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经济形势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经济形势论文,美国论文,美国经济论文,会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1997年会长扩大会议于1997年9月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得到了四川省外经委、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世界经济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的大力支持。出席会议代表近30人,学会会长郭吴新教授、副会长洪文达、陈宝森、郑伟民、杨思正、薛敬孝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就当前美国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等问题交换了看法。下面就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当前美国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
1.关于当前美国经济形势
与会代表认为,近年来美国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势头较强。尤其是1996年,美国经济表现更佳,其主要经济指标都好于往年,长期以来困扰美国的财政赤字、外贸赤字、通货膨胀等老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
(1)美国当前经济表现了“三高三低”,即经济增长率高,1996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2.8%,1997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5.8%,估计全年达3.0%;竞争力高,无论是在服务贸易,还是在高科技信息产业方面,美国远远领先于日本、欧洲;企业利润高;失业率低,出现了自1973年以来最低失业率4.8%;通货膨胀率低,1996年为2.9%,1997年一直保持在3%以下;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低,近年来财政赤字连年下降,1997年的财政赤字将减少到只有200多亿美元,目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以下。从美国的主要经济指标看都好于往年,由此可得出结论,美国1997年依然是一个景气之年,甚至可能比去年还好。
(2)美国经济扩张期延长。美国经济的这次增长已进入第7个年头,按照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战后美国共有9次经济扩张期,平均持续时间为50个月。最长的扩张期在60年代,为106个月,其次是80年代,为91个月。这次的扩张期从1991年3月算起,到1997年9月已经持续了78个月,如果再持续两年半,它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
(3)美国在世界贸易中起带头作用。表现无论在国际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中美国都占主要地位;在知识产权、投资上也占绝对优势。另外,美国在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中有决定性优势。表现为:第一,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秩序是以美国为中心确立的;第二,在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美国占优势;第三,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及制定多边贸易规则上也占有优势;第四,在南北关系上它占据主导地位。
(4)支撑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较长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高技术。在影响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高科技领域,美国在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宇航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分析美国经济表现良好势头的原因,代表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高新技术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经济运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美国信息工业所创造的产值现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50%。据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持久和较高速增长而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就是得益于生产率的提高。工资和其它成本的增加,可以由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而没有必要转嫁到价格上。
(2)企业重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原因。90年代以来,美国无论在企业并购数量,并购规模,还是企业并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都居领先地位,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据统计,1993-1995年,美国企业并购交易达9170起,金额为7591亿美元。1996年一季度的企业并购成交额比1995年同期增长56%。到1996年6月30日企业并购达2626起,金额2200亿美元,到9月底企业并购超过了4000起。
(3)美国出口情况改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据统计,美国出口占GDP比重,80年代上半期平均为6.7%,下半期平均为7.3%,1993年达11.5%,1995年仍在10%以上。出口的改善,表明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劳动成本相对下降,同时,对外贸易上使用多轨并进的贸易政策起了促进作用。
(4)美国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能力加强。克林顿上任时就坦言“问题在于经济”,他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经济问题。从现在的情况看,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克林顿经济政策的核心是“重建财政”,即减少财政开支,降低财政赤字以提高国内储蓄,同时还进行税制改革和放宽限制,等等。目前政府财政赤字的大量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国债保持在一定比例等,这都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加了调控力度。
代表们在分析美国经济表现良好一面时,也注意到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
(1)美国消费者债务负担已经过重,有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导致需求缩减,引致经济衰退。
(2)美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并没有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而且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主要表现在新增就业的绝大部分在劳务部门,而且是工资比较低的部门。
(3)股市酝酿着风险。克林顿上台以来,美国股市不断攀升,屡创新高,1997年7月16日创下了一举突破8000点的历史纪录,股市的攀升固然有经济景气的背景,但也不能排除股市已出现了过度投机的可能。如果政府出面压抑股市上涨势头,或投资者对于过度繁荣的股市失去信心,这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有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4)美元的持续升值,也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美元升值使美国企业出口变得困难,汽车工业受其影响最大,传统工业部门、化工部门等也出现了滑坡现象。
2.关于美国“新经济”
关于美国“新经济”,有的代表认为,美国学术界现以“新经济”之说概括当前美国经济形势。美国股市飙升显示了“新经济”的出现,而“新经济”则是建立在全球市场和信息革命的基础之上。“新经济”主要表现在五方面,即信息技术设备投资猛增;利率保持低水平:出口大幅度上升;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公司利润连年递增;探其原因,主要有:(1)是经济长周期运动规律所致;(2)经济全球化为美国跨国公司和出口大幅度增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3)经济学的“创新”,表现在里根经济学使美国80年代中期摆脱“滞胀”,克林顿经济学使美国“新经济”出现;(4)高科技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也有的代表对美国出现的所谓“新经济”持不同看法。
3.关于美国经济周期
关于美国经济周期问题,有的代表指出由于90年代美国出现了较长期的经济增长,并认为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已成过去,从此可以进入无衰退的持续增长。显然,这一论点是不能成立的,也是没有根据的。经济周期波动将依然存在,经济危机迟早还会发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也将仍然存在。以往经济学界有一个衡量通货膨胀的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不致加剧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标准。它是指失业率的一个临界点,低于这点就说明劳动力供应可能紧张,引起通货膨胀。每当NAIRU降低到6%以下,就必然出现通货膨胀。现在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发展,使衡量充分就业的门槛降低了。现在失业率可能要降到4~5%而不是过去的6%才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目前的失业率一直降下去,劳动力会短缺,工资将上升,通货膨胀终将复活。况且通货膨胀从潜伏到爆发有一段时间差,约一年或一年以上。因此不能予以忽视。同时,这次美国经济繁荣的时间所以能延续较长,除石油价格下跌、美元汇价的坚挺、联邦政府福利支出的减少、日本和西欧各国的经济情况不佳等外部因素外,高科技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但高科技及高科技产业与汽车、建筑等传统工业一样本身也具有周期性,甚至波动影响更大。一旦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减弱,就会影响整个经济下降。所以,经济周期仍将存在,衰退也还会发生,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确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使得周期波动的作用减弱,经济高涨的时间拉长,将来即使发生衰退,波及面不会象过去那样广,破坏性不会那么大,时间也不会持续很长。
二、关于当前中美经贸关系
与会代表从以下几方面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问题:
1.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虽然经历了曲折、反复、矛盾和摩擦,但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在贸易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总额为214.96亿美元,比1996年同期增长18.3%,其中对美国出口为140.82亿美元,比1996年同期增长30.2%,占全国出口额的17.42%;对美国进口额为74.14亿美元,比1996年同期增长0.9%,占全国进口额的11.76%。中美贸易顺差达66.68%亿美元,比1996年同期增长93.1%(不包括香港转口)。如按美方的统计,美中的贸易逆差近年持续扩大,1994年为295亿美元,1995年和1996年分别增加到338亿和395亿美元。在投资上,由于美日经济摩擦加剧,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在东亚的商品和资本最大新兴市场。有代表指出,目前中美经济关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两国社会制度虽然不同,但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与日俱增。
(2)在双边经贸关系中,中国在商品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大于美国,但在服务贸易、资本市场和高科技领域中,美国获得的利益却大大多于中国。
(3)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处于强势,中国处于劣势。美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谈判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
2.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代表们认为,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的代表提出应将此问题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考察。首先应看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厂的地位。中国作为加工地其出口产品的原产地问题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受益方不是生产国而是投资国。其次从服务贸易上看,美国远远超过中国,增长势头迅猛。所以不能脱离服务贸易和投资而孤立地看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问题。第三,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着名义关税和实际关税不符,原产地的标签管理等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对美贸易出现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最惠国待遇问题。美国认为给中国永久性最惠国要等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而且其要价是十分高的,即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必须作出具体承诺,等等。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虽然美国政府一再公开表示支持中国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在谈判中又漫天要价,蓄意阻挠,试图从中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致使这一问题久久不能解决,至今中国仍被排除于该组织之外。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今后我们仍应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确保我国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我们既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努力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国际惯例,积极创造条件,比如进一步较大幅度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改善投资环境,但我们又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决定改革开放的步伐,否则就只能是“欲速而不达”。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问题。目前国内对跨国公同来华投资争论很大,有人认为跨国公司的进入会占领中国市场,不要引进太多外国直接投资,而主张以贷款为主。对此,多数代表并不同意,他们认为美国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从调查的情况看是利大于弊。我们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是成功的,它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缩短了若干年,因此应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美国对中国形势看好,大公司对中国兴趣增大,可更多地吸引美国大公司来华投资,开放部分企业,在吸引外资政策上要向行业性倾斜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3.中美贸易关系的前景展望
与会代表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是乐观的。因为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是符合双方利益的。1997年10月26日-11月3日中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去美国与克林顿总统会晤,这也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