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 710054
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使建筑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成为建筑行业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从多个方面,就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混凝土是各大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因其土具备抗压性且黏结度高,所以在建筑工程中会使用到大量混凝土。这项技术的好坏影响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因此不仅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还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完善,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提升工程质量。
1 混凝土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特点
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是通过将砂石、凝胶材料与水进行一定比例的配比、搅拌、融合之后,得到的水泥制混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并且可塑性强,保持较为持久,通过将混凝土浇筑在钢筋中,可以有效增强钢筋的强度,实现钢筋支撑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起到较好的抗震效果。但是,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浇筑质量不合格以及出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都将对建筑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鉴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有着直接影响,现实施工所用的水泥材料必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水化热系数小的。并且也要注意对水泥用量施以严格管控,降低材料成本,或者根据需要合理增添粉煤灰等,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混凝土配制所用的粗骨料应优选那些质量好、强度高且粒径大的,并加强粗骨料中毒害物质的检测工作,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情况,保障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问题。而就所用的细骨料而言,则应在满足泵送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优选细砂或中砂,并对水泥用量严格把控,降低材料成本投入,提高工程最终的经济效益。另外,也必须注意提高混凝土同龄阶段的抗拉性能,为此,可以适度的增添外加剂,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确保水灰配比的科学性,提高土木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
2.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若想使得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要对配合比予以有效管控,确保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砂骨料均是适量的,材料的性能、强度要达到要求,配置顺序也不能发生错误。具体来说,水泥、水的实际用量必须要控制到位,避免发生水化热,这样也可使得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大幅降低。要做好水泥用量试验工作,将最佳的配合比予以明确。除此以外,抗压、抗拉以及应力等方面的测试也必须要做到位,这样除了能够寻找到最为合适的配比,相关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在配合比得到明确后,水泥的实际用量也就能够予以确定。在水泥凝结后,发生收缩变形的概率是较大的,如果未能有效处理的话,裂缝就难以避免。
2.3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①全面分层,主要是针对大面积浇筑工程项目,使混凝土以逐层方式进行浇筑,第一层进行均匀铺层后,再接着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反复进行,以完成所有的浇筑工作。在进行全面浇筑时,为保证工程结构平面规模合适,可以先从短面或者中间推进,实现浇筑平面均匀。②分层分段浇筑,主要是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项目中,先将工程项目浇筑工作进行分层整合,从最底层进行,一定距离之后再开始第二层,直至工作完成。这种浇筑技术在应用时应当对每一层面之间距离合理性准确控制并实现每一个角落位置都浇筑到避免遗漏。③自上而下浇筑技术,楼体结构中常用的浇筑方法,不过相对复杂,需要保证楼梯面在结合处不留缝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浇筑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方案顺序进行,依照具体流程,先进行墙体浇筑,再进行墙内浇筑,而且过程中最好连贯性完成,中间避免间断。由于浇筑过程工作较为复杂,所以除上述三种方式之外,还要结合条形、阶梯状等多种施工方法搭配,减少单独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影响。
2.4适度振捣
混凝土振捣操作分为机器操作和人工操作,该技术是混凝土浇筑工作后进行的工序,振捣工作能使混凝土中的各种集料分布均匀,通过力量传导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将混凝土在模板中完全填充,提高密度。如:某工地为确保整体工程的均匀程度,在混凝土进行机器振捣后再用人工振捣进行辅助,工民为保障两层混凝土间没有裂缝,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操作。插入时要注意快速插入以免带入空气,缓慢拔出防止破坏结构的细节,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2.5加强施工中温度的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混凝土进行保养,同时如果夏季的天气特别炎热,还需要做好保湿的工作,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太阳直射,如果施工的时间是在冬季,那么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保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好温度,在降温的时候进行覆盖。这样就不会因为温度的问题而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保养工作,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拆模,可以防止温度的变化所造成的一些影响。还需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管理,一般都选择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及时的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最后在施工进行的时候,也要对施工的顺序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浇筑的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均匀的铺开,有效的防止堆积的问题。
2.6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环境变化、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针对上述问题,应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予以解决。后浇带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施工工序、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在混凝土结构划分过程中,应妥善进行区段拆分,依据其长度和范围进行细化区分。此外,应将施工缝进行合理的组合施工,尽可能的缩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差,且在后续施工中,应通过后浇带的浇筑将大体积混凝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确保混凝土的抗拉伸性及结构韧性达标。通常情况下,后浇带施工大约在混凝土浇筑的 40d 后开始,在浇筑前应妥善凿毛处置后浇带接触面并保证接触面的清洁和湿润。值得注意的是,在操作时后浇带施工容易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气温较低时实施后浇带的浇筑,以防混凝土“热胀冷缩”现场影响施工效果。
2.7 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
关于裂缝问题最容易出现的阶段,就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阶段,养护工作如果在时间的把握和养护方法的选择上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养护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养护工作开展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当严格按照养护工作开展的要求,在具体的养护工作流程上严格执行操作,并着重在影响养护工作开展效果的温度因素、气象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角度上提高监测和控制力度,必要时应用数据计算的方法,建立混凝土应力和裂缝成因的分析模型,用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来支持养护工作的开展。
结语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只有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把握好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有效增强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裂缝等问题,才能切实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 波.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运用问题研究[J].居舍,2019(16):73.
[2]徐 琦.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48-49.
[3]蒙修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1):153,155.
论文作者:张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水泥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