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及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及能力提升策略

齐 诚1,赵秀娟2

(1.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以兰州市农村地区居民信息消费现状为例进行调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信息消费水平的区域内差异。提出了提升农村居民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价值感知,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的真实需求、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消费环境、建立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信息消费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农民信息消费能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

近年来,信息消费快速发展并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的重要组成要素。随着居民信息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信息消费体验和感知不断变革,信息消费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越来越深入。随着信息消费作用的不断扩大,信息消费领域的研究也受到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外对于信息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健康信息消费研究[1,2]、信息制度及环境对信息消费的影响[3]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信息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5]、信息消费环境研究[6]、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的信息消费研究[7,8]等方面,并且主要以全国范围为对象进行研究[9]。总体来看,虽然部分文献对老年居民、农村居民等特定群体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但主要以全国范围为研究对象,对于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兰州市农村地区居民为主要对象,对比分析了同处西北地区的西安、银川等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差异,分析了兰州市农村信息消费的现状,为精准脱贫进程中提升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能力,发挥信息消费积极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兰州市农村信息消费现状

1.1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各地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支出和人均信息消费数额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期间,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信息消费数额增长态势明显、增长幅度较大。全国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从2011年的1380元,增加到2017年的3739.1元,增幅达到171%;2011年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数额为1034元,这一指标到2017年增加到3108.91元,增幅达到201%,这一时期的增加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2016年兰州市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2897.51元,超过了当年2632元的全国水平,说明近年来兰州市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精准脱贫工作是有成效的,纵向来看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在呈现逐步的上升趋势。

(1)渠道内外边坡系数均取1.5,渠堤宽度取1.0m,安全超高在0.21~0.44m之间,渠深0.62~1.24m。6条渠道设计流速0.32~2.02m/s,小于5m/s。

1.2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以同处在西北地区的西安市和银川市为对象进行对比,2014—2017年西安市的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数额和人均信息消费数额都高于兰州市,与银川市相比差距相对更大。西安市2014—2017年的人均信息消费总额分别高于兰州市776.14元、812.24元、252.29元、1115.99元,近四年的人均信息消费数额比兰州市平均高出739.17元;银川市2014-2016年人均信息消费数额分别比兰州市高出1053.72元、1085.7元、1026.18元,平均水平高出1055.2元(见表1)。相对于同处于西北地区的西安市和银川市,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数额相对水平较低。

表1 兰州、西安、银川三市农村居民家庭信息消费比较

居民消费的支出与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支出能力,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信息消费的主导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支出应经济增长的变化而迅猛增加。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增长奠定了基础,2011-2017年七年间,兰州市农村居民的历年人均消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水平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因此,可支配收入成为信息消费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信息消费水平受到居民对信息消费的认知程度、信息需求满足程度以及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平均值介于0.28-0.33之间,说明该地区信息消费的层次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1.3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及信息消费倾向

信息消费环境包括信息社会环境、信息供给方环境和信息需求方环境。信息产业政策、通信网络条件以及信息安全环境等设施条件构成了信息消费的社会环境。供给方的环境包括信息产业相关的投入、支撑信息消费的能力、信息制造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信息开发与研究投入以及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等。信息消费需求环境包括居民信息设施购买及资费支付能力、居民对智能终端的使用情况等等。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市场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信息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信息网络不健全、信息交流的渠道相对单一,对信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有限。信息消费环境的区域不平衡、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整等消费环境因素,也成为造成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2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与西安、银川及全国水平比较

三是关注边缘声音的浮现与书写。在台湾文学史脉络之中,许多以往被忽略的边缘性声音应该重新被思考、被关注。台湾“重写文学史”的多元化诉求,以及对于以往的中心与边陲、经典与通俗、男性文学与女性文学二元对立关系的质疑和重新考量,都是一种“去中心”的做法。在文化研究的导入过程中,以往被压抑和被忽视的女性文学、原住民文学、底层文学以及被遮蔽的文学创作重新浮出了地表,进入我们视野之中。文化研究创造性地挑战了传统文学史的僵化立场、评价体系与言说方式,同时也拓展出一系列新的论述空间。

2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制约因素分析

2.1 经济条件因素

与西安市、银川市相比,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总额存在一定差距,与中东部较发达城市相比则差距更大。

样品测定值的稳定性通过每次样品序列前和序列中穿插咖啡因标准品测定来评估,每次至少测定6平行。标准值δ13C=-27.771‰与δ15N=1‰,测定值与标准值必须SD<0.3‰,否则系统稳定性差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重新检查仪器系统。

2.2 信息消费环境因素

从信息消费系数比较来看,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信息消费系数整体较低。从信息消费系数的增速来看,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系数为0.313,2017年这一指标增加到0.341,增幅为8.9%;兰州市2014年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为0.282,到2017年这一数据增长为0.329,增幅为16.7%,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说明近年来随着兰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在农村地区的精准脱贫工作,农民收入增加,消费观念转变,信息消费支出比重有所提升。西安市2014年的信息消费系数为0.320,2017年这一指标为0.385,增幅达到20.3%。但与西安市相比,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绝对数额以及信息消费系数的相对比例都低于西安市。银川市信息消费系数增速整体稳定,但其信息消费指数整体相对较高。从信息消费系数水平以及增速的比较,反映出兰州市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3 农村居民信息素养及信息消费价值认知因素

与普通的日常消费品消费行为不同的是,信息的消费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才能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认知和信息消费素养对信息消费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者的信息素养越高,对信息消费的认知程度越高,对信息商品的价值利用越充分。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与城市相比差异较大,文化程度制约着农村居民对信息终端和信息网络的普及与使用。信息素养和技能的缺乏,使得即使有了信息基础设施,但也仍然会因为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手段而被信息鸿沟隔离。消费者对信息消费过程和结果的价值评价,是信息消费内在的驱动因素。农村居民对信息消费的价值认知还相对单一,深层次的信息价值认知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开发。

3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能力提升策略

3.1 提升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价值认知,挖掘潜在信息消费需求

近年来,兰州市通过各项民生战略工程,加速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地区信息网络的覆盖面和信息服务品质。应进一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中来,鼓励运营商与电商平台以及其他信息服务企业合作,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提升信息消费性价比,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便捷的获取信息资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2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服务质量

农村居民对信息消费获得的信息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认知和评价,对消费需求有着显著的影响。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民对信息消费获得的服务和产品的价值认同度较高,因而信息需求的意识较强,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较高,在信息消费市场中表现的比较活跃。从社会交往的需求看,年轻劳动力大多在外打工,农村地区居住的老人渴望与子女进行沟通和联系,而信息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的满足这种需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对信息的需求能力较弱,很多农村居民不能清晰的认知到自己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帮助居民对信息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潜在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应分析不同区域农民差异化信息需求,结合农民自身的信息接收和认知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和产品,以最低廉的成本和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信息资讯。积极利用广播、微信甚至利用抖音、快手等农村居民使用较多的移动互联网视频分享平台,发布一些惠农政策、医疗保健、就业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的实时资讯。

3.3 加强信息消费市场建设,提高信息消费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消费市场是信息供需衔接的桥梁和纽带,转变信息消费市场的低迷、落后状态,提高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加强信息消费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鼓励企业组织积极参与到信息产品的生产中来,对具有公共属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给予资金的补贴与扶持鼓励,开发符合农村生活消费实际的信息服务产品。同时要加快农村信息交易平台的建设,将供需信息通过平台充分分享,推动资源供给与需求信息的有效对接。通过补贴政策鼓励优质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交易,带动农民通过信息渠道实现增收。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电商及物流配送体系。在农村建立电商门户服务网点,通过积极的政策或一定的补贴,鼓励物流服务企业在农村地区广泛建立服务站点,既能让农民通过网络信息渠道,将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又能通过网络渠道将想要的东西买进来,改善农民信息消费的体验,提升农民信息消费水平。

1.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树立平等保护、促进发展的立法理念,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公平竞争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确立民营企业“法无禁止即可准入”原则,加快推动修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全面保护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政府投资资金,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现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保障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通过立法加强政府政务诚信建设,确保政府守约践诺,防止随意违约毁约、“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

3.4 加强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农民信息消费能力

信息消费能力受到居民信息素养、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的认知水平影响人们信息消费的自觉程度,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认知能力的具体体现。信息素养受到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信息素养就相应较高,对信息的需求也较大。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造成了信息鸿沟的存在。但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提升,图书资料和网络条件是基本的外部条件,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主动利用农家书屋推行分馆模式,为培养和提高农村居民信息素养提供有效的场所。除了政府的努力外,村集体也可以借助大中专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对村民进行指导,教会他们使用一些信息资源。由于农村居民信息识别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信息素养的培训要有组织的进行。同时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劳动作息时间季节性强,培训时间也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在培训中也要发挥孩子带动家长的方式,发挥孩子在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较快等特点。此外,可以借助志愿者服务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对一些信息社会的弱势群体予以针对性的关注和帮扶。

参考文献:

[1]Politi,Liran;Codish,Shlomi;Sagy,Iftach,Balancingvolume and dur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by physicians:The case of healthinformation exchange in critical care[J].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17(71):1-15.

[2]Nigam,Aastha;Johnson,Reid A;Wang,Dong;Characterizing online health and wellness information consumption:A study[J].Information Fusion,2019(46):33-43.

[3]Wagner,Kevin M;Gray,Tricia J;Gainous,Jason,Digital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and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in Latin America:Does institutional context matter[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olitics,2017(3):277-291.

[4]邓维斌,齐捷,万晓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87-95.

[5]辛金国,吴泽铭,方程.信息消费驱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11-18.

[6]万晓榆,代时敏,王在宇,邓维斌.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价指标优化——基于熵权模糊语言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02):94-99.

[7]蒋霞美.城市老年群体信息消费特征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04):142-147.

[8]冯毅,孙宝云.基于“文化反哺”现象的老年信息消费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7):276-278.

[9]刘伟.我国农村信息消费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及区域收敛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23):142-144.

[10]张思航.信息消费系数测算方法及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9.

[11]沈小玲.影响信息消费的主体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6):849-853.

[12]黄秉信.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37.

[13]游俊,冷志明,丁建军.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47-166.

中图分类号: F49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精准脱贫攻坚背景下兰州市农村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8-016E)的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  ;  ;  ;  ;  

兰州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及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