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第二住院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比较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缺铁性贫血患者Hb、RBC、MCV 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RDW 和 MCH 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两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MCV 、MCH在诊断缺铁性贫血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缺铁性贫血;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5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7-8231(2018)09-0046-02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减少甚至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1]。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失血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通过对血常规检测的简易分析而又快速地对缺铁性贫血做出诊断,提高工作的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0例贫血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2.5±2.5岁。同时收集健康体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30.5±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在清晨空腹下进行血常规检测,采受检者静脉血标本3~4ml。EDTA-K2抗凝管处理,室温2h内放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检验人员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1.3 检验指标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数据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对二组受检者各项血常规指标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Hb(63.9±1.5)g/L,RBC(3.07±0.32)×1012/L,MCHC(345.2±13.8)g/L,MCV(64.2±4.2)FL,RDW(18.8±4.2)%,MCH(33.8±3.5)pg。健康志愿者50例,Hb(131.9±2.8)g/L,RBC(4.32±0.49)×1012/L,MCHC(342.5±12.5)g/L,MCV(88.5±6.3)FL,RDW(13.2±6.3)%,MCH(23.5±2.1)pg。缺铁性贫血患者的 Hb、RBC、MCV 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RDW和MCH 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当体内储存铁被耗竭后所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缺铁性贫血必须具备贫血及明确的缺铁证据,有必要关注发生缺铁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变化。任何引起体内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失血、需铁增加而补充不足均可导致体内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出现低色素性小细胞贫血,因此种贫血是缺铁所致,故称缺铁性贫血[2]。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程度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其原理是红细胞通过仪器内计数小孔时,因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得到一个相应大小的脉冲,脉冲信号经仪器内计算机的统计处理而得RDW值。RDW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值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或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值的标准差来表示。RDW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其红细胞形态学特点的不同,Bassman提出了按MCV、RDW两项参数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法,把表中的正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中每一类又细分为均一性(RDW正常)、不均一性贫血(RDW增大)[3]。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缺铁性贫血患者RDW增大,尤其是在缺铁早期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RDW即有增大是早期缺铁的指征;MCV减小时,RDW增大更显著。当给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将比给药前更大,以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如治疗后贫血已得到纠正,但RDW仍未降至正常水平,可能反映体内铁尚未完全补足。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和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缺铁性贫血RDW增大,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多 RDW正常。MCV正常和网织红细胞升高影响了对缺铁性贫血的判断。未经治疗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平均常数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改变[4]。当补充铁剂后,骨髓生成释放更多的新生红细胞,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加。网织红细胞和新生红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因而电子细胞计数仪检测的MCV加大。再者,对血小板增高的理解停留于检验表象。伴有活动性出血的缺铁性贫血经常表观为血小板增高,一般增高不甚明显,常不需特殊处理。本例患者虽然白细胞、血小板增高,但缺乏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其他特征,尤其不能解释严重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和骨髓增生性贫血,也不能解释血清铁蛋白明显降低。因而,血小板增高不能除外为继发性增多,应用羟基脲治疗既无必要也不恰当。
【参考文献】
[1]田丰.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及意义研究[J]. 临床研究,2016,24(2):80-81.
[2]孙秀山.血常规检测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30):60-60.
[3]郭奇志.血常规在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34-635.
[4]张桂梅.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9):107-108.
论文作者:王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性贫血论文; 缺铁论文; 红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血常规论文; 志愿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