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情绪?_消极情绪论文

管理者为什么要关注员工的情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者论文,情绪论文,员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越来越多的客户咨询:以往每年业绩好的时候,管理者会不会处理员工情绪不重要,反正业绩每年都能往上涨,但是今年形势严峻,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大家就普遍情绪低落,管理者如果不能积极调动员工的情绪,公司的情况就会更糟。事实上,员工的情绪问题是长期被忽略的。作为管理者,确实需要关注员工的情绪。

      第一,员工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员工的绩效。

      很多情况下,作为管理者,都会自然把员工的绩效和员工的能力关联起来。但是,很多管理者忽略了情绪对于绩效的影响。

      (1)消极的情绪会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这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句话一样:“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有不少员工能力其实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情绪消极,绩效自然就上不来。另外,脑科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人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焦虑、愤怒)时,他很难让自己专注地思考一件复杂的事情该如何解决。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前额叶皮层的区域负责提供完成某个任务或问题所必需的专注能力。由于前额叶与情绪脑之间存在着神经回路,焦虑、愤怒等强烈的消极情绪信号会制造神经静电,从而破坏前额叶保持专注的能力,让我们无法把需要理性思考的工作做好,自然工作绩效就会出问题。

      (2)积极的情绪会对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尤其是积极情绪能提升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相关实验研究。他们给实验对象分别注入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或完全中性的情绪,并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任务中考察这些实验对象的表现。一个任务是让实验对象用眼睛追踪周围的信息,以测量他们视觉关注的范围。另一个任务通过让实验对象根据三个给定的词语(例如,塔台、火箭、外国),创造性地给出一个能与这三个词相关的句子,来测试他们的语言创造力。研究者们发现,当人们体验积极情绪时,他们在两个任务上的表现同时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他们的视觉关注范围更开阔,他们在词语创造任务中也更具创造力。这个实验为积极情绪以多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扩展思维,增加人们的创造性提供了证据。

      第二,员工的情绪会传染,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

      作为管理者,如果认为个别员工的情绪仅仅是他自己的情绪,那就大错特错了。情绪是会传染的,因为员工在团队中是会和其他员工互动的,而且消极情绪会传染得更快,影响更大。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从动物进化本能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动物界某些共同特征甚至横跨不同物种,其中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来得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人类对于看似的威胁或坏事的反应也会快速地产生强烈的情绪,这一点说明了消极的情绪对于团队影响确实更大。

      第三,现状:管理者缺乏情绪管理的技能。

      很多管理者连自己的情绪都处理不好,更别说处理员工的情绪了。其实,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情绪处理能力很差,经常乱发脾气,引起了很多没有必要的问题。所以,管理者自己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对下属和团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实,管理者如果能够学会调整自己的积极情绪,将会大大提升团队的绩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了积极情绪如何影响企业中团队管理者的创造性。他们发现,具有更多积极情绪的团队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更准确、更缜密,更具创造性,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更熟练。还有研究表明,具有积极情绪的团队管理者也会将积极情绪带到与他所管理的工作团队的互动中,通过这种积极互动又使团队成员之间产生更好的协作配合,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更容易让整个团队有好的绩效表现,而且减少了在管理上所花费的精力。

      事实上,很多管理者缺乏情绪管理的相关技能和工具,因为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团队管理“硬技能”的培养,比如:目标管理、工作分解、绩效管理等,忽略了培养管理者团队管理的“软技能”,如情绪管理等。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调整员工的情绪呢?在这里,正好和大家分享一下《积极达成:团队情绪管理大师》里的4A模型:

      

      第一步,识别情绪。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做到一点,识别出员工的情绪状态和变化。这一步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对员工的情绪状态都识别不出来,就没有办法调整员工的情绪了。第二步,接受情绪。作为管理者,要接受员工的情绪,而不是压制员工情绪,如果压制员工情绪,往往会适得其反。第三步,分析情绪。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分析员工产生消极情绪背后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调整。第四步,调整情绪。作为管理者,用一些方法和策略,把员工的消极情绪调整为积极的情绪状态。这就是4A模型。

      第一步,识别情绪。作为管理者,要掌握“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识别员工的情绪状态。

      (1)望,就是观察。管理者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首先,要注意关注员工日常言行,言行往往是情绪状态的体现。

      (2)闻,就是听取反馈。作为管理者,可以从第三方听到大家对于员工的一些反馈。比如,我们可以从客户那里或者跨部门来收集反馈,第三方往往能更加客观地看到员工的情绪状态。

      (3)问,就是去和团队成员沟通。这种沟通不是指开个专门的会去聊,而是找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一对一的沟通。让员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聊一聊自己目前的状态。

      (4)切,就是把脉。管理者要看员工的绩效结果,这就是一种把脉。如果管理者发现整个员工的绩效结果与目标有较大落差,通常情况下员工陷入消极情绪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步,接受情绪。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发现了“讽刺性反弹”的规律,即往往有一些东西我们越压制,反弹越强。在情绪方面发现有类似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越压制员工情绪,员工情绪反弹就会越大。作为管理者,要让员工感受到你对于他们情绪的关注,接下来你想去影响和调整他们的情绪,反而更容易一些。那么,管理者该怎么样去接受员工的情绪呢?有很重要的两个层面:思维层面和行为层面。

      (1)思维层面。所谓思维层面,就是管理者要从内心当中理解员工出现的消极情绪状态。因为员工是人,不是机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同事出现了矛盾都有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这很正常。

      (2)行为层面。作为管理者,要让员工感受到你对于他们情绪的接受,这一步特别重要。管理者需要在行为上做两个动作:倾听与表示理解和接受,这个时候人们才能感受你对于他们的接纳。

      第三步,分析情绪。作为管理者,在让员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情绪的接受之后,就要去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因为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员工的情绪状态出现波动,基本上可以从两大维度来进行分析:“人”和“事”。所谓人,就是员工和同事之间的互动出了问题,导致员工出现了消极情绪;所谓事,就是员工遇到很难处理的事情,导致员工出现了消极情绪。

      第四步,调整情绪。调整情绪有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要想办法把员工消极抵触的情绪调整为积极的情绪。调整员工情绪,也是针对“人”和“事”两个方面来做。首先说“人”的方面,如果是员工和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管理者要帮助双方创造机会,化解矛盾,加强双方的关系。再说“事”的方面,如果是员工遇到了很难处理的工作任务,管理者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或资源来帮助员工,让员工知道你一直和他在一起。

      作为管理者,掌握了调整员工情绪的技能就能更加从容地带好团队,应对最近几年可能的经济形势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标签:;  ;  ;  ;  ;  

为什么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情绪?_消极情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