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一次函数》为例的课堂分层教学论文_朱西会

浅谈以《一次函数》为例的课堂分层教学论文_朱西会

(陕西省武功县逸夫初级中学,712200)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我近年来开始尝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探索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显著差异的班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将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分层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提高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递进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认知能力,倾向性的科学地分成几组,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多元化,在课堂上通过积极参与,互助协作,互帮互学,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层次性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积极互补,积极协作。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教学与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而分层教学正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解决学习中被动的学习和主动参与的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1、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将课堂分小组建设,改成“餐桌式”以每班48名学生为例,分成六个小组,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质量差异每组设立两名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A类学生,四名学习成绩中等,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B类学生,两名C类学困生,“餐桌’设立互差式,动态分层。分层原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互差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课堂三维教学目标分层

对于教学目标,学困生层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积极要求参与互动;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帮扶学困生层;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基本技能,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组起到模范作用,积极带动小组,充当“小老师”角色,使小组团结协作,每人有事干,每人都参与到学习当中。例如,初二“同类一次函数”教学的三个层次为:(1)实例引入一次函数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应用,充分理解后能应用到实际生活题,待定系数法完成直线解析式(3)拓广到直线与直线的相交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何解法,并能在坐标系中与不等式值域相连。

3、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按课型时间确定分层

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学生不光吃透定义,解决待定系数的要求,应用到数学中的弹簧秤问题,出租车的收费,阶梯电价等问题、C层学生要求解决直线与直线的相交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何解法,并能在坐标系中与不等式值域相连的问题,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听懂吃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指数是一的教学要求,还可以解决待定系数求解析式的目标,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2)课堂互助协作分层,小组靠近教室墙壁的小黑板分别呈现不同层次的题型,每组完成。可以相互讨论,尝试第二层次给第一层次讲解,第一层次给第二层次讲解,彼此进层,拔高发展,使学生每层次吃透后再提高,基础,拔高,拓展都以次序进行,达到目标即可,

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层较明显,以学生层次差为教育资源,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层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层学生讲解开拓思路、取长补短。互助协作,课堂上教师充分解放,有的方矢,适时点拨每组学生,教师按照学生的分层而设置分层练习,建立学生所要获取的知识同学生意识中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各层学生在各自学习可能性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3)练习、作业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

对C、B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对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待定系数法解题练习;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题;能解决适当的应用题,对一次函数解析式会变成二元一次方程即可,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利用一次函数的直线特征练习增减性,联系方程,不等式的三者结合题。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对于每一层次题形,都可以互帮互学,尤其A层学生可以充当课堂“小老师”协助老师对B,C两层学生适时点拨,引导。

(4)辅导分层

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进行简单的基础知识辅导,在课堂上培养独立的约束能力,指导学习方法,面批部分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思维发散,技巧性提高,适当综合的训练,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综合,思维迁移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

4、分层评价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1)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作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

(2)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基本依据,以学生自己每次分层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周检测,月检测,分三层次考测,考察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达标及递进程度。对各层次达标学生给予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进步的可以实施向高一层次的试题检测。

(3)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作心理辅导,解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部分学习不到位的C层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让所有学生在分层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4)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是在分层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通过对各层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

论文作者:朱西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浅谈以《一次函数》为例的课堂分层教学论文_朱西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