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标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整合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这无疑是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加大了难度,同时也强化并具体了体育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任务,还要承担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大任务。
为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密切联系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在学校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学习的压力下体育无疑成了“香馍馍”。学生的活动除了课间活动就是体育了,学生对体育活动需求欲很强,从上课的氛围中可以得到答案。可是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很有意见,包括对项目的选择上、对动作的深浅上、对上课的态度上等等,所以有必要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进行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它不是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共同模式和个性差异,遵循其中的规律,合理设计体育教育活动。
如何达到优质效果?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教学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哪些?
下面我们有针对性地实际讲讲: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所谓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表现在生理上,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顺序;表现在心理上,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形象记忆到抽象逻辑记忆,由喜怒哀乐等一般的情绪反应到高级的理智感、美感。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前后顺序不可变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入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跳远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步,避免偏离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基础。在具体实践中,要因势利导,顺应学生接受信息的规律,一步步引导,形成片面感知,一步步提升与全面总结,继而形成理性认知,实现有效教学,同时让学生一步步有序成长。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如:小学的学生我们教学时要采用活泼的教学素材,尤其在游戏的选择上,要多游戏少讲解,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初中的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以学习技术为主的教学素材,从而让其养成体育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看到这种阶段性是相对的。
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做不同速度的推铅球示范,让学生去比较,给学生以启示。此时学生思维活跃,他们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认识到出手速度对推铅球成绩的影响。学生对推铅球的这种认识、理解到最后得出结论并运用于实践,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如,快速跑教材中的步频与步长概念的建立与掌握的教学,若采用发展速度的一般练习,则显得单调与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以不同速度跑不同间距(踏标志跑)的练习方法,就能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调整步频与步长时获得不同的本体感觉,通过分析和归纳,获得跑的基础知识。教学中,面对单调枯燥的教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能激起学生的思维联想,使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差异,在同一阶段,不同的个体也有所差异。首先这与一定的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其次,也与学校体育的条件有关。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问题,力求让每个孩子有所学、有所收获。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不同的个体感受到教师相同的关爱,每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会因为技术不好等因素就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被疏离甚至被抛弃。
3.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教师要针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教学实践,力求最大化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初中体育课堂要求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引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教授技术。如:能力强的学生除了纵向学习外,横向也要加深,让学生吃透;能力稍差的学生教授基本技术之外,练习一些辅助动作,帮助练习。
总之,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运动诉求。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处在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采用适当的体育教育方式,在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的前提下,安排恰当的体育教育内容,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最优教学目标。
论文作者:姜颖颖 王鹏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学生论文; 身心论文; 青少年论文; 体育论文; 教师论文; 步长论文; 阶段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