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巴勒斯坦的七个城市_以色列总理论文

谈巴勒斯坦的七个城市_以色列总理论文

巴勒斯坦七城纵横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勒斯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9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签署了关于巴勒斯坦部分自治的原则宣言。1994年5月4日,巴、以双方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先行自治的最后协议,掀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新篇章,进入巴、以和平相处的新纪元。1995年9月24日,巴、以双方在埃及红海旅游胜地塔巴草签了《塔巴协议》,28日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白宫签署最后文本,一项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诞生了。

根据这份长达400页的协议,以色列军队在协议签署后10天,开始撤离约旦河西岸的杰宁、纳布卢斯、图勒凯尔姆、卡勒基利亚、拉姆安拉、伯利恒和哈利勒等7座阿拉伯城市以及400个村庄,条约规定6个月内完成撤军。

这7座城市已经交还巴勒斯坦国。现将这7座城市的简况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杰宁(Janin) 巴勒斯坦中部撒马利亚地区一个阿拉伯城市,又是同名县的首府。之所以叫杰宁,是因为其周围有许许多多花园之故。杰宁系由“花园”(Janaen)讹化而来。

杰宁位于纳布卢斯高地北部,鸟瞰伊本阿米尔草原。整个杰宁城呈三角形。

伊本阿米尔草原是巴勒斯坦最肥沃的地方,到处是涌泉,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迦南人居住在朱奈姆泉边,即现在的杰宁地区。当时,常常受到巴比伦人、亚述人、埃及人、阿拉马人等等南北侵略者的攻击,并曾被夷为平地。

杰宁城的名字最早见于公元前14世纪的塔勒·阿马尔奈书信。

在罗马时代,朱奈姆泉曾被叫做杰纳(Jena)。以后拜占庭继承罗马衣钵,并于公元6世纪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拜占庭教堂。据考证,该教堂就在今杰宁法忒麦大清真寺附近。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赶走拜占庭人,一些阿拉伯部落定居在这里,随将杰纳改为吉宁(Jeeneen)。以后,简化为杰宁(Janin)。阿拉伯大帝国相继统治这里,直至1103年陷于十字军手中,将其并入巴尔都温酋长国和贝特麦格迪斯王国。十字军修起城墙和城堡,并将这里改名为大吉临(Jeeren Al Kubra)。在麦马立克王朝时代,杰宁是重要的邮递站。此后,杰宁地区长期处于酋长们与奥斯曼大帝国相互争夺之下。

本世纪初,从杰宁修建了一条通往纳布卢斯的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在杰宁西部修了机场。1918年英军占领杰宁。

1923—1948年属巴勒斯坦委任地。

1948年为约旦和伊拉克两国军队的重要据点。1950年归约旦管辖,1967年六日战争后划入以色列版图。

杰宁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区,盛产橄榄、五谷、角豆、棉花、无花果、菜蔬、水果等。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远销海湾各国。畜牧业尚处于靠天养畜的阶段。主要有牛、绵羊、山羊等。工业方面有中东最大的农机厂。

杰宁人口约30000人。1995年11月巴勒斯坦接管了杰宁,从此,杰宁正式成为巴勒斯坦国的一座城市。

纳布卢斯(Nabulus) 巴勒斯坦中北部城市,据称是迦南的一个城市。始建于迦南时代,有9000年的历史。建城之初,即青铜器时代中期,叫做“舍奇姆”(Shechem),意为“肩头”,这里的意思是“丘陵、高地”。

考古发现公元前1400年时,纳布卢斯城叫“沙克米”(Shakmi)。这个字是从“舍奇姆”讹化而来。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迦南阿拉伯人的“侯云”和“哲兹云”部落。以后,还曾叫过“穆博萨”(Mobortha)和“马摩萨”(Mamortha)。有人认为这两词的原意是“舍奇姆”的第一词义“肩头”。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两个词是从阿拉马语“马巴拉赫塔”(Mabarakhta)一词讹化而来的。意为“吉祥之城”。苏米人曾将“哲尔奇姆山”叫做“马巴拉赫塔”。

在罗马时代,该城于公元67年曾一度被夷为平地。罗马沙皇法斯比斯亚诺斯命令斯尔巴利斯总司令在现在这座城市的地址上重建新城,取名“伏拉维亚——尼亚步勒斯”(Flavia-Neapolis)。伏拉维亚是沙皇的姓,而尼亚步勒斯则是由Nea 和Polis两词组成的拉丁语地名,前者为“新”,后者为“城”,合起来是“新城”的意思。纳布卢斯一词则是从Neapolis演变而来。

纳布卢斯城从人口来说是约旦河西岸的第二大城,居住着大约13万穆斯林,600名基督教徒和300名撒马利亚人。

纳布卢斯的农产品有粮食、蔬菜、水果、橄榄。主要工业有肥皂、植物油、牛奶及奶制品等。

图勒凯尔姆(Toulkaram) 巴勒斯坦城市,距地中海岸15公里。由于当地居民反对殖民主义者而与纳布卢斯、杰宁二城一起,被称作“恐怖的三角”。

该城座落在海滨平原,东有纳布卢斯山,背靠高山,面临大海,雄踞一方。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商埠与军事要地。古代驼商队到这里集散。如今,它的陆上交通四通八达,与巴勒斯坦的其他城镇乡村相联结,并有铁路直达开罗。

图勒凯尔姆位于东高西低的一块海拔552米—120米高的高地上。地表覆盖着厚厚的侏罗纪沉积层。土质肥沃,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这里盛产棉花,有小型的纺织业和水泥厂。

图勒凯尔姆的气候是地中海式海滨气候。气候温和,全年最高不过32.2摄氏度,最低不低于8摄氏度,夏季短而干燥,冬季长而多雨,年平均雨量为500—600毫米。平均年降雨天数为49天。人口约1.1万(1995)。

图勒凯尔姆早在公元3世纪的罗马时代就已有人居住。当时,这里曾叫做:贝拉特苏莱卡(Birat Soreqa),意为“克尔木·穆赫塔尔之井”。在麦格里齐的《诸王国纪行》和雅古特·汉莫维的《世界各国大全》中,都有“图勒凯尔姆”这个地名,原名叫“图尔卡姆”(Tourkaram),其字面原意为“克尔木山脊”,直到18世纪时,才讹化成“图勒凯尔姆”。据考证,“图勒”是由“图尔”(山脊)一词讹化而来的。

图勒凯尔姆城究竟何时开始有人居住,没有明确的记录。君士坦丁在其《巴勒斯坦地理》一书中写道:“图勒凯尔姆在公元3世纪罗马人统治沙姆时,就已存在”。伊斯兰的历史书中提到,图勒凯尔姆有人居住的时代可上溯至迦南时代。1948年阿、以战争之后,落入以色列控制之下。1995年根据巴、以第二个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军队撤离该城,从此图勒凯尔姆重新回到巴勒斯坦人手中。

卡勒基利亚(Qalqiliyah) 巴勒斯坦中部城市,隶属图勒凯尔姆,位于图勒凯尔姆城西南偏南,距图勒凯尔姆城16公里,是图勒凯尔姆的姊妹城。由于它座落在海滨平原,故而增加了它的重要性。卡勒基利亚自古以来就是驼商队必经之处,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津。至今,它仍是交通要道,有铁路直通海法。人口约40000。卡勒基利亚的工人有30%前往以色列从事建筑业。

卡勒基利亚的地势高出海平面60米。东有高山为屏,南北两面有旱河,冬季多雨,河中有水。

卡勒基利亚这个地名按阿拉伯语音读如“盖勒嘎利耶”(Qelqaliyah)。尤斯弗斯博士在其著作中使用了“哲勒基利亚”(Jeljiliya),这个名字它的原意是“团城”。

卡勒基利亚在罗马时代被叫做“卡利基利亚”(Kalikiliya),当时不过是个小村镇而已。

在麦马立克王朝时,卡勒基利亚隶属于“哲勒纠利亚”(Jeljuliya)。到奥斯曼大帝国时代,始成为“哈乐姆区”,其原意即“夫人区”,为纪念四大哈里发之一阿里的夫人而得名,该市有约旦河西岸唯一的一所动物园。

卡勒基利亚土地肥沃,适宜白玉米、水果、蔬菜生长,畜牧业比较发达,工业有奶制品、食品、糖果、面粉、橄榄油、玻璃、肥皂等。正计划建立一个工业园区。

1967年六日战争被以色列占领。1995年以色列撤离,该城从此回归巴勒斯坦。

拉姆安拉(Ram Allah) 巴勒斯坦中部一座阿拉伯城镇,又是同名县的中心,位于耶路撒冷城以北、犹地亚山区顶部,海拔860米,耶路撒冷——纳布卢斯公路的西侧。北与耶路撒冷相距不过16公里,被誉为“耶城北大门”,意为“安拉的希望”。

拉姆安拉是巴勒斯坦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约旦河西岸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主要工业有水泥、胶合板、食品、糖果、饮料、塑料、电气元件等。拉姆安拉有柏油马路与四面八方相通。交通十分方便,是陆路交通的枢纽。

拉姆安拉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温度为22℃,冬季降至8.5℃,年平均温度16℃。降雨概率55%,年降雨量约600毫米,是巴勒斯坦最著名的避暑胜地。

拉姆安拉城在本世纪初,曾是同名区的中心。当时,拉姆安拉区有5个村镇和3个部落。在英国托管时期已经成为县所在地。当时拉姆安拉县辖两市58镇。1948年之后,拉姆安拉城是拉姆安拉县的县府所在地,直属耶路撒冷。拉姆安拉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后,归以色列国管辖。该城附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以橄榄和葡萄等经济作物为主。

据记载,该城自古就有人居住。史学家们称:该城始建于罗马时代,当时这里有两个小村镇。在漫长的岁月里,有时兴盛,有时衰败。在13世纪末叶至17世纪初叶,曾一度沦为空城。后由阿拉伯的哈达丁部族的酋长拉希德率部族重新修建拉姆安拉。拉姆安拉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它的邻城比拉。传说城南的特勒米斯高丘内有古代居民点遗址,深埋地下。据估计,可能就是《圣经》中常提的米斯巴遗址。由于十字军东征时的严重破坏,所有早于十字军时期的建筑都已经荡然无存。

人口:21.5万(1995),80%以上是穆斯林。巴、以第一个奥斯陆协议签署之后,以色利军队从1995年12月27日开始撤离这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根据协议,1996年3月完全撤离。拉姆安拉彻底归属巴勒斯坦的版图。

伯利恒(Bethlehem) 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位于耶路撒冷以南的朱地亚山区。从字面上看,这个地名由Bayt(家)和Lahm(肉)组成。岂不是肉铺?其实不然,据记载,伯利恒的建城史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当初叫Beit Ilu lahama或Lakhama,意为拉哈玛神之家。迦南人认为拉哈玛神是专司农产品和食品的神。根据推断,伯利恒这个名字可能是与此神之名密切相关,或者说是拉哈玛这个神名的派生词。因为此处沃野千里,盛产小麦、大麦、橄榄等等农作物,广袤无垠的牧场到处是牛羊,故在此处为拉哈玛神修建一座庙宇以为家。

另一种说法认为伯利恒一词系阿拉马语的Bethlechem,意为“面包之家”,因这里土地肥沃,五谷丰登,一方熟、天下足。故被誉为“面包之家”。

伯利恒还有其古老的名称,叫做“艾夫拉台”(Efratah)或“艾夫拉特”(Efrat),这也是两个阿拉马语词汇,都是“肥沃、五谷丰登”的意思。

赋予伯利恒最大意义的乃是据《新约圣经》记载(20∶1—2),当圣母玛利亚与尤斯夫·纳贾尔根据凯撒大帝奥古斯都的命令前往伯利恒时,在这里生下了耶稣。另一说法是圣母玛利亚在伯利恒附近的一个山洞中生下耶稣,该地叫做麦祖德。后人在此山洞之上修建了一座奥古斯都神庙,以示纪念。纪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之母圣海伦娜又在山洞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圣母玛利亚教堂——圣诞堂,该堂为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教堂之一。

伯利恒于1967年阿、以战争后,落入以色列统治之下。该城人口约13.5万,有一些学院和可容2500名学生的伯利恒大学。该城主要收入来自朝圣和旅游业。此外,则是橄榄木、纺织品、珍珠母和食品制造业。

1995年圣诞前一周,以色列撤出,伯利恒回到巴勒斯坦的版图。

哈利勒(Al-Khalil) 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位于耶路撒冷西南偏南,朱地亚山区之南,海拔930米,被穆斯林和犹太人都奉为圣地。

据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居住。约于公元前3500年,迦南阿拉伯人迁至此地,建“艾尔巴耳村”(Arba a Villige),意为“四乡”。以后又改名为“希伯伦”(Hebron)和“哈布里”(Habri)。此城建于鲁梅岱山麓。真主的挚友伊卜拉欣在公元前1805年来到这里,并在鲁梅岱山对面的腊斯山麓修建了自己的家。

公元前500年,哈利勒城已成为伊都敏人最重要的城市。

罗马皇帝在伊卜拉欣墓周围修起了大墙。到耶稣基督时,靠此围墙修起了大大小小的房屋,使这里变成一个村庄,被命名为“伊卜拉欣之家”。后来,希伯伦城区不断扩大,与真主的挚友伊卜拉欣之家联成一片,遂将此两山之间的新城命名为“哈利勒城”,意为“真主挚友之城”。真主的挚友伊卜拉欣及伊萨、雅古布、尤素夫都葬在该地。

哈利勒城海拔927米,一条山谷穿城而过,名为“苹果谷”。这里是老城,有中央市场。苹果谷前面一段开始叫“溪谷”,继之“葵谷”,苹果谷后面则相继叫做“萨比亚谷”、“嘎堆谷”、“哈利勒谷”,从此直走加沙,通往地中海。

哈利勒城气候温和,年均温度在15℃—16℃,夏季平均21℃,最高可达38℃,冬季平均7℃,最低在零下,有时下雪。降雨量达到502毫米。

20世纪,哈利勒城飞速发展。在农业方面,哈利勒生产的葡萄、无花果、桃、杏、橄榄驰名世界,是农副产品集散和贸易中心。哈利勒的手工业也很发达,纺织、玻璃、肥皂、制药、毛袋、裘皮、制陶、制鞋、金银饰品等等都远近闻名。

1996年3月,以色列将其移交给巴勒斯坦。

人口:约10万。

标签:;  

谈巴勒斯坦的七个城市_以色列总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