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清[1]2003年在《雷达器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深入分析雷达器材管理现状的基础之上,为解决我军雷达器材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流程不规范、管理信息不准确等问题,首先采用ERP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雷达器材管理的方法、流程及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和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形成了雷达器材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及措施应用于雷达器材管理实际中,提出并建立了雷达器材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具体的功能模块;分析并研究了系统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包括系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雷达器材管理信息化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如货位号管理和条码管理等等;研究、开发了雷达器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之应用于雷达器材的实际管理工作中,从而对系统功能和管理流程进行了验证。雷达器材管理的实践有力地证明所研制系统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及高效性。
丁琪[2]2006年在《军用器材包装管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我军器材包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器材的失效机理和包装模式,完成了武器雷达器材编码模型设计,设计了器材包装模式分析系统,研究了集装策略中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将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理论和有关技术应用到我军器材包装管理中,研究、设计了军用器材包装管理系统,提出了器材包装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深入研究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最后,针对我军雷达器材管理的应用需求,建立了器材包装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际均验证了器材包装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霍霄华[3]2002年在《现代物流在后方仓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析我军后方仓库物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现代物流的理论和有关技术应用到我军后方仓库物资管理中,研究、设计了面向我军后方仓库的军用物资物流管理系统,提出了后方仓库物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深入研究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完成了武器雷达器材编码模型设计,提出了货位号化管理的思想和货位号编排的方法,设计了针对后方仓库物资库存和保障供应的物流审计与控制系统,研究了运输策略中最优化路径问题求解方法。最后,针对我军武器雷达器材管理的应用需求,首次建立了武器雷达综合业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地将军区及仓库军用物资管理业务工作统一到同一操作平台上,从而对我军武器器材管理业务进行了规范化。理论与实际均验证了基于物流的后方仓库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实现“保障有力”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潘锐[4]2003年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军队后勤保障工作千条万条,运输是第一条。”这是我军80多年战斗历程的经验总结。在新的21世纪的今天,我军要想成为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军队,首先要实现后勤运输现代化。集装箱运输是代表当今世界物资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军应如何适应这种日益发展的集装箱运输需要? 本文在对我军现行物资运输管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模式,建立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信息网络结构;根据目前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结合军用物资的类别,界定了军用适箱物资的种类,建立了军用适箱物资运量的组合预测模型,应用预测模型对我军某集团军年适箱物资运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提出了军用集装箱运输效益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化理论,建立了军用集装箱运输资金分配的两层优化模型;依据基于信息技术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模式,设计了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并在此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的运行模拟。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小结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黎定江[5]2009年在《基于WEB的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对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衡量军队建设质量的标准和军队战斗力的高低,打赢战争特别是现代条件下高技术的局部战争,主要取决于军队拥有的信息优势。就武警部队而言,实现军事训练信息管理是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一个基于WEB网络服务的军事训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武警部队信息建设的迫切任务。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武警部队军事训练工作实际、目前部队已有的网络结构以及武警部队训练实际需要,利用ASP.NET技术和B/S架构技术及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实现了Web页面上对武警军事训练信息的综合管理。该系统主要由网上学习、模拟训练、考核评价、训练档案及器材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组成。还针对军队系统安全保密要求高的特点,考虑到系统各个层面的安全,研究确立了系统安全措施。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下一步开发所要注意的问题。本系统符合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能够满足当前部队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与实际需求和设计目标相符。
赵帆[6]2010年在《基于RFID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作为物流信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仓储管理信息化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同时,计算机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库存管理及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现代库存管理涉及大量各类型的产品,同时对应的业务和结构比较复杂,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非常高。如何建立合适的库存量,既减少库存成本,又不影响正常的产品生产和对客户的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如何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库存,已是企业管理者改善和优化供应链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RFID技术的特性与优势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来满足当前库存管理的需要。本文首先对RFID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探讨,对RFID技术的定义、特征、组成及相关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对RFID技术与EPC系统和条形码技术以及与其它自动识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其次结合库存管理理论和现代库存管理,对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库存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最后,本文选取了解放军某器材库存管理系统中的战储保障方舱为实际案例,对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方舱的库存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该库存管理系统在战储保障方舱中的应用将大大缩短战备物资器材的出入库时间,为快速、准确、安全的保障应急作战需要提供了硬件保障,为快速实现叁军联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战备物资的及时登统计可有效的对物资的库存情况进行清查、收旧或处理,可减少物资积压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也可使有限的财力用在必须的军事投资上。还可以减少兵力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兵员浪费,为军队结构调整提供裁员平台。同时,希望本文的探讨研究能对今后研究射频识别技术在库存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玉良[7]2010年在《基于B/S架构的卫星网络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适应空间通信链路和卫星节点实体误码率高、延迟高、动态拓扑、承载业务多样等的特性,实现对于卫星网络设备和卫星节点的可靠和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传统的基于地面测控站方式的卫星网络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卫星网络管理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对基于B/S架构卫星网络管理技术展开研究。本文在分析基于B/S架构的卫星网络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空间环境、空间通信链路要求的卫星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组织模型采用管理者(Manager) ---被管代理(Agent)的管理模式,管理者由卫星网管中心充当,被管代理由卫星节点充当;通信模型在组织模型的基础上,基于SNMP协议扩展设计了包括六个卫星管理域生成原语、关键操作确认原语等的卫星网管协议,用于保障卫星信息网络进行正常数据通信;信息模型则利用SMI宏定义机制对卫星信息网络和星上代理的被管对象进行抽象和描述,建立包括六个信息组的卫星管理信息数据库;在通信模型和信息模型提供的通信和信息基础上,功能模型对卫星网管的管理功能集合进行扩展并进一步利用运用UML的一些方法,通过用例图、顺序图等图形的方式来描述卫星网络管理功能域的构成,并对具体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的用例图和顺序图进行详细的论述。在实现阶段采用基于B/S模式的包括客户端、web层、逻辑层、数据层的四层软件结构,实现基于B/S架构的卫星网络管理系统。其中,web层和逻辑业务层是关键,web层负责响应客户端的操作请求,并通过servlet控制器将操作请求转发给业务逻辑层的EJB逻辑组件,并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而业务逻辑层则负责接收web层转发的操作请求,执行逻辑处理任务并从数据层存取数据,其业务逻辑组件主要包括故障管理EJB、性能管理EJB、配置管理EJB。本文最后部分建立基于B/S架构的卫星网络管理的仿真环境,仿真实现故障管理、性能告警、系统参数查询、性能分析等卫星网管功能。
曹振华[8]2013年在《雷达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雷达装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的需求,提出了雷达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业务流程、软件架构、软件模块功能等,该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提高雷达保障效率、实现保障的自主化和智能化、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佚名[9]2005年在《计算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文中认为1710 计算技术与计算机科学0508858面向对象程序回归测试的修改影响分析[刊,中]/谭晓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70-73(C)程序被修改后,要保证程序能正常运行并且修改不能给程序质量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回归测试是必要的。为了减少测试的时间和成本,应该只需对程序修改所影响部分进行重测,修改影响分析就是一个鉴别出程序修改影响部分的过程。根据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本文提出一个修改影响分析方法。参5
杨世木[10]2010年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拥有、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对信息资源建设高度重视。体育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已经非常广泛地应用于体育领域。然而,相对于我国广大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我国体育信息资源仍然是稀缺的,另一方面,我国体育信息资源的配置缺乏合理性。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信息资源的特性及其优化配置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深化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内容,丰富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于提高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体育信息资源的特性入手,分析了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体育信息资源的配置模式、配置体系和配置策略,探讨了体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的涵义及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战略目标。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揭示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和方法,以便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综观全文,结论如下:第一、体育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非均衡性、公共物品性、公开性、可塑性、增值性、地域性和选择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体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影响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体育信息资源配置主体、体育信息用户、体育信息传输系统和体育信息资源配置宏观环境。第叁、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提高和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具体体现在配置效率和社会公平两方面。第四、由于我国体育信息资源多数偏重于公共性,因此我国目前的体育信息资源配置应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互动配置模式”。第五、体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构建方法应与体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互动配置模式”相一致,因此,在构建体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时应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纯公益型构建方式”和“以公益性为基础的市场引导型构建方式”这两种构建方法。第六、体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几种运行机制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同体育信息资源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与有效利用。第七、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策略应从配置主体、体育信息用户、体育信息运输系统和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环境等四方面去考虑。第八、理解体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的内涵应从配置主体的效益方面和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去分析理解。第九、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有两个: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优化配置体育信息资源;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宏观调控体育信息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 雷达器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研究[D]. 袁长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3
[2]. 军用器材包装管理技术研究[D]. 丁琪.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3]. 现代物流在后方仓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霍霄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4]. 基于信息技术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研究[D]. 潘锐.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5]. 基于WEB的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D]. 黎定江.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6]. 基于RFID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 赵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7]. 基于B/S架构的卫星网络管理技术研究[D]. 武玉良. 沈阳理工大学. 2010
[8]. 雷达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研究[J]. 曹振华. 现代雷达. 2013
[9]. 计算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J]. 佚名. 电子科技文摘. 2005
[10]. 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 杨世木. 上海体育学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