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几个新趋势_银行论文

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几个新趋势_银行论文

国际银行业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新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银行业论文,新动向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在经历了80年代的不景气和90年代上半期剧烈动荡之后,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上升势头。80年代末至90年代上半期,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停滞与徘徊阶段,1989、1991和1993年,国际银团贷款规模分别为1211亿、1160亿和1301亿美元。〔1 〕此后,国际银行业的低迷状态发生根本性逆转:1994年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总额为95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其中银团贷款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2028亿美元,增幅为48.4%;1995年国际银团贷款规模再创新纪录,达3202亿美元;1996年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成交量继续大幅攀升,全年新增贷款余额达5237亿美元。〔2〕

上述情况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世界银行业尤其是西方主要大国银行业在经过战略调整之后都纷纷走出低谷,步入强劲复苏和迅猛发展的轨道。相信这一态势在世纪之交将进一步得到验证,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光明,在此过程中,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引人关注和值得研究的新动向。

一、适应国际金融环境的深刻变化,调整业务发展战略。

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国际银行业的传统业务如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国际贸易融资、银团贷款等,其获利空间日益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侵占,且竞争者的优势越来越显著。为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的银行家们纷纷致力于业务战略的调整,以求在21世纪国际银行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明显标志是国际银行业的业务日趋多样化和全能化,即在银行、信托、证券等业务领域里界限日益消失,银行既可从事银行业务,又可经营信托、投资、证券等更广泛的业务。由于资产庞大的全球性全能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压倒性优势,西方商业银行不断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极力向所谓“大型金融百货公司”发展。

1.大力拓展海外投资银行业务,使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相互渗透。这种态势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Class—Steagall Act)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制,但该法并未禁止商业银行到海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问题一直是美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并已取得明显进展。1997年1月7日美国众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Leach 提出了一个新议案,主张在联储理事会被指定为监管者的前提下,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隶属在一个持股公司之内。联储理事会相应放松了在斯—格法中不被允许的银行子公司从事证券承销交易的权力,并规定银行子公司从事“不合格性证券”(Ineligible Securities)活动的收益上限比例从10%提高到25%。〔3 〕于是在传统业务获利日渐萎缩的情况下,美国商业银行开始大力拓展海外投资银行业务,其主要方式有二:一是设立独立的附属金融机构,即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等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二是通过银行持股公司的方式,即建立并操纵一家控股公司,以持有股权的方式对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拥有所有权和管理权。据统计,目前以证券承销、贸易融资、业务咨询三项业务量排名世界前20位的银行中,美国就占9家,且有4家居于前5名;同时,这20家银行中,有12家的证券承销业务收入超过传统的贸易融资。〔4〕

可见,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化,尤其是银行同业竞争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日益采取变通方式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渗透,并将全球性证券经营作为其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提升中间业务比重,增加收费性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借入资金或运用自己的资财,通过代客户办理收付及其他委托事项,经营和处理一定的资财,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而银行从事外汇市场交易、国际贸易融资和银团贷款等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由于近年来出现的“融资证券化”现象,形成了对银行业务的有效替代,资金纷纷绕过银行另寻出路,“脱媒”倾向日益严重。一方面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另一方面受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影响,从事传统国际业务困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提升中间业务的比重,增加收费性收入,既可增加利润,又无高成本之忧,自然是大势所趋。如1981年到1992年,美国银行收入总额由740亿美元增至1550亿美元,利息收入所占比重由76%锐减至58%,而手续费及证券交易收入所占比重由24%剧增至42%。〔5〕另据统计,1988年至1996年,英国银行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亦由32.3%上升到46.0%。〔6〕

3.某些全新业务如“电子货币”联营业务正蓬勃发展。1996年9月中旬,IBM公司和包括美洲银行、第一花旗银行和梅隆银行在内的北美15家银行业巨头组成集团,宣布并启动一项大胆的电子货币联营业务,以期向这些银行的总共6000万客户提供便捷而广泛的金融服务,如支付汇款、电子贷款、股票和证券交易等活动。〔7〕

另外,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力求范围的多层次化和品种的多样化、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业务大量增加以拓展市场、银行的大量资产负债业务出现双向证券化趋向等,也是国际银行业的业务多样化和全能化的重要表现。

二、国际银行业创新持久不衰并不断深化。

从70年代中期兴起的创新浪潮进入90年代又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1.创新强调特色,并趋于复杂化。一个典型案例是,1993年夏法国决定出售国营RP(Rhone Poulenc)公司实行民营, 于是争取股票承销的银行蜂涌而至。出人预料的是,实力并不雄厚的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凭借其创新的承销方案一举夺标。不时RP公司转向民营的主要难题是:政府希望公众长期持股,但法国个人无持股习惯,既担心持股风险,又缺少现金购买;而机构投资者希望认购,但因份额限制不能大量购买。于是,信孚的方案人大胆创新,提出了一揽子超出传统的承销服务:(1)对购股公众安排融资,每买一股, 可获信孚融资再购9股。(2)公众持股须满5年,5年后市价上升,2/3收益归个人,1/3归信孚;市价下跌,信孚以原价购回,个人持股者不承担任何风险,其支付的代价是股票溢价发行。(3 )以融资卖给个人的股票为抵押向法国银行贷款,承诺5年后市价下跌部分由信孚补足。(4)创设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复本股票”(Synthetic Product )卖给法国机构投资者们,他们之间可交易该种工具,其操作盈亏与真正的公司股票完全相同。这样,信孚用法国贷款卖出90%的股票,个人购买10%的股票,虽然承担市价下跌风险,但已稳获溢价发行的好处,且实际上最终将股票转卖给机构投资者了,从而成功完成了一次跨国股票承销。显然,上述案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突出特色创新”以解决独特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银行业创新的发展方向。

2.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它包括储蓄、信贷、投资基金、各种保险、股票及债券等多种金融产品,不仅可满足顾客多方面资产管理的要求,而且能发挥平抑风险的作用。21世纪的银行将向顾客推出更多的所谓“包裹式金融产品”,即针对顾客的特别要求和市场特点,将不同的金融产品“打包”成一种综合产品推销给顾客。

3.中间业务加入创新之列且发展迅猛。所谓“中间业务创新”是指银行运用新思维、新的组织形式和新技术提供更有效、更快捷的中间服务,以利于顾客经营成果的实现。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结算业务创新,银行同业之间实现了同城及异地结算。二是信托业务创新,如生前信托和共同信托基金相继推出并日益盛行。三是现金管理创新,如除了协助企业优化资金配置外,新增了企业电子转帐服务、决策支援服务等多项服务。四是信息咨询业务创新,主要是银行信息咨询数据库技术和银行咨询专家系统得到广泛运用。五是银行自动化服务创新,如信用卡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自动出纳机(ATM)和销售点系统(POS)的广泛运用、居家银行服务的兴起等。目前,中间业务已由传统的结算、信用证、票据承兑发展为信托、租赁、现金管理、信息咨询、自动化服务等多元化的中间服务体系,中间业务创新功不可没。

三、通过购并方式确立新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兼并与收购风潮盛行,最具代表意义的有: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后的东京三菱银行资产达8189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银行;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后的新大通银行资产达322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银行。银行购并浪潮不仅在美、日愈演愈烈,而且席卷全球。如在欧洲、瑞士信托银行与联合银行磋商合并;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荷兰银行控股公司等都在兼并其他银行。另据报道,1996年拉美地区被兼并和合并的银行资金达48亿美元。〔8〕

综合而言,世界银行业购并浪潮的兴起是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银行追求新的竞争优势和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必然结果。银行通过购并方式可以构筑多方面的优势: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拓展业务范围,谋求优势互补;节省人力资源和经营开支;增加盈利能力等。如合并后的新大通银行仅在1996年第一季度的收益增长率即达44%,其中组织辛迪加贷款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增长了4倍, 股票和债券交易收入增加了3倍,扣除预定的合并经费16.5亿美元,纯收益达9.37亿美元。〔9〕尤其值得强调的是,90年代这次购并浪潮是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它一改过去“以强并弱、以大吃小”的特点,而是自愿基础上的“强强合并”,且强强合并中,不是兼并具有相同优势的同行,而是各强之间的优势互补。如东京银行在国际银行方面占有优势,而三菱银行在国内业务领域具有长处,两强合并以达到彼此取长补短,形成更强大、更完整的竞争优势。又如荷兰国际集团收购英国巴林银行、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并购英国本森银行等,直接跨国购并,更可用彼此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发展跨国银行业务,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四、在全球经营战略下加速重点市场开拓。

银行全球经营战略是指将所有能经营获利的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的区间配置。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国内着重批发业务、在日本经营零售业务,在欧洲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等,就是根据全球各地区的市场环境特点开展各区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从而达到机构和业务的最佳网络配置,以谋求利润最大化。

全球经营战略下的重点市场开拓具体而言是指:美、日、欧各国银行普遍加强对充满生机的亚洲市场的开拓。如花旗银行在其海外业务总体收缩情况下却持续增加在亚洲的业务和工作人员,定位亚洲市场,其具体举措是:树立花旗在亚洲的良好形象;每个拥有100000美元存款的客户将安排专职人员为其服务;金融交易可用8种不同货币; 顾客国外旅行可得到同类服务等。〔10〕正因为如此,90年代以来,花旗银行连年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全球最优秀的新兴市场银行。西欧银行继80年代在向拉丁美洲提供贷款超过其北美竞争对手后,如今又致力于开拓亚洲市场。1996年上半年,西欧银行向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发放贷款中所占份额已达60%,成为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融资的主角。〔11〕日本银行业在全球经营战略调整中,也致力于拓展亚太市场份额。1991年到1994年,日本银行业一年期以上海外放款累计余额从3810亿美元减少到3560亿美元;但对亚太和中东地区的放款余额却从580 亿美元增加到728亿美元,所占比重由15.2%上升到20.5%。〔12 〕另据国际清算银行货币和经济部发表的1996年报告指出,1996年上半年全世界607 亿放款总额中,亚洲地区(日本除外)吸收的份额迅速扩大,达347亿美元,占全世界放款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韩国109亿美元,泰国80 亿美元,印尼51亿美元,马来西亚35亿美元,中国28亿美元,菲律宾25亿美元。〔13〕不难预计,伴随亚太地区经济持续高速成长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银行业对亚洲市场的重点开拓与激烈竞争仍将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

五、高新科技在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银行业电脑化发展出现新趋势。

国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日趋攀升的经营成本、以及客户对银行服务要求的变化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大规模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迅速进入家庭。同时通讯技术的不断现代化,极大地缩短了银行同业、银行与客户间从事金融活动的时间和空间。90年代以来,银行业电脑化发展呈现新趋势:其一,使用电脑科技开展多元化服务。如自助银行服务(Self—banking Service),通过设立自助银行中心, 配备各种服务机,24 小时为客户提供简单的服务; 联机电脑银行服务(O-nline Banking Service) 使客户的私人电脑经电话线及其他线路接驳到银行的电脑,操作帐户进行交易;通过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使网络上的用户及主机可相互交换资料,从而提供所谓网上银行服务等。其二,银行的电脑系统正朝着与国际金融网络兼容的开放式设计发展。由于银行业务已扩展到国际互联网络、视像服务网络等媒介,因而银行自动化必须注意与其他网络的兼容问题。为此,西方国家银行业大力发展开放技术,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力求使银行的电脑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及保持同国际银行网络的兼容性,以便为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其三,及时把握私人电脑技术的发展方向,极力拓展家居银行服务。由于日新月异的私人电脑技术主导着家居银行业务的发展,因此,西方各银行均十分重视一般客户的私人电脑装置及市场上软件开发的发展趋势,以便于客户接受和使用银行的服务。

1996年美国一家名为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的电子银行正式在NASDAQ上市, 成为全球首家在国际互联网络上经营的银行,标志着电子银行的运营方式又迈出新步伐。〔14〕虽然银行业全面电子化尚需假以时日,但可以预言,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未来10年内将产生一个电子工具占绝对优势、与传统服务工具并存的国际银行体系。

六、国际银行业监管趋于科学规范,国际协调与合作日益加强。

90年代国际银行业监管明显具有下述特点:

1.市场准入条件始终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首要问题。尽管国际上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国别差异较大,但对银行的经营实力、融资水平和审慎管理行为的重视却是相同的。如英格兰银行审查某家外国银行进入国内市场的主要依据是考虑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市场融资能力、会计和审计要求、控制系统、业务的适应性以及包括银行所有业务在内的一般审慎行为;同时要求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银行总行和分行都应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对银行业务进行综合管理,即所谓“四只眼”原则。亚洲国家或地区对跨国银行的资金实力亦作出了明确规定。如菲律宾规定拟在该国设立机构的外国银行资产总额必须排名世界前150名; 香港金融管理局对拟在港设机构经营全面银行业务的跨国银行,明确要求资产不得低于160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对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已逐渐超出了对单一机构的要求,而把母国是否具有完善的银行监管也纳入考虑,并作为市场准入的前提条件。

2.风险监控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近年来由于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加上先进的电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全球化,大大增强了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业的风险。虽然金融衍生工具能使银行分散风险并独立制约风险,但如果操作失误或违规经营则带来的损失也是惊人的。巴林银行事件即属明证。因此,90年代以来,各国不仅从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基本方面强化和规范监督,更强调对银行衍生工具交易的控制和管理。如1993年4 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银行委员会就提出一项法案要求银行应该将其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完全公开;另一委员会提出一项法案要求联邦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监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活动。又如1996年7月, 英国政府为了加强对银行业及证券业的监管,防止类似巴林银行事件再次发生,在人事上将银行业监管机构和证券业监管机构互相融合,从而强化对银行从事衍生工具交易的监管。

3.监管方法趋向统一,现场检查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监控手段。就各国的监控手段而言,有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等方式。非现场检查指金融监管当局主要依靠对金融机构报送的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情况分析和监控,如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现场检查指监管当局派出专门小组实地进行检查,如美、日及许多欧洲国家;外部审计即监管当局主要依靠对金融机构的外部审计进行监控,如德国、瑞士和比利时等。但近年来,各国金融监管的方法差异逐步缩小,总的趋势是注意克服单一监管方法的缺陷,各种方法优势互补,以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一般均将非现场检查作为日常监管的基础,但现场检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旦发现违规或危险因素即及时处理,以保护银行客户利益和维持银行信用稳定。同时,各国也注重了利用独立的外部审计师来加强监控。

4.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日益加强。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拟建立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预警系统,要求181 个成员方提供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贸易差额、通胀率及货币供应量等项经济指标,为国际银行业的业务活动提供基本的参考,并于1996年9月19 日正式推出了全球经济数据透明度标准的电子告示报。〔15〕这表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已迈出了较为实际的步伐。又如1997年4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15个新兴市场的监管部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的监管部门,合作制定了新的监管银行业的准则和指导方针——“巴塞尔核心原则”,其内容包括每个监管部门应拥有运作独立性和足够的资源,以及设立合适的法律框架,借以有效地监督银行活动,还涉及银行的执照、结构、持续进行监督的方法、监管人员的法定权力及跨国银行的监管等问题。〔16〕上述原则已于1997年9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在香港召开年会时最后定案,并计划于1998年10月前开始运作。可见,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正迈入实质性阶段,该原则如付诸实施,必将形成一套银行业监管的完整机制,促进全球银行体系乃至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注释:

〔1〕IMF:1994年度《国际资本市场》。

〔2〕上述数据资料引自国际清算银行相关年份的研究报告。

〔3〕《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第5期第12、13页。

〔4〕根据《欧洲货币》1997年1号第112页表格得出。

〔5〕《台湾经济金融月刊》(台北),1995年第7期。

〔6〕《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第5期第18页。

〔7〕(美)《时代》1996年9月23日。

〔8〕《金融时报》1997年4月23日。

〔9〕《金融时报》1996年5月1日。

〔10〕哈泽尔 J.约翰逊:《环球新银行家》,芝加哥,福布斯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4页。

〔11〕《金融时报》1997年2月5日。

〔12〕日本金融管理局公报,转引自《国际金融探索》1996年第1期。

〔13〕转引自《经济参考报》1997年1月14日。

〔14〕《金融时报》1996年6月12日。

〔15〕《经济参考报》1996年12月24日。

〔16〕《金融时报》1997年4月10日。

标签:;  ;  ;  ;  ;  

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几个新趋势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