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繁荣时期的企业兼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繁荣论文,时期论文,企业兼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兼并史表明,兼并更多地出现在经济繁荣期间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衰退或萧条时期。其原因值得探讨。文章指出,无论是横向兼并还是纵向兼并,经济繁荣都更有利于兼并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无论就外部条件还是就引进吸收或自主开发而言,都更有利于兼并后的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此外经济繁荣还更容易使企业优胜劣汰,从而为兼并奠定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前,发达国家正掀起一股企业兼并的浪潮。对发达国家企业兼并的历史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兼并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什么发达国家企业兼并与经济繁荣呈正相关?本文试从新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一、经济繁荣有利于兼并后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就是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即随着生产能力和产量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出现下降。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进行兼并的基本目标之一。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兼并即横向兼并和处于生产过程不同环节的企业进行兼并即纵向兼并均旨在实现规模经济。但是,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繁荣比衰退或萧条明显更有利于兼并后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目标。
企业横向兼并可能实现规模经济主要是因为:1、 大批量生产不仅有可能使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而且还有可能使设备更换导致的产量增长快于更新设备导致的投资增长,从而使单位产品分摊到的设备成本下降。2、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专业化及标准化水平, 后者又能提高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使用。4、通过去除重复的工作环节能实现员工的精简。很明显,就前三项而言,规模经济的可能性成为现实的关键不仅是大批量生产,而且还必须使产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只有大批量生产且产量增长快于设备投资的增长,单位产品中的设备成本才会下降。只有大批量生产且产量足以确保任何进一步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均能使员工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才能转化为越来越多的产品,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大批量生产且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也才能节约使用原材料。 比如在充分使用的前提下, 35万千瓦机组的热效率为5.5万千瓦机组的1.47倍, 重油消耗定额下降26%;60万千瓦机组的热效率是5.5万千瓦机组的1.54倍, 重油消耗定额可下降28%等等。反之,如果需求减少产量有限,那么产量的实际增长就会慢于设备投资的增长,单位产品中的设备成本就会上升;进一步专业化或标准化虽能提高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却无法转化为更多的产品,从而无法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生产数量有限,原材料也难以充分利用。所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经济繁荣时收入增加,市场扩大,此时大批量生产且达到一定水平比较容易实现。而衰退或萧条时收入减少,需求萎缩,此时产量扩张且达到一定程度往往十分困难。最后就精简员工而言,繁荣时全社会劳力需求大,支付工资高,重新就业比较容易,故企业兼并后裁减员工遇到的阻力比较小。而衰退或萧条时正好相反。再加上衰退或萧条时需求下降产量减少本来就需裁人。故此时兼并企业减人方面需支出的各种成本会大大增加。综合分析可见,繁荣时企业的横向兼并明显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明显有利于使规模经济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反之则不仅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可能增加兼并后企业的负担。
处于生产过程不同环节的企业进行兼并之所以有可能实现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有可能获得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全部经济效益〔1〕。 由于各环节企业利润率不同,因此旨在通过相应环节效益补偿来提高本企业经济效益的兼并往往也就是产业链中利润率较低的企业对利润率较高企业的兼并,这是不难理解的。问题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利润率高的企业是否均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高利润率无非是由供小于求导致价格上涨、通过横向兼并已实现了规模经济、技术与管理水平高、垄断等因素造成。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这些因素本身及作用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繁荣时,这些因素不仅都容易存在而且经常持续发挥作用,故企业持续保持较高利润率也比较容易。衰退和萧条时,一般而言,供小于求现象消失了;需求下降产量减少则使规模效益无法实现;即便是技术与管理水平高和垄断往往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由产量下降等原因引起的企业颓势。如8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萧条,通用汽车公司1980年就亏损7.6亿美元,IBM公司利润1981年比1980年下降了7.2%。 属于大垄断企业的通用和IBM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更可想象。 正因为繁荣时利润率高的企业衰退与萧条时也难逃利润下降的厄运,故旨在通过各环节的效益补偿来实现规模经济的纵向兼并也就必然较多地出现在繁荣而非衰退和萧条时期。
二、经济繁荣有利于兼并后的企业实现技术进步
完成兼并后,提高运营效率也就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J ·熊彼特指出,企业的效率有静态和动态二种。前者是在每一给定的时间点上充分利用生产潜力降低原有产品成本。后者是配置部分资源以产生新的知识即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引起的竞争比现有产品在价格上的边际变化的竞争更有价值〔2〕。显然, 扩大生产能力和产量有利于前一种效率的提高。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改善企业经营各环节和总体的技术水平则因同时有利于上述两种效率的实现而更为重要。因此,兼并是第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是第二步,第二步才确保第一步真正具有意义。然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企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周期亦有密切关系。
首先,就外部条件而言,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技术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常用的方法,而经济繁荣不仅导致了生产的扩张,同时也导致了全社会发明与创造的增加。J·克拉克等人对1840年至1979 年在美国申请的全部专利的数量研究表明,专利申请数变化与整个经济波动相吻合。三十年代初专利申请数的急剧下降与大萧条一致,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也很明显。而当经济繁荣时专利的申请便明显增加。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发明与创造的出现经常来源于对相应发明与创造本身的强烈需求。而后者又往往是对市场扩大和成本上升的反应。繁荣期间,市场扩大要求企业产出相应增加,而资源相对短缺造成要素价格上涨则又使企业产生减少要素投入的需求。为此,企业强烈需要能达到上述二项目标的发明与创造。这种强烈需要能直接导致全社会发明与创造的不断涌现。而衰退或萧条时期,市场萎缩和要素价格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企业对相应发明与创造的需求强度,进而使全社会发明与创造的数量明显减少。繁荣时专利申请数的增加使企业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能比较容易地找到自身所需要的适应技术,从而明显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其次,就引进吸收而言,技术进步的可能性与其实现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社会上的发明创造并不能自动导致企业本身发生变化。只要采用专利的条件不具备,企业就不会引进,即便引进了也会束之高阁。如十七和十八世纪的科技发明,只是到十八世纪末产业革命时期才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因此,在作出是否引进和消化吸收决策时需考虑的问题不会比技术进步实现后所能解决的问题小些。显然,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中最主要乃至唯一的就是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所需投入与技术进步实现后获得的经济效益之比能否达到人们满意的程度。P ·斯通曼用下列公式表明了这一函数关系:G=P·X-C·X-E=X(P-C)-E。其中G、P、X、C分别是技术进步后企业预期能获得的总利润、产品的单价、产品的数量、制造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E是实施技术进步本身所需的成本〔3〕。现借用这一公式来进行分析。繁荣时期,一般来说,产量X增加, 商品单价P上涨,虽然包括原材料及工资在内的总流动成本会增加, 但产量增加规模效益的实现和技术进步本身发挥的积极效应却能有效地阻止单位产品成本C的上升,从而使P与C之差不断增加。即便C上升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超过P的上涨幅度,也会因为X的增加而使X·(P-C)之值增加或保持相对稳定,至少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在衰退和萧条时期,一般来说,X减少,P下降,虽然原材料价格会下降,技术进步本身也会发挥作用,但工资刚性和产量减少规模效益损失却阻碍了单位产品成本C的下降,从而使P与C之差不断减少。而即使C 能下降甚至与P的下降保持同速,也会因X的减少而使X·(P-C)之值减小。同样,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就E来说, 它包括物质与心理成本二方面。繁荣期间,引进及消化吸收技术所需的物质成本会高些,但需求强劲、销售旺盛,预期的投资回收风险明显减少,故相应的心理压力即心理成本能大大降低。衰退和萧条时正好相反。抵消的结果便是E 之值在二种场合均能保持相对稳定。对上述结果进行综合便能看到,一般来说,繁荣时技术进步后总利润G会明显增加, 而衰退和萧条时则不仅会减少,甚至有可能为零或负数,至少在概率上是如此。因此,经济繁荣能有利地推动企业作出技术进步的决策并予以实施。衰退和萧条时这种推动力则大大减小。
最后,就自主开发而言,如果企业具备相应实力,同时也把发明创造本身视为一种激励,那么它就会自己进行研究与开发,而不向外购买技术。事实证明,通过历史的学习过程,研究开发作为长期的战略行为已经体现在许多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尽管如此,对其中大多数企业来说,用于研究开发的投入的分布却不是均匀的。繁荣时密集,衰退或萧条时疏松。K·弗里曼经过统计归纳后指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 在主要工业化国家,从1931年到1934年的大萧条时期,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大幅减少。其中美国工业中研究与开发资金减少了10%〔4〕。 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经济周期同步也可从下表中得到证明〔5〕。
表一 美国制造业部门研究与开发基金在净销售额中所占%
资料来源:美国科学基金会:《1976年的工业研究与发展》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部门73年后即衰退或滞胀时期研究开发基金在净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下降。需注意的是繁荣时企业的销售额往往上升,此时所占比例大表明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的绝对量更大;而衰退和萧条时企业销售额往往下降,此时所占比例小表明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的绝对量更小。显然,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经济方面的考虑。研究开发在企业中是一项投资决策,必须考虑收益与风险成本。因此前面斯通曼公式表明的函数关系完全适用于自主开发技术的企业。当各项因素综合评价表明有利于研究开发时,企业才会进行。无疑,繁荣时企业决策的天平容易向研究与开发倾斜,此时企业也就必然增加相应的投入和真正实施相应的研究开发战略。
三、经济繁荣为兼并本身奠定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经济运行中存在下述现象:收入增加时,商品需求会增加,但一些商品需求的增幅会明显高于另一些。收入不增加或减少时,商品需求的增幅会减少或负增长,但收入增长时需求增幅大的商品此时的减幅往往也大些,反之则小些。这就是经济学中需求的收入弹性原理所揭示的规律。正是不同商品具有不同收入弹性这一特征,伴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能导致企业本身及相互位置发生很大变化。
繁荣时期,收入增加,市场扩大,收入弹性高的商品此时就会因需求增幅高产量增加快而带动关联企业迅速发展。而收入弹性低的商品此时却会因需求增幅低产量增长慢而连累相关企业使之明显滞后。结果,繁荣虽然使企业均得到发展,但同时却又使企业相互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开,明显扩大。一些企业的实力会以远远快于另一些企业的速度膨胀,直至最终出现“两极分化”。衰退或萧条时,收入弹性高的商品会因需求增幅的明显回落而出现增长速度的明显回落,进而使相关企业的发展也大受影响。收入弹性低的商品此时却因需求变动相对较小而变动得小些,相关企业受影响的程度也小些。结果,虽然不同企业之间的距离仍然会使一些企业的实力超过另一些企业,但速度却大大放慢;虽然仍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但时间却大大增加。见下表数据〔6〕
表二 工业部门年均增长率(%)
众所周知,60年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70年代则由于石油危机、74至75年世界经济危机及以后的滞胀而使发达国家具有了明显的衰退或萧条的特征。从表中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总体水电煤气部门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其次为制造业,矿业最小。在繁荣期间即60年代,水电煤气部门年均增长率比矿业和制造业分别高出5%和2%,而衰退或萧条期即70年代仅高出2.2%和1.6%。三部门的增长差距明显缩小。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制造业内部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相互的关系中。就美国和日本而言,繁荣时增长最快的部门和增长最慢(包括负增长)的部门分别相差4.6%和13.6%。衰退和萧条时则相差1.2%和8.2%。后者同样体现出增长差距的明显缩小。另外,笔者对同期美 国和日本制造业内共23个部门平均增长率进行标志变异指标分析〔7〕,反映增长率差异程序的均方差61—70年分别为δ=2.98、δ=4.51,而71—80年则分别下降至δ=2.48、δ=2.55。这表明60年代制造业中各部门发展的差异要远高于70年代。上述数据虽反映的是不同部门的情况,但有关企业的情况与此相类似。所有这些能对企业兼并产生很大的影响。
繁荣时期,发展不平衡加剧造成的强烈反差,既为实力迅速膨胀而强大起来的企业兼并实力相对软弱的企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从而使兼并能更容易进行;又为增长慢的企业兼并增长快的企业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后一种情况主要指过去实力雄厚但发展明显滞后的企业,为提高自身赢利和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战略而对发展快的企业进行的兼并。相反,衰退和萧条时期,在发展不平衡明显缓解情况下,虽然一些企业实力仍会扩大,另一些企业实力相对或绝对缩小乃至出现倒闭,但彼此之间距离拉开的速度却大大放慢。这就增加了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进行兼并的难度。而增长速度的接近又使增长慢的企业兼并增长快的企业难以确立明确的兼并目标,从而也妨碍了兼并战略的顺利实施。
发达国家企业兼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虽然国情有所不同,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却基本相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也正在进行重组。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企业兼并有其自身的动因和所需的外部环境。为了推动这一进程,政府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应该就是努力创造条件使经济保持持续的繁荣,而这种繁荣则必须体现为强劲的社会需求和旺盛的市场销售。否则,虽然通过兼并企业有可能实现低成本的扩张,但却难以实现兼并后高效率的运营,从而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还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发展。
注释:
〔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152—156页。
〔2〕J·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5—106页。
〔3〕R·库姆斯:《经济学与技术进步》,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0页。
〔4〕《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第十辑第148—149页。
〔5〕M·费尔德斯坦:《转变中的美国经济》,商务印书馆1990版,第585—586页。
〔6〕《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76页。 《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1950—198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123页。美国和日本为“电力、煤气、蒸气”数据。
〔7〕所用数据来自《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1950—1982,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120、123页。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