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张丽华

张丽华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术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分别为(43.65 2.35)分、(42.12 2.36)分,依次低于对照组的(59.10 2.23)分、(57.43 2.78)分;同时观察组的脉搏、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以及脉搏、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全期护理;手术患者;围术期

前言

随着人们对手术期间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服务不再仅限于术中和术后,而是要求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均需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为患者提供亲情式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呵护,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1-2]。我院的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了全期护理,并对其做了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实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19~85岁,平均(50.10 12.33)岁。对照组2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18~85岁,平均(50.51 12.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术前大致告知患者手术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告知患者预后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该组患者实行全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以下几点。

1.2.1术前护理

大多患者在实行手术前均会出现恐惧、焦虑的不良心理,此时手术室护士应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多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患者的手术相关知识,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放松身心配合治疗。

1.2.2术中护理

在进入手术室后患者情绪会逐渐紧张,此时手术室护士应握住患者的手,给予患者支持;还应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给以患者关心和鼓励,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术中,应尽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注意尊重患者;同时应与患者进行持续的沟通,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手术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

术后,应对全麻复苏期患者进行相应的束缚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躁动而发生坠床摔伤情况。患者清醒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信息,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之后应告知患者饮食、运动、心理、保持手术创口干燥等方面的预后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脉搏、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量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出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各项生理指标

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为(18.33 2.45)次/min,低于对照的(22.98 2.5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3);观察组脉搏频率为(78.10 3.45)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5.10 3.4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35);观察组收缩压为(16.55 1.22)kPa,低于对照组的(18.16 2.1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05);观察组舒张压为(10.23 1.23)kPa,低于对照组的(11.98 1.8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26)。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围术期全期护理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为患者提供全方面、持续性的护理服务,以减轻患者面对手术的心理负担,使其放松身心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加快病情恢复[4-5]。有研究表明,围术期全期护理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大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

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了全期护理后,患者的SDS评分为(43.65 2.35)分,低于对照组的(59.10 2.23)分;SAS评分为(42.12 2.36)分,低于对照组的(57.43 2.78);同时观察组的脉搏、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全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以及脉搏、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樊红霞,严虹霞.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15-316.

[2]曾小情.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63-64.

[3]陈清华,金晓英.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07):912-913.

[4]张秀华,刘丽,王惠琴等.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2):3231-3232.

[5]王秀英,葛永春.手术室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08):735-736.

论文作者:张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张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