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力行业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是电力营销手段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发展来看,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其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一、当前国内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建设效率落后,工作差错较多
以往电力企业过多的依赖于手工操作,在此种模式下,其工作效率颇为落后,且存在着较多管理漏洞,因此必须要实施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但在营销信息化建设之初,需要将公司庞大的用户资料包括用电信息以及用电费用等一一转入计算机系统中,而在此期间极易出现漏记和误记的情况出现,以致于客户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不够真实和完整,并且随着电力企业业务的拓展,有关客户信息录入错误的问题日渐严重。在进行营销信息化建设时,由于人为因素影响,使得营销信息化在管理以及监督上较为困难。在用电过程中极易因人为因素干扰造成管理与监督上的漏洞,诸如欠费、电费回收困难以及非法用电等,导致电力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信息利用效率低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信息化在建设上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中的营销信息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多数电力企业虽已有较为规范的信息化建设,但却无法及时有效的将其中信息加以利用,使得公司的决策层无法从数据库中获得有益于公司进步和发展的数据。有时候在需要对某一数据进行分析或核对时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信息的传达不够及时有效。信息利用效率低下使得公司的决策层无法做出最有效的决策,以致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落入下风。
(三)软件投入较少与硬件设备不匹配
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较为注重对硬件设施的投资,对软件投入过少。究其根源,这种现象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尽管系统多样性丰富,可以利民、便民,但却给信息化管理工作增加了负担,如果没有有效的系统管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电力营销系统决策者,因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撑而无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与决策,最终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再过硬的设施也是一个摆设,一座孤岛,无法与系统各个环节取得良好的联系,更无法进行协作。当前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有效提升,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当前营销人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不够,且企业对其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不够,无法跟上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步伐,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降低了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此外,电力企业对软件投入较少,安全防范不到位,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
二、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业务处理规范高效
借助于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可使电力企业的业务处理更加规范,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力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地用电情况,制定相应业务处理规范,使各个岗位的职责得以明确,在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基础上提升其工作效率。电力企业依托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对当地用电客户充分了解,从而为营销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包括电费回收率、抄表到位率、业务处理能力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人为因素干扰而导致的电力信息缺失和错误,既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与能力,同时亦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户信息完整与真实
以往的手工操作在进行用户信息的录入时无法做到录入信息的绝对真实与完整,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核对与录入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错漏行为,对电力企业的电力核算以及账务核算造成了一定困扰。而借助于营销信息系统则能够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完整录入,并且在信心准确性上要高出人工录入许多。所有数据通过认真普查后进入营销系统,完整的权限管理机制保证了数据不被人为非法修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能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校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三、智能电网视域下加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引入服务营销理念
广大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电力营销并不是销售,在营销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真正为用户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分布式的电源并网,使用户的选择性增加,这使用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供电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更新营销理念,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其个性化与多层次的用电需求,树立服务营销理念,通过电力网络营销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双向互动。此外,供电企业必须对内部员工及各下属部门做出严格要求,自上而下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
(二)营销体制科学化发展
在智能电网视域下,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引进新技术与现代化设备,还要建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一种营销模式若缺乏了科学管理体制的支撑,那么这种营销模式便没有了生命力,因此信息化的优势也得不到有效发挥。要想真正发挥出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优势,必须及时引入服务营销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体制。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营销体制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改革落后的营销体制,以信息化资源完成对业务流程以及上岗标准等的优化与完善,确保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
(三)营销过程中合理利用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平台
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建设不容忽视,在电力营销中可以利用电网的信息化平台完成对营销决策系统的搭建。在营销决策系统中,必须及时、准确地采集用户的信息,通过计算模型分析出各用户的月度、年度用电需求,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类,对其实施精细化管理,预测用户的用电需求趋势,做好供电规划。
(四)合理分配资金,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无论是智能电网的建设,还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为此,必须注意资金的合理分配,促进二者平衡发展。注意到目前软件建设较为薄弱的方面,还要加大对软件的投资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五)业务拓展与变更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电力企业的业务亦在不断拓展和变更,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其营销信息化建设时必须要考虑到业务拓展以及业务变更的情况,要将电费核算、电表管理、电费实收等业务纳入闭环信息处理中,构建以账务核算为中心的电费查收系统。
四、结论
通过建设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整个公司的信息化水平,特别是营销业务工作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管理观念的转变,建立了新的业务管理模式,这是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雅.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J].经营管理者,2016,07:259.
[2]江辉.试论智能电网对电力营销的作用[J].通讯世界,2016,08:157-158.
[3]郭旭芳.智能电网背景下谈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体系[J].低碳世界,2016,22:136-137.
[4]付焰冰.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76.
论文作者:史旭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信息论文; 业务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