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在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控制因素的技术指标,其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的保证。所以在设置关键点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技术流程使用以及监督,进而确保施工期间材料设备的高品质,进一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公路施工;关键技术;技术管理
一、公路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分析
首先,路基。路基作为公路的关键部分,主要承受各种行车荷载力,路基施工质量优劣,对整个公路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对于路基施工,关键点在于:测量断面、放样施工,根据施工要求处理施工面,进行压实,确保路基填料合格。通常选择砂类土粗粒土进行填料,控制好填料最大粒径,通常不大于149mm。对于易溶盐超量土、有机土、泥炭等,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在填筑时,需保证每层横坡度、松铺密度,完成填图施工之后,进行分层压实,保证压实密度与相关标准相符合。其次,路面基层。沿着公路线路,根据一定技术标准,所修筑的基础性结构物,就是路面基层,作为整条公路基础。路面基层施工时,必须根据相关技术规范,严格关键点施工。压实度、横坡度、配合比、含水量、平整度等指标,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合。若选择级配碎砾石,还需注意石料压碎值、集料级配。第三,路面。在完成筑路材料铺设之后,所构成的路基顶层,作为车辆行驶的表面结构,就是路面。按照铺设材料,可以分为水泥路面、沥青路面。针对沥青路面,必须控制好高程、强度与平整度,对沥青材料进行检查、试验,设计集料级配,试验沥青砼配合比,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控制好摊铺温度、沥青运输。针对水泥路面,必须加强材料检查、水泥试验,优化水泥配合比设计,合理摊铺与振动,防止出现离析现象,控制好锯缝时间。
二、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分析
1、路基的施工技术
1.1控制路基的边坡坡度、高度和排水
(1)一般而言,如果路基的坡度较为平缓,不管路基的边坡多么的高,路基都能够保持平稳。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路基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地形、地矿、地质等对路基的影响等,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不能单单考虑路基的坡度以及高度,还应对地基所在的路段以及地质进行考察,确保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2)通常情况下,路基受雨水的影响,会造成路基塌陷、下沉以及划破等不良现象,所以在公路施工建设中控制路基的排水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可以才能够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对其控制:①确保路基排水以及周围排水系统的顺畅,防止在汛期,路基遭受雨水的浸蚀;②协调路基排水和周围排水系统的和谐;③完善公路排水机制,促进路基排水的顺畅,保证路基的干燥。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实时确保路基的排水系统的顺畅的同时,还要合理科学的设置路基排水点位,且确保路基填充的材料的质量以及路拱的形成,进而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
1.2控制路基压的压实度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控制路基的边坡坡度、高度和排水外,还应注意控制路基的实度。最近几年,国内的路基填充材料以及压实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路基的填充式引入新的观念,如炉床以及CBR值表征路基强度等,且在技术方面引入大型的压路机,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方面应用轻质路基、灰土挤密桩以及土工合成材料的加固法等技术对软土地基压实。同样,在实际的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路基土层的含水量的控制,控制路基的软硬程度的适中,避免路基长时间的暴晒以及风湿,确保路基的质量。
2、公路工程中重要路面的施工技术
2.1垫层的施工技术
在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垫层材料中的泥量以及泥粒的直径对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它的施工技术与底基层的施工技术是一样的,一定要确保它的弯沉值、密实度以及E值符合其相关的标准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路面垫层具有防水、防冻和排水的功能。
2.2底基层的施工技术
在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对底基层进行施工作业时,一定要依据相关的施工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应用高技术含量的施工技术,确保底基层材料的准确使用,尽可能的做到均匀搅拌,保证底基层振碾的密实度。
2.3基层的施工技术
在公路路面的基层施工作业中,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配比以及搅拌方法的准确,这就要求在对搅拌设备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计量设施的准确度,尽可能的做到配料计量的准确、搅拌的均匀。同时在基层作业的施工前,要对混合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认真的筛选,筛选出与级配曲线中值最接近的混合材料。
2.4面层的施工技术
在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面层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实施:①加强对基层的高度、平整度和高度的监督控制;②严格把关了沥青材料的试验检查;③严格把好沥青材料的配比试验以及集料的级配;④科学合理的安排路面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⑤做好沥青材料的运输工作;⑥控制沥青材料摊铺的温度以及厚度;⑦严格控制路面碾压以及接缝的施工质量。
三、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公路施工准备阶段是做好公路施工前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这对于公路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施工工艺及技术进行选择,做好地质勘探及对气候特点进行掌握,在施工准备阶段即为施工做好各项准备条件,确保施工任务能够顺利进行。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工程特点、进度、要求及施工的客观条件进行详细的掌握,并依此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充分的配置好施工中的技术、物资、人力等,确保做好施工的各项质量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以最小的工程成本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2、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整个工程的主要内容,其具体的内容包括:按图施工;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做好施工资料的积累和整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竣工后的技术管理
工程竣工后,公路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试验及相关人员进行预验收,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实验检查,填写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必须符合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合格标准,单项工程必须达到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要求,竣工技术管理中的技术总结与技术文件编制工作必须与实际施工记录为基础,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真实的总结,避免扩大成本。同时还要认真核对工程量,为竣工结算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公路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为提高行车安全,确保公路行驶舒适性与工程质量,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基层、路面是公路施工的关键部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关键部位的特点,控制好施工技术,重点监控质量事故部位,加强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控制,防止出现质量缺陷,进而确保公路工程的长久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阳辉.基于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11):98-100.
[2]许伟.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之友,2013,12(15):81-82.
论文作者:迮玉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