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伟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伟

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建筑行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取决于建筑设计的管理以及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本文作者根据建筑设计管理多年的实际经验,对建筑设计管理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给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建筑设计管理的影响因素是近年来建筑行业普遍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部竞争逐渐激烈的形势下,只有追本溯源,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才会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建筑行业内的中流砥柱。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当下形势,深入研究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优化建筑行业的结构,保证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建筑设计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

建筑设计管理是建筑施工方能够在建筑工程上取得预期收益的重要依据,建筑设计管理一般包括对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材料使用的设计和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的设计。这就要求施工方有足够的能力对建筑设计进行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一旦建筑工程设计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工程施工进度的延后,降低建筑施工的质量,甚至会出现工程烂尾的现象。所以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在建筑行业内拥有重要地位,应当引起施工方的足够重视。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没有健全的工程设计制度

健全的工程设计制度能提高工程设计的整体效率,能够对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然而现在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都没有明确的工程设计制度,设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划分十分混乱,大部分设计人员人员无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进行有效的工艺流程设计,涉及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这使建筑工程管理失去了有效的依托。没有健全的工程设计制度不仅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设计的进度,还会严重影响施工效果,甚至造成工程项目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二)没有有效的工程成本预算

工程成本预算是施工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施工设计中建筑材料成本的核算,施工人员费用的计算等。成本预算一般都是根据施工设计中的设计方案进行费用计算得来的,是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的最重要的一项。然而我国目前很多建筑工地在施工设计进行时没有有效的工程成本预算措施,更没有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采购方案,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缺乏科学的工程成本预算。这种情况将会造成工程实际造价与工程预算严重偏离,工程物料费用严重失控的现象,从而导致工程造价不断升高,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1]。

(三)工程的材料质量把控力度不强

工程的原材料占用了工程造价的百分之70以上的费用,也就是说,如果工程的建筑材料质量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那么不光工程的造价会与工程施工设计的预算产生严重的偏离,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很难得到有效保证。而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把控源头就在于施工设计中对工程用料的详细设计。然而我国目前有些工地的建筑工程设计之中,存在着工程材料质量把控力度不强的现象,负责工程设计的人员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掌握不足,在施工前也没有对当地的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导致施工设计中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不符合我国颁布的相关工程材料质量标准与规范,无法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工程材料的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也使建筑工程在施工之中无法建立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解决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影响因素的有效对策

(一)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管控

建筑施工的设计方案是施工人员施工的总体依据。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之前,要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以及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保证建筑设计及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对工艺流程进行深入设计,保证工艺流程能够符合建筑标准。合理的图纸设计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明确的管理方向,保证施工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也能够使施工方以设计为依据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

(二)建立健全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健全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是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包括对设计人员的管理、对施工用料标准化的管理以及工程预算的管理等诸多方面。在施工设计之前,确定工程设计的总体负责人和施工设计的组织机构构架,明确在施工设计中各个人员对应的岗位职责,为施工设计的管理人员做出层级划分;施工设计的所有相关人员应该对施工建设地点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并根据调研情况给出分析报告,以分析报告作为依据和基础进行施工设计;建筑施工设计图纸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各个环节应该标注具体的参数和选用材料的依据,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依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隐蔽工程的施工设计应该全面,施工工艺流程要细致,并且对于各个部位的隐蔽工程施工设计应该进行标识;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制度,确保工程设计每个环节和流程都有专人负责,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设计指标和设计规范,规范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技术使用情况;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总体纲领,只有全面健全和落实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工程设计管理的顺利进行[3]。

(三)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是施工设计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施工企业能否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施工设计中应该根据施工预期的进度进行人员费用的核算,同时应该根据施工设计中用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物资成本的核算。施工设计中也应该涉及到施工现场物资的管理办法,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有专人根据每日的工程进度进行发放,并根据每日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材料的清点与清查;入场设备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建筑工程设备在规定工期内不会造成损坏;财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天进行费用支出的核算并且绘制数据图表,进行建筑费用的报备。通过细致的工程预算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还能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物资浪费的现象,进而提升工程设计的准确性。

(四)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

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而施工设计是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的首要环节。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对于当地的建材市场以及建筑材料性能进行综合调研与深入分析,掌握每一种建材的性能和价格,之后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专门的图表制作,在施工设计图纸上标注好每个施工环节选择的材料以及选择的改材料的具体原因。同时要根据建筑材料的质量设计质量测试方案,使进场材料的质量是否能符合建筑需求。提高材料品质的把控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设计更具科学性,从而使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能够符合施工的具体需求[4]。

四、结束语

有效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能够降低工程成本造价,提升工程质量。然而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还存在着没有健全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没有有效的工程预算措施、工程设计中的材料质量把控力度不强等多种问题,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等多个方面作为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有效提升,推动了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侯海常.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4,(9):44-45.

[2]钟剑青.基于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6):150-151.

[3]李瑛.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77-177,182.

[4]夏福生.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4,(5):261-262.

论文作者:林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