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 山东枣庄 277101
摘要:针对矿山救护队体制建设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从当前矿山救护队现状来说,存在着管理水平差异大、重大事故安全救援水平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矿山救护队的体制建设质量,需要加快标准化建设,做好重新组合,提高矿山救护队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体制建设;标准化建设;战斗能力
作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矿山救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矿山行业具有特殊性,决定了矿山救护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的矿山救护队,更好的服务于矿山职工。
1 矿山救护队建设方向
从矿山救护队建设方向来说,质量标准化建设是重点。在具体实施方面,注重以下要点的把控:1)严格标准。为了提高矿山救护队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快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严格标准,将提升作战人员学习标准、掌握和执行标准,始终作为工作重点,打造专业化、标准化矿山救护队伍。2)注重基础建设,强化质量标准化建设考核。不断强化基层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3)突出重点,提高矿山救护队能力水平。依据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从装备维护保养、技术操作和业务能力等环节进行把控,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处理能力。
2 矿山救护队体制发展现状
2.1 主管部门逐渐规范
从矿山救护队建设开始到现在,队伍主管部门发生了多次变更,最初由煤炭部负责管理,后经手能源部,再由煤炭部管理,后经国家经贸委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经过不断变更,逐渐规范化。
2.2 救援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矿山救护队经过了多年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1949年,抚顺、阜新、辽源煤矿,组建了我国首批专业矿山救护队。在1994年,煤炭系统从上到下组建了军事化救护体系,包括矿山救护总队和救护支队等,采取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指挥的模式。截止到2015年,全国范围内专职矿山救护队总计578支,人数总计超过3.3万人。
2.3 军事化管理加强
矿山救护队主要负责矿山灾害预防以及处理,为专业化队伍。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要能够做到闻警即到、速战能胜。文革时期后,救护队逐渐恢复军事化管理,通过强化管理,使得矿山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显著下降。进入到21世纪,国家构建了应急救援体系,开展了资质认定工作,使得救护队军事化管理增强,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2.4 法制建设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矿山救护工作快速发展,加之救护专业性法规的颁布以及实施,比如《煤矿救护规程》等,使得矿山救护队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强化了矿山救护队的管理工作。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立法力度,相继颁发系列部分规章制度,使得矿山救护队工作不断规范化以及法制化[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矿山救护队的体制建设要点
虽然我国矿山救护队体制发展状况良好,但从矿山救护队实际情况来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矿领导不重视、指战员学习训练时间无法得到保障等,因此需要完善矿山救护队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为矿山救护队建设工作,提供了契机。现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矿山救护队体制建设要点。
3.1 案例概述
A矿业集团救护队伍设置了矿山救护大队和救护中队,救护中队和分布在各子公司和煤矿的救护队,其人事和工资等由各矿负责管理,仅在业务上由救护大队指导[2]。由于各救护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救护队的发展,在2015年1月,依据整合优化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原救护队伍体制,进行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具体方案如下:将原本分散在6队矿井管理的救护人员,以年龄为依据,把45岁以下的指挥员和42岁以下的救护员,总计111人,全部规划到救护大队,实施统一管理,对剩余的超龄人员,采取相应的分流安置措施。
3.2 整合后发展情况
3.2.1 实现了集约化管理
经过重置整合后,实施指战员服役制度,并且签订服役合同,总计定编救护指战员185人,划分为4个直属救护中队,各个中队配置40人,共计3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共计10人。通过重组后,各个中队35岁以下的队员占比达到75%。在具体工作中,4个中队定期在大队总部以及各个矿井之间轮岗,开展战备值班。
3.2.2 实现了人员精细化考核
经过重组后,由战训科负责指导各个中队指战员的能力考核,实施月度考核,进行中队之间的能力屏蔽。具体考核内容如下:1)业务理论基础考核;2)矿业救护仪器设备操作能力考核;3)中队军事化管理考核。实施效益工资制度,按照中队考核得分情况,来分配安全效益工资总额,占比工资总额的50%。剩余的50%安全效益工资,依据指战员月度能力考核成绩,按照考核档次,直接兑现个人安全效益工资。对于考核排名靠前者,给予300元/人的奖励。
3.3 重组整合效果
从重组整合的效果来说,获得以下成绩:1)实现了矿山救护队年轻化和专业化。实施集中管理以及统一指挥,保证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2)实施月度考核,推动各个中队日常管理精细化发展,提高了抓管理和抓训练的积极性,调动了指战员的业务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体能训练的热情。3)实施月度考核的方式,组织全员实战化训练,为指战员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其积极性。在比武项目的设置方面,注重实战化,有效提高了指战员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通过实战化训练,使其掌握了应急作战技能,安全服务矿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矿山救护队体制建设实际情况来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促进矿山救护队持续发展,提高其作战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需要加大矿山救护队体制建设力度。通过重组配置,实施统一的军事化管理模式,提高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郗伟来. 浅谈新形势下矿山救护队的发展[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z2):50-51.
[2]王勇,杜磊. 浅析我国矿山救护队的发展[J]. 山东煤炭科技,2016(1):204-205.
[3]李耀宗. 新形势下制约地方矿山救护队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 中国煤炭工业,2015(10):71-73.
作者简介:强进,男,生于1990-5月,汉族,山东枣庄人,大专,研究方向:矿山救护,
论文作者:强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救护队论文; 矿山论文; 中队论文; 指战员论文; 能力论文; 体制论文; 军事化论文; 《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