院和学府路,南临松山湖风景区,西侧和北侧分别为新城大道和玉兰路。占地面积约26万平面米。场地现状基地为浅丘地形,周边高中间低,中部水塘常年有水。
2、项目战略背景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全国都出现了推动产业升级的呼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制造”到“智造”。面对传统创新园区“创新力”的不足,项目提出“引进高校研究院集群,促进大学研究院与本地产业技术结合”,利用高校的创新能力和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院地合作”是大学创新城推动东莞产业转型的创新举措,也是与其他园区的根本区别所在。创新城园林景观设计应呼应“院地合作”的主题,体现对绿色科技和社会永续发展得人文关怀。
3、设计理念
本项目通过对规划理念“科技共山水一色”的解读,提出“山水间的智慧花园”理念,希望运用现代设计将山水自然呈现出与建筑相融,与山水共生,创建学术与生态交融地简约的立体园林,呈现纯粹极致的景观空间宁静,和谐的精神化场所,为创新提供灵感。依据创新园“一河两岸,四区共心”的格局,以水作为中心景观,建立贯通园区东西方向的生态廊道,打造以由建筑布局和自然元素为主题的组团花园。校园景观结构上,划分为“两轴、四区、一中心”。两轴分别是绿轴、水轴。水轴:以水位主题,结合高差,营造不同氛围的生态水空间。绿轴: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打造贯通基地东西的生态廊道。四区为丘、石、林、花。分别以自然元素丘、石、林、花为主题,营造组团式花园。中心则为水系。
4、种植思路
水润万木,绘科技与山水的自然画卷。种植原则: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场地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景观优美,利用植物的姿形、色彩、芳香合理配置,展示植物及植物群落的自然之美。易于养护,选择的植物要容易养护,减少后期管理成本。成本控制,在造价范围内,通过对种植苗木品种和规格的选择,进行绿化成本控制。
5、可持续设计
延续校园规划的空间结构、平面形式、构成元素和校舍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校园形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水系,通过景观的功能要求,将广场、活动场地放置于较为平缓的地形位置。保留地势较陡的区域,以自然形态作为人工景观的背景。在需要挖填土方的区域,尽量保持挖、填土方量就地平衡,节省建设的投入成本,达到土石方平衡。采用高效自动喷灌系统和大面积使用透水砖作为地面铺装,为雨水的收集做准备。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面雨水和室外场地雨水,并且在雨水不足蒸发量较大的季节使用中水补充。采用生态湿地、生态草沟、生态浮岛等生态方式,充分利用植物的净水功能,建立完善的生态链体系,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避免景观用水无谓的浪费,建立上下游水循环系统,同时在死角区域采用水力曝气机、喷泉等方式。选用高效灯具,在次园路、非重点区域,控制照度设计。并采用合适的可再生能源,例如自然采光、太阳能灯、风能灯等。
五、结束语
高校的校园环境不但是构建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环节,更是人类的文明传承与研究、社会信息及文化交流共享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中,校园环境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而言,通过对校园文脉的传承、尊重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节水设计、节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植物配置、材料的合理使用等方法,将校园的人文气息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以地域特色、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可持续景观技术为依托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翁殊斐,林云,钟哲,杨学成,【节约型园林理论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的实践—以湛江东坡荔园生态概念规划为例】,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5)
[2].肖楠,【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景观设计研究】,湖南大学,2012
[3].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4
论文作者:黄明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景观论文; 雨水论文; 校园论文; 高校论文; 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