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论文_陈伟坚

探讨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论文_陈伟坚

韶关市中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 韶关市 512026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特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水利管理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更新管理模式和方法。然而,面对水利管理这样复杂的工程,要做的不仅仅是创新,更是要做到有目标地改革。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水利管理现状的分析来提出新的管理建议和措施,以及探讨创新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关键词】水利管理;科技创新;信息技术;RTK技术;GIS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水利管理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然而随着水利管理事业的进步,水利管理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对水利管理来说,当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利用高水平的水利技术来发展水利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以水利发展技术为侧重点,探讨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同时阐述了水利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性。水利技术作为水利管理的支柱,在很大程度上就被要求不断加强水利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本文先分析了我国水利管理工作的现状,然后有层次地探究了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具体方法。

1.国内水利技术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居民与企业对水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的意识薄弱,加之政府相关部门对水资源管理系统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导致大量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水库。导致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于上述现象,就要求政府各级水利管理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公民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严禁工厂排放不达标污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研发治理污水的新技术;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利用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技术管理、水利信息管理等新的水利科技手段,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加大法制管理力度,利用现存法律章程,严格进行水利管理。另外,要坚持以水为本,在保护好水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水利工程的经济和技术。

2.水利管理中的水利技术创新运用

2.1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断提高。然而文明的发展总会夹带着一些副产品,例如环境的污染,水利的严重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危害自然和谐,更是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治理水利污染迫在眉睫。没有较为合理的污水治理管道网,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这些都将会成为江河水库污染的重要原因。要优化水利管理,首先财政上的支持是治理水利的基础,其次是需要信息、技术、工程等方面做到位,再次是做好安全防护,确保工程安全。这样不仅确保了水利管理整体发展的有序进行,更能充分地利用水利资源,实现更好的效益,发挥水利工程优势。

2.2水利信息化技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水利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供防汛预案,还能提供包括洪水预报、水情、雨情等的资源应急预案。水利信息化不能提供行政决策服务的功能性不足,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水利信息化技术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的问题,则需要水利信息化系统提供洪水预警以及加入防汛预案,因此来满足为水利管理部门提供行政决策服务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应用中,行政管理领导可以根据系统依据洪水达到某一特定的预警级别时给出相对应的预警方案,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调整。于此同时,这个系统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模拟放洪量,以及模拟放洪时对下游形成的影响等,方便行政部门决策。而在实际工作中,便捷、灵敏性是该系统要求具备的特性,这一点在掌上GIS资讯系统中可以得到满足。因为掌上GIS资讯系统能够装在智能手机中,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运行,依据智能手机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实现地理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行业资料的查阅、电子地图等诸多功能,帮助水利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迅速决策。

2.3利用RTK技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RTK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RTK技术被应用到了水利的管理中,并逐渐得到普及,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作业的传统模式,将两者结合运用到水利管理中能很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RTK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静态、快速静态以及动态测量需要进行事后计算以获得厘米级的精度不足,采用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法,让工作人员利用RTK技术在野外能够实时得到精准数据,从而成为现在新的GPS测量方法的。RTK是工程测量、工程放样和地形测图的一道新的曙光,是GPS应用的又一个重大的突破,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室外作业的工作效率。RTK比GPS技术更大的优势在于依据的技术基础不同,RTK是在指定坐标系中以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为基础,以厘米级为单位精确、及时地提供测站点的三维定位结果。在工程作业的过程中,流动站是一个支点,基准站通过数据链把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要接收基准站传送过来的数据,利用GPS采集观测数据,还要进行系统内实时数据处理,在1秒钟内就可以计算出精确至厘米级的定位结果。在水利中运用可以实时掌握定位精度的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快速定位出符合要求的精度,不仅迅速,观测画面质量也很高。不仅这样,地形测图中还可以运用到RTK 技术。在利用RTK 技术勘测地形时仅仅需要1 人耗用2秒钟左右的时间将仪器背到需要测量的地貌碎部点,然后进行特征编码输入,通过手簿校准实时值精度点位。进行整个区域勘测,最后在专业软件接口的基础上将所要求的地形图输出。省略了点间通视,且整个测量的过程不受通视、天气、地形等条件的约束,简化了断面测量的操作流程,不仅节省了物力人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解决了传统GPS测量不能准确定位的问题。进行地形图测量的传统方法是需要2 ~3 个操作人员到测量区域设置图根控制点,然后把经纬仪或全站仪搭建在控制点上,通过小平板配合测图。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可能要返测,这就对精度要求很高。一旦需要返测就会延误时间,造成作业效率低下,浪费工时,浪费人力物力。而RTK技术在水利方面的应用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提高水利管理的能力。

3结语

水利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水利管理在国家发展中尤为重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使水利管理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才能使得水利工程产生更大的效益。从而更好地在生活和生产上服务人民,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水利管理工作中,单位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不断学习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不断学习新技术,紧跟发展的脚步,学会利用新的水利管理方式进行作业。还需要融会贯通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工作中,积极进取和探索,努力做好各项研究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变化与发展的总结和分析,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水利管理方法科学化、合理化,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益才能够被充分利用,因此,做好水利工作的关键是水利管理,而水利管理能力的提高依赖水利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兴波.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 江水利科技.2010:126~128

[2]韩艳红.杨树红.浅谈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283~286

[3]王琳琳.试述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若干影响[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157~159

[4]张瑞红,车圣君(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论文作者:陈伟坚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探讨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论文_陈伟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