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红茶出口的比较分析
蔡 旭1司芳铭2
(1.唐山市玉田一中,河北 唐山 064100;2.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 :首先简述国际上红茶产业现状,随后进行中国和印度两国红茶出口量对比分析,然后采用SWOT分析法归纳两国红茶出口各自的优势、劣势、面对的机遇和潜在的挑战。最后,通过归纳中国红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红茶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印红茶;出口;SWOT; 比较分析
0 前言
纵观国际红茶市场,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常年处于红茶出口前列,中国和印度作为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尽管出口的茶叶品类不同,但是在红茶出口上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国际茶叶市场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变化较大,绿茶及其他种类茶叶的市场份额由10%上升到25%,红茶的市场份额由90%下降到75%。因此,研究如何促进红茶产业的发展与出口具有现实意义。
1 国际红茶产业现状
世界红茶起源于中国。据可靠资料记载,中国是最早进行红茶的培育种植、制茶加工和形成品茶文化的国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深入推进,中国红茶流传至各国,开始在许多国家衍生出了本土红茶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知名红茶,如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锡兰高地红茶并称为世界四大红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红茶和绿茶等茶叶出口量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后英国等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分取茶叶的贸易利润,开始在印度、斯里兰卡等殖民地引进和种植培育红茶。
印度从1788年开始种植红茶,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扶植管理下,红茶产业开始形成规模。在脱离英国殖民地后,印度人开始注重研究符合本土气候条件的红茶品类。1925年印度红碎茶的诞生是印度红茶产业的一个转折点,印度开始在国际红茶生产出口上逐渐超越了历史产红茶大国——中国,并在此后的几十年内长期占据国际第一。
其他国家如斯里兰卡,长期以农作物为国民经济支撑点,在红茶引入后迅速在全国广泛生产,并成为其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1910年,印度人将红茶引进肯尼亚,由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肯尼亚的红茶产业呈爆炸式增长,一度挤进国际红茶产量前三位。东南亚国家越南的红茶发展也深受中国红茶的影响,并且起步较早,其茶树直接引于我国云南,越南长期稳定的规模式生产使得其产量和出口销售量也保持世界前五。
各国红茶的蓬勃发展,开始让红茶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兴起,由此形成了全球化的红茶产销链。在当今的国际红茶市场中,红茶的供求较为平衡。目前红茶出口大国常年为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中国虽然是产茶大国,但是目前在红茶的出口上要远低于上述国家。
2 中印两国的红茶出口发展
2.1 世界红茶的主要品种
第二,欧美等西方红茶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欧洲和美国一直主导着饮料的消费市场,把握了北美和欧洲消费市场群体就能在世界饮料市场占得半壁江山。不同于亚洲偏好绿茶,欧美国家消费更多的是红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物流交通不方便的19、20世纪,红茶比绿茶更加容易保存,红茶又较绿茶香甜;其次,欧美国家喜欢在品茶时加入糖、奶等制成调饮,红茶能较好的与这些调料融合。另外,品茶是欧洲皇室的尊贵奢侈象征,红茶品茶文化代代相传并深受欧美国家人们的喜爱。因而,增强红茶出口欧美及红茶文化的营造传播,有利于中国红茶出口的竞争力。
本部分将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印度红茶的种植、生产、加工、品牌以及国际红茶市场大环等,研究中国相对于印度红茶出口的优劣,挑战及威胁。
阿萨姆红茶和大吉岭红茶均产于印度。严格的海拔高度使得大吉岭红茶等级与价格随着海拔的增高而攀升,大吉岭红茶适合清饮。阿萨姆红茶产自印度阿萨姆溪谷,丰富的雨量以及严格的采摘时间造就了其高品质和极佳口感,一般和牛奶一起调制。阿萨姆奶茶深受爱尔兰和英国人民的喜爱,也是英式早餐茶的标准原材料。印度红茶主要销往英国、爱尔兰、俄罗斯等欧美国家。
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情况下,由于分布式接入引入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个问题解的难度变得更高。文献[6]提出考虑DG孤岛运行方式下的智能配电网供电恢复算法,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算法对孤岛外非故障停电区域进行供电恢复,以开关转换次数最少为目标。文献[7]建立了考虑DG/DESS运行的转供能力的模型,实现了考虑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转供能力的计算。文献[8]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的多目标供电恢复算法。
其二,茶叶出口的管理和引领,缺失统领及服务部门。现有茶叶出口单靠红茶企业自行探求出口商家和出口销路,难以开拓市场。
2.2 中印红茶国际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近10年间,全世界红茶的出口量翻了一倍并且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红茶出口量总体呈现较为平稳略有上升态势,而中国红茶的出口量一直低于印度,数据波动不大且呈下降趋势,显示出中国红茶出口竞争力相对弱于印度,其中部分原因是中国以绿茶出口为主,红茶的产量和出口量相对低,而印度常年是红茶出口大国,出口量稳居世界前三位,因此,作为茶叶产量大国,如果要提升中国红茶出口还需要仔细分析各方面的发展潜力,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16中印两国红茶出口量及贸易额对比
3 中印红茶出口比较的SWOT分析
(2)晚古生代地壳稳定期:龙首山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在东部大泉一袋堆积了陆相磨拉石建造,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等含煤碎屑建造。此时岩浆活动逐渐减弱,但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异常频繁,逐渐形成了与热液活动有关的铀矿化(图12)。
3.1 中国红茶产业SWOT分析
其一,中国红茶的标准异于国际红茶的标准化。虽然中国作为产红茶大国,但在国际上品茶的标准和话语权并不在中国。德国对白茶的标准获得世界承认,红茶的标准在英国,绿茶出口标准在欧盟,所以,中国红茶在国际出口贸易上被欧盟等许多国家限制了较高的门槛。
劣势分析:首先,我国红茶品牌多而不强,在红茶出口竞争力上低于印度等国。其次,红茶加工和生产过程中技术投入和机械化程度较印度低,主要依赖于茶农手工操作,尽管原茶品质较好,但后期的加工制茶环节人工成本高,技术含量较低,大大降低了我国红茶的国际出口竞争力。
徕卡为旗下使用APS-C幅面传感器的CL系统增加了机身颜色选项。新的银色机身使用黑色蒙皮包裹,参数性能均与黑色版一致。
祁门红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在国际享誉盛名,主要产于我国安徽省祁门等地。作为红茶的极品,是英国女皇和王室的挚爱饮品。现在主要出口英国、摩洛哥、日本、巴基斯坦等世界各地。
将631个鱼粉样本的粗灰分含量作图,得到图5。631个鱼粉样本的粗灰分含量11.41%~34.53%,平均值为(19.60±4.38)%。由图5可以发现鱼粉样本中粗灰分含量在20%左右、25%左右出现2个拐点。
面临的机遇:第一,稳定繁荣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行,使得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环境为红茶出口的上升提供了坚实的国内基础,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外部动力。借此保障政策和国家支持的大背景下,繁荣稳定的经济大环境将有助于促进红茶加工技术提升与整体产业出口量的提高。
3.2 中国红茶面临的挑战
优势分析:首先,中国茶叶种植范围全球最广,且有许多茶园资源没有被合理开发。中国茶园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茶园面积的45%,同印度等其他国家红茶产茶国相比,我国在红茶种植培育上具有地理优势。产茶区域众多,包括了江北、江南、西南、华南茶区,涵盖了20多个省,同时,福建、安徽和广东等地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广泛的消费基础提供了较大的国内红茶消费市场。最后,我国各红茶产区设立有茶叶进出口集团用以引领和协助当地红茶发展。政府的介入与协助,为本来以个体和私营为主的红茶茶叶加工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监管和帮助。
总体上,世界四大红茶三个产自中国和印度,中印两国基本占据了世界红茶产业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构成了有力的竞争对手。
建立了基于MDS跟踪传感器位置的状态方程和测量误差.设系统状态定义为N2×1,xk=vect(Bk)的向量,相应的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
(3)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富饶秸秆资源的农业大国来说,为了加快推广秸秆直燃发电技术,务必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锅炉,从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及稳定性。
其三,茶叶出口商品缺乏合作共创的大品牌。中国产茶区域虽然众多,但所涉及的品牌形形色色,各不相谋,这让海外进口国难以从中做出选择,不利于我国红茶的出口。
其四,中外文化和饮食差别。尽管欧美红茶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但是中国深蕴的品茶文化并不为世界所知,中国红茶尚没有形成畅通的宣传销售渠道,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红茶的消费者具有相对的局限性。
其五,欧美绿茶消费的激增威胁到红茶出口消费。另外,绿茶在俄罗斯需求消费量上涨旺盛,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对外依赖比较大,绿茶消费的激增也从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国际茶叶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对红茶的消费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
4 中国红茶出口发展建议
(1)强调“以质取胜”,加大国际影响力。红茶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红茶贸易要坚持强调“以质取胜”战略,改变以量取胜的盲目出口。此外,积极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种植培育和加工技术,加强红茶质量提升,推进符合国际标准的红茶质量认证体制。
(2)维持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维持向发展中国家的红茶出口量,同时,要努力提升红茶的品质认证,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红茶消费市场,把握契机,加大同俄罗斯等轻工业消费大国的合作。
(3)多管齐下,突破“绿色壁垒”。积极响应国际市场对红茶品质的要求,注重红茶质量安全的保障,以高质量突破红茶主要进口国绿色壁垒。
(4)权衡国内外红茶市场收益,平衡国外出口量的合理分配。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在国内外产销平衡的前提下,权衡国内外红茶消费市场所带来的收益,并以此为权重来进行红茶内销出口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 陶德臣.印度茶业的崛起及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与打击——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J].中国农史,2007,26(1):66-76.
[2] 刘标.中印茶产业经济合作前景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09,25(1):24-27.
[3] 翟羽.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J].福建茶叶,2015,37(6):46-47.
[4] 郑国富.中国茶叶贸易发展的特征、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2001—2016年的数据分析[J].经济论坛,2017,(8):107-109.
[5] LieWei.Comparative Study on Qualities of the Black Teas Processed from Different Oolong Tea Cultivars[J].Recent Innovation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2016.
[6] Khanum H,Faiza S,Sulochanamma G ,et al.Quality,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omposition of Indian black tea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54(5):1266-1272.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16
作者简介 :刘学之,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教授(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