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建议阐释论文_江琦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建议阐释论文_江琦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文章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

1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二次系统。大体上可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智能化

这是智能变电站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借助非常规互感器进行电压及电流等电气量的采集,与传统变电站的冗余装置相比,信息量更大、内容也更加丰富。二是设备操作。电子互感器及各类智能设备的运用,可独立采集相关的运行数据,有助于及早发现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与故障问题,同时自动检测设备的运用,可对缺陷进行报告,从而为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1.2状态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视通常会涉及到整个系统,所以要将其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二次系统的状态检修难度。而通过对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及IED装置故障信息的获取,可对智能变电站中的所有单元进行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状态检修,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维护工作量,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1.3分层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被分成站控层、间隔层及过程层三个层次,工业以太网、软件复用、XML等技术的应用,使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及数据信息的传输实时性获得大幅度提升,为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互通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建议

为确保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当对其运行维护与管理予以重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2.1巡视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巡视管理是运行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根据相关的巡检制度执行。变电站内所有智能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应当由相关运行单位全权负责,严格按设备的巡视周期开展工作;专业巡检则应由检修维护单位负责,主要项目及要点如下:

2.1.1光学互感器。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看是否完整,有无明显的损坏情况;对光缆的接头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脱落或断裂的现象,并对光学互感器的电气单元进行检查,看接地是否良好;对控制电源空气开关进行检查,看能否正常投入;当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后台机与合并单元电信号进行检查,看输出是否稳定;对防爆膜进行检查,看有无明显的破裂现象;当巡检工作涉及保护回路时,应在检查前,向调度申请将保护压板退出,如有必要应暂时性停用相关的保护装置。

2.1.2合并单元。对装置面板进行检查,看所有指示灯的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报警灯指示;对装置的电源进行检查,看能否正常投入,有无跳闸的现象;对光纤接口进行检查,看有无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外绝缘有无破损。

2.1.3智能组件。对后台机保护功能、出口以及装置的压板进行检查,看投退状态是否正确,电流、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显示值是否正常,与保护装置的显示是否相符,有无异常的报文等;对智能终端、自动装置以及网络交换机的的各种指示灯进行检查,看通讯状态是否正常;对室外智能终端箱进行检查,看密封是否良好,有无进水受潮的情况,检查箱内的温湿度控制器,看其工作是否正常;对光纤接头进行检查,看连接是否可靠,光纤有无弯折或是破损的情况,备用芯防尘帽的密封是否良好,有无破裂或脱落的现象;对交直流空气开关进行检查,看位置是否正确,回路压板的投退与运行状态是否和调度要求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切换与试验管理

智能变电站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定期的切换管理,由于变电站内装有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因此,不需要对避雷器的动作次数及泄漏电流等进行抄录,但应当在每个月的月末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分析,并与现场的实际数值进行核对,看有无出入,若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则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处理;蓄电池带有自动采集装置,无需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测量,只需要在每个季度对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及现场实际数值进行核对即可。

2.3缺陷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缺陷管理是运行维护的关键环节,必须依据相关的制度执行。大体上可将智能设备的缺陷按程度划分为以下三类,即一般、严重和危急,其中一般缺陷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比较轻微,只需要在定期检修时加以处理即可,而严重缺陷和危急缺陷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程度较大,必须予以重视。

2.3.1严重缺陷。智能变电站中智能设备的严重缺陷包括如下内容:一是GOOSE断链,该缺陷对保护功能不会造成影响;二是接线端子严重锈蚀,发现该缺陷时,应当及时对接线端子进行更换;三是装有智能组件的户外端子箱温度控制装置发生故障,当该装置出现故障后,无法对端子箱进行实时控温,可能会导致智能组件温度过高损坏的情况发生;四是测控装置接收合并单元的数据发生异常,该缺陷会引起测控装置的运行异常。

2.3.2危急缺陷。智能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相对较多,一旦智能设备出现危急缺陷,将会对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比较常见的危急缺陷包括:电子互感器故障、合并单元故障、保护开关异常变位、保护装置非正常退出、装置闭锁、智能终端故障等等。当上述危急缺陷发生后,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问题,使智能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4顺控操作管理

这种操作方式是智能变电站独有的一种模式,它的运用不但大幅度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出错率,而且还使操作效率获得进一步提升。在智能变电站中,顺控操作方式主要被用于倒闸操作当中,具体是指由站内的智能设备代替现场操作人员,自动完成设备从运行到冷备用到热备用再到运行的操作流程,在上述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只需要选择一条顺控命令即可完成,由此使得操作失误风险大幅度降低,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智能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2.4.1顺控操作票管理。智能变电站应当按照智能设备的接线情况及相关的操作步骤,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操作票,并将之固化于系统当中,可采用分层显示的方式,即底层和显示层。同时应对固化于系统当中的顺控操作票进行定期审核,在无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可每间隔2年进行一次。

2.4.2中断处理。在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应当先排除中断顺控操作的原因之后,再继续进行顺控操作,如果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并且无法立即排除故障时,应由运行操作人员在现场继续进行顺控操作。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运行稳定与否关系重大。为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及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智能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以此类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炜.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64-66.

[2]魏东梅.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J].科技传播,2016(4):43-45.

[3]王冬霞,纪陵,檀庭方,王涛.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电技术,2016(8):76-77.

[4]宗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子制作,2016(10):102-103.

[5]韩丰.基于智能变电站特点下的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123-124.

论文作者:江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建议阐释论文_江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