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土石方作业,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范围较大,土石方挖掘的体积也会比较大,在制造出大量的土石方之后,要进行存放和调配,这是施工必需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单位并不重视土石方的调配和应用工作,致使其出现一定的浪费,而且也给施工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土石方的调配和应用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给相关单位施工带来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应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施工的技术特点
1.1土石方施工广泛存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都是离不开土石方工程作业的,无论是大型水利建设还是中小型水电建设开发项目,都是需要积极筹措完成土石方施工调配的。土石方作业内容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主要的工程进度进展,并且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工程成本控制效果,其调配效果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决定着工程成本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1.2土石方工程量较大且具有施工难度
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电项目开发过程中,都相对应的有着一定的土石方作业量,这也是工程作业中所占比例较重,耗时较长、消耗较多的一个工程作业过程,面临着土石方作业环境下复杂的地质作业环境条件、地形地势的多样状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器械、人员、工程单位安排上的难度。
1.3环境将受到施工的明显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水电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土石方作业是直接导致环境状况变化的原因,其产生对环境的变化影响也最大,包括产生地表状况的改观、造成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水质污染、地质稳定性被破坏、水土流失、植被损坏、影响地表径流状况等一些问题。因此施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针对土石方作业的调配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土石方不合理操作的危害和影响
2.1造成环境污染
土石方存放在裸露的环境中之后,会引起尘土、扬沙等问题,给周围的环境和群众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这种问题如果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将会加重雾霾和沙漠化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而且,水利工程制造的土石方体积较大,不容易进行覆盖,长此以往必将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这种问题应当引起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除了会造成空气污染之外,还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这是因为大量的土石方堆放在自然环境中,在遇到雨水之后,会顺流而下,流到其他地方,如果流到河流中,会增加河流中的泥沙含量,造成河流污染,如果泥沙流入群众的农田中,会造成农田种植能力降低,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2运输过程产生的影响
土石方在运输的过程中,会造成噪音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会给群众的生活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一般运输的车辆是大型货车,这些车辆本身的噪音就非常大,而且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噪音问题会更加严重,会影响周围百米内群众的生活,而且,大量的土石方运输还会给道路带来破坏,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最终受害的仍是普通群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设计、施工等环节的不良影响
在调配和应用土石方时,应当对工作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做好设计,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影响水利工程正常施工,我国的施工单位在这一方面做的明显不够好,例如在土石方制造出来之后,会将其运送到其他建筑场所中,当自己的工作需要使用土石方时,会造成缺少问题,影响到自身工作的开展,这就是因为设计量不合理给施工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破坏周围的环境,这都是施工单位工作能力欠缺而引起的问题。在出现这些问题之后,施工单位还需要调配其他资金进行整改,进而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如果施工单位能够做好两者兼顾,施工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施工的效益也会有明显的改观。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的调配方法
3.1直接上坝法
直接上坝法是比较常用的土石方调配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土石方的处理包括多个步骤,由于用料较多,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可以采用直接上坝法,这是最为经济也是最为便捷的一种方法。当然,在开挖水利水电工程之前,需要考虑到开挖工程的具体情况,如果符合土石方直接上坝的需求的话,那么可以优先采用这种方法。同时要选择质量大小适宜,容易运输的土石方,从而减少运输成本,并且保证运输到的土石方都能够用到工程中,避免浪费。
3.2中转上坝法
中转上坝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对不符合直接上坝标准的土石方采取的一种调配方法,如果中转场存在多个的话,应该选择运输距离最小化和运输难度最易化的双重标准,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中转上坝的费用。
3.3料场开采法
料场开采法是针对于上述两种方法都不适用时,水利水电工程就需要采取土石方的料场开采法,这个方法的选择原则与中转上坝法相似,如果存在多个供料场地时,应该优先选择运输距离最小和运输难度最易的料场。
3.4土石方的中转和弃渣处理
土石方的使用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来进行合理安排,有时土石方调配的过快,就会产生很多等待使用的土石方,那么这些土石方就需要暂时存储在中转站,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很多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石方弃渣,这些弃渣就需要进行再处理,进行转卖或者是返回原地。
四、水利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应用要点
4.1提高土石方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制造出大量的土石方之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处理土石方,并提高土石方的利用效率。主要的方法就是加强与周边建设工程的联系,当其他建筑工程需要土石方时,水利工程的土石方可以运输到这些场所,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还可以支援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土石方可以让施工单位无偿使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土石方的利用率,在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避免出现土石方浪费的问题,使得土石方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4.2坚持绿色施工理念
在土石方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而且整个施工过程都会伴随着环境污染,污染的范围也比较广,施工单位应当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同时,提升环境保护能力,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施工单位要在工作中强化这种工作理念,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按照其中的规定严格执行,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支出,还能增加企业的收益,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保证。
4.3建立集中中转站
政府相关部门要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足够的帮助与支持,例如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一个土石方集中中转站,让中转站能够容纳土石方,在利用土石方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运输。土石方的中转和运输应当进行合理的规划,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计算能力,做好统筹规划,尽量将生产出的土石方全部应用,减少土石方的闲置。相关建设企业要取得使用中转站的资格,使用的过程一律免费,减少施工企业的成本顾虑,同时,要加强土石方的监管,避免其他企业违规使用土石方。这项工作需要政府投入较多的精力,要加强土石方中转站的监管,保证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石方的调配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要在充分考察水利水电工程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展开,选择最优化、最经济、最便捷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并做好质量保障及各项善后工作,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蒋顺才.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施工技术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6,21:92~93.
[2]姚俊.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调配[J].科技与企业,2015,06:103.
论文作者:张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土石方论文; 作业论文; 中土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