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电化教育中心 213100)
摘要:机电工程的安全问题是施工的重要基础,其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且安全管理较为复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问题显得异常重要。故本文着重探讨机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问题,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电工程;临时用电;安全
前言
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问题。只有保证临时用电安全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触电等危险事情地发生。施工现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重点突出,加强管理,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一、机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性
机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基本特性常表现为:裸露性、临时性、移动性、多变性、易损性以及环境复杂多样性。这些基本特性致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线路与设备出现多种不安全因素。极易引发电气设备与线路损坏等可能,造成失火、触电身亡等危险人身安全的问题。若施工人员未能及时辨别危险源,忽略了施工临时用电的防护工作将必定受到其危害。因此,施工现场需要根据临时用电的基本特征做好防护工作,既要满足正常施工所需,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施工危险源的种类与辨识方法
施工危险源的种类分为两种,一类危险源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如能量的释放,也就是爆炸或辐射等;第二类危险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中受到了约束导致设备破坏或失效等其他因素,如设备性能下降,爆炸导致设备损坏飞离设备本身砸到施工人员[1]。当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违背了操作准则致使发生意外事件;环境变化导致机械故障灯都是危险源的存在。
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直观经验法、安全检查表以及作业危险性评价法。直观经验法是目前最普遍的辨识危险源的方法,主要根据工作人员的相关经验,当看见裸露在外的电线时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否会发生漏电的可能。而安全检查表的方法要求将整个施工过程分为若干个单元格进行管理,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单元格进行临时用电的安全检查。而作业危险性评价法主要针对危险率的有关因素进行评判,估量该临时用电举措的危险概率为多少,进而考虑是否采取该临时用电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机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办法
(一)加强外电防护举措
由于机电工程施工现场受到场地的限制,其作业面十分靠近外高压线路,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很少采取严密的保护工作。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高压电的认识,采取有效举措避免在施工时受到电场影响导致意识错乱而坠落[2]。其次,在施工现场要根据其平面设计图纸将电源进线、总机电房以及配电安装等必须设备进行详细标注,将配电线路的走向、总配电箱的位置及开关的具体位置都要详细标注。绘制配电系统简图,对各配电线路的承载量进行计算,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和负荷,然后计算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通过二者计算负荷值的比较进行选择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组的容量。
(二)正确保护零线引出点
目前,机电工程的施工现场通常采用三相五线制,即根据市电的三相四线制加之专用的保护零线的装置而来,也就是PE线的引出问题。部分工地PE线从分配电箱的接地处引出,而有些工地从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侧引出,还有其他引出方式,然而以上PE线的引出方式都不符合正规操作要求。正确的零线引出方式是从工作接地或配电室的工作零线以及第一线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工作零线引出。
然而,众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零线引出点错误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问题,认为这只是小错误,不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其实不然,PE线的引出点若不正确,将影响到整个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问题。这主要与TN—S系统有关。TN—S系统的工作原理便是当发生碰壳时将发生事故的电流转化为短路电流,这样在电流回路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设立PE线使发生故障的电流回路阻力较小,而电流则比较大,保护工作的装置较比其他设备的动作效率较高。这样当发生电力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三)正确安装漏电保护器
部分施工现场都能够在总开关箱以及末级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然而其漏电保护器的参数常常不符合要求,即便安装也不能起到及时保护的作用。常见问题是末级电箱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选择过大或过小,过大将直接影响其保护功能的实际效益,而过小则导致频繁跳闸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漏电保护器要严格按照要求安装,首先不能影响施工现场正常工作,即无施工动作时电流不能小于电气线路或设备泄露电流最大值勤的两倍。其次,一旦发生漏电事件时,漏电保护装置需要迅速动作,起到保护的功能。也就是说当漏电发生时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时间不能大于0.1秒。
(四)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组织管理
施工单位与管理人员需要更正临时用电的观念,将临时一词摒弃,时刻牢记用电安全问题。严禁控制用电私自牵拉的现象,所有外电线路都必须遵照操作距离严格执行,若必要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个人用电安全。对于私自牵扯用电的现象,施工现场需要严格管理,按照统一规划与设计图纸,合理布局线路,正确埋设电线以及电缆等设备。其次,电缆要符合国家标准,埋地深度至少一米以上,才能有效保障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问题。同时,定期安排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检查标准落实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检查工作,督促施工现场负责人员对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加强施工人员对临时用电安全问题的重视。
结论:综上所述,机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具有相应的特点,在使用时要顾全大局,认真贯彻各项安全规范机制,加强安全管理与监督,确保机电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车丽颖.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4,(09):181.
[2]陈穗丰.对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243.
论文作者:鲁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危险源论文; 机电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保护器论文; 电流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