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不定词+都”的扩域功能论文_牟振

“疑问不定词+都”的扩域功能论文_牟振

摘要:在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都”的学习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在探讨“疑问代词+都”所产生的扩域效果的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都”用于疑问句时,增加了答案的不确定性,让肯定和否定答案为真程度都相等,从而对说话人的概率都相等。只有当疑问句的不确定程度被加强时才可以有效,“都”的“扩域功能”实现了最优问句,因为“都”的候选项的集合扩大了,增加了原本可能性较低的一方的概率,从而增强了疑问语气。

关键词:都;扩地功能;信息论;对外汉语教学

吴平(2016)指出“都”的表义涉及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在语义层面,“都”关联的句法成分一定是复数量,此时“都”把这个复数量映射到全称量集合上。在语用层面,“都”关联的句法成分表单数义或类指义,此时“都”的作用是把句法成分映射到人的主观性多元素集合上,所表示的是主观性多元素集合的极量义,并由此产生说话人的语气。“都”的语义和语用属性,使其与“疑问代词”结合是可以产生“扩域”的效果。

Kadmon(1993)指出扩域论指的是拓宽语境所建立的量化域,从默认的集合,扩大到可能的或者虚拟的集合。例如集合A原本包含{a、b、c}三个要素,扩域后则包含{a、b、c、d}四个要素。例如下列两句:

1a.蔬菜都能吃。

1b.任何蔬菜都能吃。

其中任何蔬菜变把“蔬菜”这一集合中的边界成员也纳入进来,包含一些已经变质的、腐烂的不适合再吃的蔬菜。讲话人为了增强语气,让"都"把疑问代词偏指的那些本不太可能属于集合的例外事例也纳入到集合中,扩大了NP集合的范围,表示不仅窄域(通常易被人们联系到的NP)中没有例外,而且扩域中也没有例外。由于扩域纳入了更多的反例,命题为真的先验累计概率被降低,命题最容易被证伪。但若这个易被证伪的命题成立,那么人们可以从先验累计概率极低的事件衍推先验累计概率较大的事件很可能会发生。扩域的信息大于窄域的信息,同时体现了难以置信、也中不满、不屑一顾等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扩域是强化语气的重要形式,但强化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不一定通过扩域。学界对于语气加强这一问题的探讨鲜有学者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扩域和信息论却可以进行完美的结合,前文指出扩域是通过扩大范畴成员,加强语气,加强信息,排除了窄域和宽域的不确定性,而信息论则是通过排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计算信息量。扩充范畴边界成员是加强语气的重要手段。

在疑问句中这一现象也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认识,问句的疑问语气源于对答案的不确定性,这也便意味着当说话人对于提问的内容的不确定性越高的时候,答案的疑问语气越强;反之,当说话人对提问的内容的不确定程度越低时,疑问语气越弱,当答案对于说话人呈现已知的状态时,问句便丧失疑问语气。例如下面的句子:

2a.你去不去吃饭?

2b.你到底去不去吃饭?

3a.你来不来看我?

3b.你到底来不来看我?

对比2a、3a和2b、3b可以明显发现,2a、3a相较于2b、3b的疑问语气明显下降,其对应的答案的不确定性亦是远低于2b、3b。这种解释便和“疑问代词+都的扩域功能”相一致,2a、3a在添加了“到底”之后,便趋近于极端情况,而在极端情况下的回答相较于非极端情况明显会增强答案的不确定性。例如说,如果一个女生简单地问她的男朋友去不去吃饭,对方很可能回答不吃,而当她说“你到底去不去吃饭?不然我们就分了吧”,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答案的不确定性明显的提高,从而加强了疑问语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李佳丽(2010)提及概率与信息量之间呈现着反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当概率越低时,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疑问代词+都”便是通过降低概率的发生率,从而增大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换言之,扩域是通过增强句子的信息度来表达小概率事件的。在"都"扩域功能的作用下,疑问代词指代那些先验累计概率极低的元素,即不太可能发生谓语事件的元素。"都"将这些可能性最小的、本来在集合边缘的元素纳入到集合中,作为最容易被证伪的命题放在语用尺度的极点上。若这个易被证伪的命题成立,那么人们衍推出先验累计概率较大的事件很可能会发生,从而表达附加的语用效果,如说话人难以置信、心中不满、不屑一顾等情绪。

在扩域的同时,应当注意讲话人和听话人的区分。扩域拉入了边界成员,相应地,也增加了命题错误的概率,对方只要找到一个反例,便可以驳斥你,例如“任何东西你都可以买”这个句子,听话人只要找到一个不可以买的物品,便可以驳斥你的观点,但与此同时,应注意到的是,只要有一个物品可以买,那么这个句子便符合条件了。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听话人和讲话人的任务是不同的,讲话人的要求是集合内所有成员皆为真,而听话人只要求集合内有一个成员为假。话人发出疑问句的目的在于检测答案,当一个答案绝对为真实,答案最有效,而当答案发生了偏差,其有效程度便大大折扣了。对于一个潜在答案,其分布则不同,当潜在答案的概率相等时,答案的有效程度最高,而如何使答案的概率分布更为均匀呢?那么便需要扩域,即将边界成员也纳入到疑问句中,增加答案的不确定程度。但应注意到的是扩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

4a.Have you been to The Bund?

4b.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Bund?

例如,如果问一个刚来到上海的人,或者一个外地的游客,我们可以使用4b这个句式,从而增强了答案的概率,因为当答案的否定回答和肯定回答概率居中时,对说话人最有用。因为增强了答案的概率,不可以通过先验概率来猜测。但如果问一个上海人,使用4b这个句子却会显得十分的奇怪,因为外滩作为上海的著名景点,上海的本地人大概率是去过的,这边降低了答案的概率,增大了可以用先验概率来猜测的准确度,反而降低了疑问语气。

因而可以发现,当都、any,ever用于疑问句时,是为了增加了答案的不确定性,让肯定和否定答案为真程度都相等,从而对说话人的概率都相等。这便如同我们在抓小偷一般,如果警察已然知道哪一位是小偷,那么他提问“你们谁是小偷?”这个问题便毫无意义,而当他觉得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小偷时,这样的提问最有效力。因而只有当疑问句的不确定程度被加强时才可以有效,从而实现了最优问句。再举一个例子,让我们对比“有人想去吃饭吗?”和“有任何人想去吃饭吗?”两个句子,第二个句子相较于第一个句子明显疑问语气更强,这是因为其候选项的集合扩大了,增加了找到一个一起吃饭的人的概率,从而增强了疑问语气。

综上,语言的使用也是一种策略,是发挥讲话人智能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语法来运作,这也是我们智力的体现,是一种博弈优选策略,用最经济的方法、最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说话。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给学生解释“都+疑问代词”所产生的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方婧. 虚指疑问不定词的负极性的双向优选解释[D].复旦大学,2014.

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蒋勇,祝克懿.负极词的曲言功能及其语用定位[J].外语教学与研巧,2009,(2):44-51.

蒋勇.基于信息论的极性词的梯级模型[J].外语学刊,2013(01):65-70.

李佳丽. 疑问不定词语的极性敏感特征探索[D].复旦大学,2010.

孙重阳. 疑问不定词极端义的关联论解释[D].复旦大学,2013.

吴平.“都”的语义与语用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16(01):29-41.

徐颂列.表总括的“都”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04):75-86

Jaynes, E. T.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Physical Review, Series II. 106(4):620–630.

Kadmon, N. & F. Landman. 1993. Any.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6: 353–422.

论文作者:牟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20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疑问不定词+都”的扩域功能论文_牟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