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是本着对前几轮乡村规划的经验的继承与不足的批判,于2012年提出的。本文先回顾前几轮乡村规划的优缺点,并进行规划理论研究综述,再以蒙花布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具体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可实施、可管理、可推广的特点,并总结了美丽乡村规划的突破点。
关键词: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蒙花布村
1美丽乡村规划的由来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及实施,全国各地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试点规划及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
如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而建设美丽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需之路。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并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2011年12月12日广州市长办公会(提出结合村庄整治工作,从每个区、县级市中选取2至3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作为示范村庄在全市推广的要求。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试点工作,于2012年2月份开始调研。定下26个试点村,试点先行,并于2013年全面推广规划编制工作。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
在大城市的聚集人力物力的能力愈发强大的今天,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发展乡村的产业,增强乡村的活力也是乡村居民一直以来迫切的愿望。而传统的乡村规划因为其过于追求成果的光鲜,导致投资预算过大、规划无法落地实施等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一套以“微干预、微改造、原生态、分类指导、四规合一、规划落地”为目标规划正是村民的需求。由此,给乡村一个基于需求的规划,正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期待。
2美丽乡村的研究综述
2.1美丽乡村的基本理论
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在于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研究它的目标、战略、特征、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杨培峰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满足人的需求与追求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两大目标,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通过城乡经济职能变迁,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一体化研究、规划、管理,形成自然-空间-人类良性循环系统。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着力点是在完善城乡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满足人的需求、追求发展,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城乡共同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之上的。在蒙花布美丽乡村规划中,将小与增城市,大与广州市,建立一体化的复合系统。
2.2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评述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络里来理解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今日的美丽乡村规划是乡村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延伸。在20世纪初的年代,一代乡村规划轰轰烈烈开始,却因为战争和侵略,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解放后,公社化运动使得农民的生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三农问题又一次引起重视,新的时期使得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样式、象征和意义。21世纪初,党中央正式确立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如今,美丽乡村规划并不是新农村规划的完全颠覆,而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延伸。农民本位强调农民的主体性,村庄本位则强调组织裁体的重要性,在美丽乡村规划之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主体与栽体的关系,美丽乡村规划同样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美丽乡村规划的范畴内,包括乡村景观规划。王锐等在进行中国生态农业景观分析的研究中,结合云南省永胜县的观光农业案例,提出农业景观规划应遵循的5项原则:提高异质性、继承自然、关键因子调控、因地制宜和社会满意。而国内大多数此类研究都是站在专家个人视角上,研究量远远不够。
美丽乡村规划其实是新农村规划在新时期的延伸,所以不能将美丽乡村规划与前面的规划完全割裂开,而应以一种发展进化的眼光看待美丽乡村规划。
3乡村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关系
3.1前几轮乡村规划概况
2007年以来,广东省、广州市陆续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宜居村庄规划和北部山区帮扶规划。新农村规划于2007-2009年进行,宜居村庄规划于2010年进行,北部山区帮扶规划于2011年进行。三类规划分别以政策、目标、任务为导向,存在实操性弱、系统性差、影响力短等问题。
以政策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于2007年至2009年实行,是广东省最先开始的乡村规划。新农村规划是相应政府的号召开展的,开展后便出现了规划急功近利跟着项目跑、新农村建设存在形式主义、环境恶化状况非常普遍、村镇规划与农民脱节等诸多问题。在某个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有网友写道,现在有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是将农民刚建成不久正在住的房屋拆除,搬进统一建成的楼房里。结果种地远了,农具粮食的存放也是问题”。网友认为,即使新楼建成了,农民住进去了,表面上像是新农村了,可农民又没有新的收入,实际的生活质量也不会提高。这就反映了新农村规划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不人性化的问题。
3.2美丽乡村规划与前几轮乡村规划的对比
美丽乡村规划是总结以往规划的经验得失,针对村庄面临的问题,走出的一条新的规划编制道路。以综合导向为目标的美丽乡村规划,是针对不同乡村特色,综合政策、问题、目标等多维导向,编制规划。与新农村规划对比,美丽乡村规划更注重项目落地,如前文的例子,在村庄很密集的地方规划一类居住,这本身就是难以实现的;而美丽乡村规划更多的是因地制宜,尽量少拆少建,在原有村庄肌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之有效的微调;与宜居村庄规划对比,美丽乡村规划更加综合、全面。与前面宜居乡村规划的例子相比,美丽乡村规划除了将村子做到宜居美丽,还有一项任务是要让村民增收,增加居民幸福感;美丽乡村规划更多的是“造血式”的建设而非“输血式”的强制注入,在上面北部山区帮扶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巨额的投资,但是美丽乡村规划的投资力度没有达到那个数额,而是在精细的规划的基础上,做集约且行之有效的建设,以达到节约资金,高效建设的目的。
4政策导向下美丽乡村规划实践分析——以蒙花布村为例
4.1美丽乡村规划特点
由于美丽乡村规划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规划,因此仅从对比和阐述上来理解不一定会有充分的的认知。美丽乡村规划的特点,有“规划落地(可实施)”、“村民自治(可管理)”、“推广示范(可推广)”。蒙花布村的美丽乡村规划同样体现这三个特点。
4.2.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
蒙花布村的自然环境良好,四面环水中间是山,村子的上下两片就坐落在山水之间。村子的上片和下片均有果林、沙滩和山水景观,景观基础较为原生态,并且村子内部没有工业。破坏少、污染小,使得蒙花布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自然基础。同时,村子之所以良好的自然景观没有被破坏,一部分原因也是蒙花布村经济发展劲力不足的结果。
依据村子的现状,在考虑不仅保留村子的美丽自然景观,又带动村子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打造“精品旅游”的发展方向,利用现有民居改造成为农家乐,打造迎宾花田、阳光沙滩、古榄林、竹林、标准示范农田、瓜果采摘园等精品旅游项目,将生态基础经济化,将绿水青山变成村民能实实在在得到益处的宝藏。
根据村子现状,规划将规划范围中部山体为生态背景,以成片的果林为生态斑块,延续原有村落的格局,优化各项用地布局。以环村路和环村绿道为主要沟通联系途径,串联村上下片生活区和各建设项目。根据各要素的情况,规划形成“一环绕山、一道登高、两片呼应、多点串联”的规划结构。
一环绕山:依托上片现状绿道,规划建设环村绿道,环绕规划范围内中部山体。
一道登高:继续推进登山步行栈道的建设,为登高观景提供途径和平台。
两片呼应:完善上下片的各项设施和环境整治建设,成为蒙花布村相互映衬的两核心区域。
多点串联:迎宾花田、阳光沙滩、古榄林、竹林、标准示范农田、瓜果采摘园等精品旅游项目亮点通过绿道串联。为乡村旅游提供很好的载体。
在这个方案中,把蒙花布村分为上片和下片进行规划,规划项目见图。结合地形,上片有迎宾花田、祠堂建筑立面整饰、卫生站、中间塘垂钓小游园、农家乐饭店、历史建筑立面整饰等项目,下片有园岭山景亭、登山栈道、休闲文化广场、蒙花园、瓜果采摘园、环村绿道、阳光沙滩、示范农田、建筑材料堆放场等等项目。
4.3结合现状的合理拆建
近期需要拆除的泥砖房19栋,占地面积约457平方米,具体数据还需经村社核实,并经国土房管部门、镇政府核定。
现状的村民房屋蒙花布村虽然近几年进行过建筑整治和新建,但对建筑的改造力度不大,表现在没有统一规划建筑色调风格、建筑饰面材料较差或者未进行设计协调等方面。建筑立面形式各异,外墙有涂料、面砖、素混凝土或者没有饰面。传统坡屋顶建筑没能进行修缮和整治,部分新建建筑没考虑与周遍现状建筑风格的协调。
因此,该次规划的整饰部分,着重对一些成排的建筑进行,包括祠堂、下片池塘前整排建筑、以及二社池塘前整排建筑。拆除的房屋多是土房以及乱搭乱建的房屋,而因国土规划没有新增建设用地,因此建设方面不建新村。
蒙花布村规划总平面图
蒙花布下片连排建筑整治图
这一排建筑是在蒙花布村下片的一排门面建筑。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建筑立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墙面色彩不统一,有砖墙有白灰墙;整体没有一个统一的色彩;很多房屋看起来比较破旧,门窗需要修缮等等。规划在不拆不建的基础上,对整个一排建筑的立面做了如下修缮:统一风格,将除了祠堂外的平屋顶改造为坡屋顶;门窗修固、整体立面贴青砖,加踢脚线,并将架空电线改为地面铺设。具体项目位置如图所标。
蒙花布上片祠堂整治图
这一排祠堂建筑,是在蒙花布村上片。针对房屋现有的看起来破旧、不整洁的问题,整治目的为统一风格,修缮破旧立面。整治内容包括屋顶修缮、门窗更换、贴青面砖、加踢脚线、门窗上漆修固等等,具体项目位置如图所标。
蒙花布下片二社塘前连排建筑整治图
这一排建筑是下片二社塘前的一排建筑。这一排建筑问题比较多,除了立面需要整饰的问题,还有需要拆除的破旧土房。主要的整饰项目有:屋檐修缮,将伸出的水泥屋檐整为坡屋檐;平屋顶改坡屋顶;整体贴青砖,加踢脚线;架空电线铺入地下;拆除临时建筑等。
4.4实事求是的投资估算
为了能够保证规划的各项都能够按计划落地实施,该规划对每一项将要实施的项目都进行了投资估算。项目投资分了四个大项26个小项,四个大项分别为1基础设施完善;2村民住宅;3农田整理;4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包括“七化工程”、公共服务“五个一”工程;村民住宅项目包括泥砖房拆除和建筑立面整饰工程,农田整理包括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包括乡村旅游发展项目9个。所有项目总预算投资1801.6万元,预计除了环村主干道建设外,在2015年全部完工。
4.5村民意愿的综合反馈
一个规划要落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得到村民的认可。得到村民的认可,需要真正从村民的需求出发,解决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次规划中村民意见的整合使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在问卷统计数据中,大多数村民认为本村最大的资本是自然资源环境好,非常希望能够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得到有关于旅游知识的培训。但是遇到的问题是,本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留居者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发展活力不足。因此,在规划中与村民的意见相协调,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以增加农民收入。
5 结论和讨论
经过前文的分析及用蒙花布村这个案例地的实践分析,本文总结美丽乡村规划有以下特色和价值:1、突出“美丽”。美丽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词,这里的美丽不只是指村庄形象美丽,而且还指在其中生活的村民的幸福。2、以村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村政府。规划各种农业观光游玩景点、组织村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培训、进行建筑立面的整饰,都是为了能够让村民更好地更快地收获利益,以村民增收为目标。3、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是新农村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伸,在新的时代和现状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担任着综合以前几轮规划可用之处和解决前几轮规划出现的问题的责任。4、在研究的角度,是可以作为一种较为新的、综合性和目的性都较强的规划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戴帅,陆化普,程颖.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0(001):16-20.
[2]黄懿.城郊农村地区整体空间规划方法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18(5):56-60,33.
[4]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5]张京祥,陆枭麟.协奏还是变奏: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检讨[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1):12-15.
[6]章莉莉,陈晓华,储金龙.我国乡村空间规划研究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10,6:024.
论文作者:梁前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乡村论文; 美丽论文; 花布论文; 建筑论文; 村民论文; 新农村论文; 下片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