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程改革突破的思考--从“卖油翁”解读_卖油翁论文

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突破口的忧思——从解读《卖油翁》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忧思论文,突破口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语文论文,卖油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越是优秀的经典,越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解读空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卖油翁》,对这篇短文的解读,传统的阐释长期囿于单一的定论:“文章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的描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笔者重读此文,认为这还只是滑行于文字表面得出的结论,是孤立地解读《卖油翁》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成社会价值观念去套蕴含着丰富联想空间的文本所得出的结论。孙绍振先生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严峻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孙绍振《名作细读》)受水平所限,我还不能成熟地运用孙绍振先生所倡导的方法,但细读《卖油翁》,我们至少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矛盾。第一,作者使用称谓与人物行为的矛盾。陈尧咨以射箭当世无双而自矜,面对卖油翁的微颔旁观主动发难,以致忿然质问,对这样一个看似缺乏修养的无礼青年,欧阳修为什么会两次称其为对男子尊称的“公”(“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第二,文中人物前后举止行为的矛盾。我们抓住陈尧咨的言行说他是个骄横无礼不可一世的人,这还只是抓住了局部的言行。这样的一个看似不可救药的人,在卖油翁表演了一番酌油的工夫之后,就能对卖油翁“笑而遣之”,这一巨大的感情变化显然违背了性格发展的稳定性。第三,评价定性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矛盾。卖油翁的逻辑错误在于类比说理的不恰当。面对自恃射技不错骄横不可一世的陈尧咨,卖油翁如果能取过陈尧咨手中的弓箭,神定气闲,搭箭拉弓,百发百中,那么陈尧咨的心服口服自然不在话下。可事实是卖油翁用以制服陈尧咨的办法竟然是完全从自我经验出发的、与射箭不可同日而语的酌油技术!你卖油翁酌油能使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是“惟手熟尔”,不能说明人家射术当世无双的陈尧咨也是“惟手熟尔”;你卖油翁酌油的“巧”是靠“熟”生出来的,确实“无他”,可人家陈尧咨射箭还要靠过人的体力、坚强的意志和聪颖的悟性,绝不是一句“无他,惟手熟尔”就能够打发了的。这些矛盾不是由作者的写作失误造成的,而是作者精心设置的阅读障碍。从某种意义说,作品分析的意义就在于发现作者精心设置的矛盾,并通过化解矛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趣。做到了这一步,也就跨越了阅读障碍,也才能体验到阅读思考的快乐。要化解上述矛盾,就不能满足于作品与表现对象的统一性,就要突破思维定势,抛却既有的观点,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经过这样“去蔽”的分析,对陈康肃作出肯定、同情、赞赏的评价是完全可能的。这样分析、阅读《卖油翁》,我们至少还能得出下列启示:1.要善待自己的优势,不要被权威所吓倒。2.人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不能以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优势评价别人在那一方面的劣势。 3.自信可以以自夸的形式表现出来。4.面对否定评价不要失去自信。

如果肯定陈尧咨“自矜”的人生价值,那么对文中诸多细节也要作出颠覆性的理解。比如“公亦以此自矜”,这“自矜”就不能理解为“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而是说明陈尧咨充满自信;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的“睨”就不仅仅是“表现了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还可以理解为表现了卖油翁的城府颇深和不可一世;“康肃笑而遣之”的“笑”既然能理解为“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也是一种尴尬的笑”,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为陈尧咨对卖油翁无理取闹的宽厚?主题理解与细节描写应该是双向的关系:对细节的理解决定着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对主题的感受也影响着对细节意义的理解。

“谦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过于内敛也是滋生虚情假意的温床。然而为人要谦逊的观念早已渗透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和基因。这种观念引导人趋向平和、低沉、克己,而不是促使人激昂、豪勇和骄傲。卖油翁式的教育表面上可以使人显得很有修养,但对我们的民族发展来说,这决不是好事情。”(《教师教学用书》)试想,如果没有唯我独尊、目空一切的霸气和豪气,张山能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双向飞碟射击项目的冠军吗?为了给她“培植”这种霸气和豪气,张山的心理老师刘淑慧教给她的心理暗示语不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吗?

拿《卖油翁》的故事来类比一下语文教育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实际上《卖油翁》所揭示的正是学习者与评价者的关系。

如果执教《卖油翁》,在规格较高的教研赛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揭示矛盾、化解矛盾,超越“熟能生巧”的单一解读是能够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可是在常态课上,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敢、不愿和不善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深入解读。因为评价高规格赛课的是能够吃透《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有着深厚学养和兼容并蓄胸怀的学者专家,而评价常态课的权威却是阶段性测评试卷所需要的保险答案。鲁教版教材在《卖油翁》一课有这样的导读提示:

生动的故事,包含着丰富深刻的道理;短小精悍的文章,蕴藏着耐人寻味的含义。学习本文,一要注意揣摩作者用词的准确,二要运用发散思维,认真品味文章多层面的内涵。

然而,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定势思维的惯性使教师对这样体现课程新理念的提示视而不见。语文教学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任务。深入到言语的内部和底层,引导学生养成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对发展学生思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教学实际是,强调学生记住缺乏深度思维得来的结论,消解了思维训练的过程和快感。我们也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可这一观念在语文教学一线被异化成了“升学考试这一结果最重要,因而过程性的小考也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而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无一例外地以甄别和选拔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课程标准精神与课程实施者的矛盾,学术教研与常态教学之间的矛盾,语文学习的精彩纷呈、鲜活灵动与考试内容和方法单一机械之间的矛盾一再昭示:教学评价乃是语文教学的瓶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就在教学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语文教学改革最活跃的因素应当是人,是一线教师。而据我了解,正是这最应该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一群人中的绝大多数,在《语文课程标准》颁行六年来,仍然处于蒙昧和麻木状态。“教育的本质必须根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才能得到说明。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始终被定位在工具层面进行思考,对‘人’的认识,也始终停留在国家机器的螺丝钉的水平上,停留在培养卖油翁式的熟练工人的水平上。培养了按图施工的‘建设者’和按部就班的‘接班人’,却消解了个体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所以,要恢复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从人本原点出发,对‘人’进行启蒙。即通过教育的引导,使人自立、自强,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正是本真教育的内涵所在和绝对使命。”(李祖贵《魂兮归来——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材建设》)所以,问题的严峻性在于,评价系统的建立首先在于对教师的启蒙和唤醒。如果教师惰性十足,精神麻木,这样的人是没法担当引导人、启迪人、开化人的重任的。孙绍振先生为什么转行要将余生致力于经典文本的个案分析?王荣生博士为什么亲自为中学教师设计“单元样章”?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容乐观。

对教材内容的独立把握可以检验教师主体精神的自立程度。把握教材内容有很多材料可资借鉴。教材文本前有导读提示,文本之后有“研讨与练习”,教材之外还有《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又包括“课文研讨”、“练习说明”、“教学建议”、“有关资料”等参考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分工摊派限时完工的产物。编者之间自说自话,互相抵牾在所难免。从积极的方面看,这是教材应有的弹性和开放性的呈现,而从消极的方面说,这样也绝对能使缺乏独立判断意识的教师在莫衷一是、乱了阵脚的情形下而抱残守缺对“老教参”的老结论情有独钟。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研评价课上,只愿执教老课文不愿执教新课文,原因就在于对新课文的解读耗时费力,心中没底。殊不知心里有底节时省力的老结论很多时候却是滑行于文字表面的肤浅误读。如果能联系同册教材前面的《我打败了男子汉》、《纪昌学射》等课文来学习,至少可以对卖油翁“惟手熟尔”的武断结论产生怀疑。

联系的方法,看似“小儿科”,可事实是不计其数的教师还不能、不敢、不善运用这些方法,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上述《卖油翁》的解读资料,多先入为主,承袭旧说,这些足可说明教师的独立自觉能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思维的惰性,更“来自传统理论的浩大阵势和人们对它不容置疑的信仰”(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研讨与练习”提供的虽然是开放性的话题,但结论的预设提示,不可能使学生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像“熟能生巧”、“不要骄傲”这样的结论学生在课堂上不假思索就可脱口而出,根本不具备“研讨”的价值。平心而论,“教学建议”中提供的《我怎么就不能骄傲》一文,在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上,都超出了传统的解读。遗憾的是,教学设计者只是将其作为得出定论之后的、外在于文本教学的气氛点缀,而没能通过联系实际、揭示文本的内部矛盾以提升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品质。

制约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因素在主观上取决于主体精神的自立,在客观上则取决于科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引领。

首先,要健全综合评价系统,把教师从应试高压下解脱出来。

我们建议,对教师也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日前召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研讨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坦言,应试竞争的压力使得她在进行“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时不敢涉及初中教育。她表示,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高校扩招了,素质教育就好开展了。事实上,扩招了以后,应试竞争反而愈演愈烈。她说她在四川调查时发现,课改后设置的科学课在初中已经全线溃退。因为家长们抱怨这门课考高中用不上,教师也没有积极性,试点的48个学校最终都取消了科学课。面对这样的压力,她在进行“做科学”实验时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把实验放在幼儿园和小学,她希望至少能把12岁以下的孩子保护下来,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基础。不过她也担心,如果高考的压力层层向下转移,可能连幼儿园都不再是净土。她谈及的是整体的基础教育,单就语文教育而言,同样存在把学生压呆、压傻、压坏而施压者却浑然不觉的隐患。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语文教学研究,都需要有平静的心境。在应试竞争的大环境下,广大教师为争取生存的地位,抑制了投身课程改革的热情,练就的是卖油翁滴油不漏式的应试技术,失去的却是凭借阅读、联想和沉思以提高业务素质的机会和情趣。语文是“诗意的栖居”,练字可以审美,阅读可以涵养感情,催生新的思想,作文可以表达个性,而所有这些语文活动所需要的保障环境都要具备“诗意地玩赏”的品质。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向高三应试靠拢的试题模式和教学套路剥夺了学生的童年,剥夺了他们诗意的心境。

第二,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引导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远离自我蒙蔽,乐于怀疑、发现和创造。

语文水平是最不能精确量化的,可选拔与甄别的社会功能决定了要以考试考查的方法,尽力实现语文水平的精确量化。这是永远也无法尽善尽美解决的矛盾。但我们的评价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努力。问题是这些探索和努力还不够深入,很多时候囿于机械和形式。比如我们从西方引进的客观选择题样式,还未及与中国语文的考查内容深度融合,就在一片批评声中几欲销声匿迹了。我们加大了作文的权重,似乎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可这样做的结果是更加扩大了偶然性的几率;为了尽可能实现客观公正,我们又采取了三人阅卷取其平均的措施,结果是阅卷教师一律打“保险分”以避免返工,缩小了个性作文与平庸作文的差距,正如卖油翁遭遇了神射手。

第三,多为教师提供与作者、编者、文学评论家接触、对话、交流、碰撞的机会,以先醒者唤醒沉睡者。

“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和交融,看重的是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它虽然同样鼓励各方的‘创造性开发’,但必须有利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现在,由于作者文本处于休眠状态,编者文本和教者文本处于蒙蔽状态,学者文本自然就处于误会状态了。”(李祖贵《魂兮归来——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材建设》)所以,与作者、编者、文学评论家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积极进取。

最后,教师要自我解放,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开发,自我充电,做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充当训练学生跨越应试封锁线的熟练工,教师更应该成为牵引学生言语和精神和谐共进走向成熟与丰富的导师。前者只需要熟悉套路,熟能生巧,后者却能在“苦役式的痴迷”中体验到教研工作的艰辛与幸福。前者在“带考能手”的评价面前只能够像卖油翁一样故作谦虚,后者面对“无他,惟手熟尔”的评价却敢以笑了之,义无反顾,继续自己的反思成长之路。

标签:;  ;  ;  ;  ;  ;  ;  ;  

对语文课程改革突破的思考--从“卖油翁”解读_卖油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