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重庆 400036
摘要:目的 加强我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与规范,提高报告质量。方法 引入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报告质量分析查找传染病报告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三级组织架构,加大考核力度,定期督导与核查。结果 2017年7-12月,中心共报告传染病6232例,漏报率0%、及时率99%、准确率100%、完整率100%、一致率100%.结论 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中,可有效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疫情报告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工作之一,报告质量直接影响到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控制。我中心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因此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与管理尤为重要。我中心结合质量分析查找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PDCA循环管理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不断提高和改进我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P(plan)→计划阶段即寻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1.1我中心2017年1-6月门诊日志登记总人次数66092人次,报告传染病2651例,根据沙区疾控中心2017年6月对我中心的督查和本院自查情况,我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1.1传染病漏报情况严重,2017年1-6月报告传染病2651例,督查和自查发现漏报率10%。
1.1.2 临床医生对疫情报告意识不强,报告传染病有消极心理甚至抵触情绪,从而导致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字迹不清楚、项目不完整等情况严重。
1.1.3 因我中心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加之每天门诊量较大,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容易出现疏漏。
1.1.4 部分患者依从性差,顾虑患病对本人、家属、单位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如详细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导致门诊日志填写不详细,给传染病报告带来困难。
1.1.5 中心职能科室对医务人员传染病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相对不足,特别是新进人员对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了解不深、理解不透彻,进而造成执行中存在较大漏洞。
1.1.6 检验科及放射科阳性结果反馈与临床科室医生之间有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可能导致传染病漏报、迟报。
1.2 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传染病报告及日志登记管理工作奖惩制度》,使用行政手段加强对临床各科室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管理,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地掌握信息,杜绝传染病漏报、迟报和错报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D(do)→实施阶段
2.1健全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三级组织结构,即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预防保健科和临床及医技科室传染病报告管理小组,由中心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科室科主任主要负责,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具体执行落实,各临床科室设置传染病管理兼职人员1名,负责本科室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1.2 组织培训,强化意识,发挥每位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临床医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程度及对传染病的诊断水平,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报告的质量。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认识,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中心预防保健科计划每年对“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疫情上报知识培训”至少召开两次,要求全员所有临床医生(包括进修、实习医生,不包括当日值班医生)和检验科、放射科人员,并要求各科室在全员培训后3个工作日内开展科内培训。对新进医生严格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防治知识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重点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及有关传染病管理的最新文件和要求。对于季节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随时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及监测能力。
1.3 加强环节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控制质量。由于我中心HIS系统较为落后,不能实现对电子门诊日志的传染病诊断病例进行报告预警、历史报告提示和查询,再加上我中心结核病、艾滋病、肝炎等慢性传染性疾病病人较多以及医生报告意识不强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疫情漏报严重。自2017年3月起,我中心购买并逐步完善了“传染病数据管理系统”和 “传染病信息上报系统”,完成了与HIS系统的信息对接;2017年6月19日起,我中心启动了传染病每日门诊日志和出院日志漏报自查工作,并将自查的漏报名单通过中心OA发给各科室,要求科室负责人组织医生补报,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全面清查我中心2017年上半年漏报情况,及时核查和督促医生补报。
1.4 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在门急诊、各临床科室设置1名传染病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室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检验科、放射科由科主任负责阳性结果的反馈和督促检查;预防保健科疫情报告专职人员加强与临床及医技科室的沟通,及时通报阳性结果,避免迟报、漏报、错报的发生。
1.5 提高患者对传染病报告的依从性。医务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理解患者,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善于用启发性的语言启发患者,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达到传染病疫情信息采集完整、真实、准确、可靠。
1.6预防保健科人员加强与各级疾控机构的沟通与配合,对疫情管理的新要求及时掌握,及时传达,确保疫情报告卡符合国家CDC的要求。发现罕见的传染病、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种,立即与沙区CDC联系,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疗及防控工作。
1.7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专职人员配置。2017年6月前,我中心专职疫情管理人员只有1名,基于我中心收治患者的特殊情况,传染病患者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量大,信息系统不完善等,仅有1名专职人员难以保证工作质量。为此,经预防保健科科长申请,中心领导为预防保健科增编1名专职疫情管理人员。
3.C(check)→检查阶段
3.1对全院医生进行了传染病法律法规及规范报告的知识培训,培训后进行当场考核,合格率为100%,以此提高了医生的意识以及深入了解传染病法律法规;
3.2传染病疫情管理员内网工号权限开通,可以不定期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
3.3在信息科的协助下完成了传染病电子病历的创建、完善了“传染病数据管理系统”和 “传染病信息上报系统”,完成了与HIS系统的信息对接,主要用于自查自纠,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两院区所有的传染病可以直接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完成上报,不用往返两院区收卡;
3.4完善了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电子反馈表,成功杜绝了临床医生隐瞒不报的可能性;
3.5有效降低了传染病的迟报率、错报率。2017年7-12月,中心共报告传染病6232例,漏报率0%、及时率99%、准确率100%、完整率100%、一致率100%。
4.A(action)→巩固成绩,形成标准化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传染病报告及日志登记管理工作奖惩制度》,把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作为医生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出现漏报、迟报和错报的科室及个人予以处罚,并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每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与研究,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促进传染病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论文作者:李晓旭,曹培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传染病论文; 报告论文; 中心论文; 医生论文; 科室论文; 疫情报告论文; 质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