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菊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 618300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14例普外科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1557)与观察组(1557),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满意度;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普外科;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3114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014 January to 2014 December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effectively grouping,respectively as the control group(1557)and observation group(1557)Results:after nursing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core before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improved,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clinical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医院普外科的临床特点为:繁杂、周转快、危急重病人多、护理工作琐碎、手术多、收治病种多,因此普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比较大,如何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14例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14例普外科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1557)与观察组(1557),其中对照组的1557例患者中有79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有76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段分布在2岁到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2±10.37)岁,患者的体重分布在45千克到71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55.61±9.62)千克,其中有150例患者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50例患者为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70例患者为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87例患者为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观察组的1557例患者中有804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有753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段分布在2岁到10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9±10.37)岁,患者的体重分布在42千克到72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54.61±11.31)千克,其中有145例患者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40例患者为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75例患者为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97例患者为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院常规基础护理的相关规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
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其常规基础护理完全等同于对照组患者,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体现为:(1)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合理的服务模式,其合理服务模式分为两部分:①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将人性化护理很好的体现出来,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牢记在心中,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权利进行高度维护,对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进行有效提升,将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作为工作目标,从而让护理服务变得温馨化以及个性化,最终实现心理护理、治疗性护理、基础护理、治疗前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的有效融合,通过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提升。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建立良好的护患合作模式,在普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要主动的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充分尊重患者的同意知情权,将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进行简单介绍,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尽量满足,对于患者的倾诉,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倾听,必要的时候要做出相应的回应,护理人员需将个人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坚决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有效观察,并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以便于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赖,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合作关系,以便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2)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同时自己也得加强专业技能的熟悉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素质。对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护理观念进行有效转变,组建一支优质护理团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提升,通过每一位护理人员的高超专业技能、良好服务态度、良好职业道德以及良好职业形象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从而很好的体现出优质护理[2]。(3)对基础护理进行有效落实,对病房晨、午、晚间护理时段的护理人手进行有效增加,当班责任护士除了完成日常医疗工作外,还应该对自己分管的病人实施主动帮助,帮助患者功能锻炼、拍背、服药、口腔护理、翻身、进食等,同时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合理安排沐浴、洗头等,让患者身心感觉到舒适的同时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带来的温馨[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 );计数资料应用c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具体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普外科相比其他科室而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绝大部分患者都要进行手术治疗,且部分手术难度比较大;⑵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比较急重。因此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显得特别重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院常规基础护理的相关规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服务。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其优质护理服务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患者建立合理的服务模式;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有效提升;对基础护理进行有效落实;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有效落实;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有效落实;积极开展个性化护理;为患者开展生动而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研究结果得出,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凤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6):427-429.
[2]曾嵘.论优质护理方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6(15):516-518.
[3]郭振杰.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排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16):901-902.
[4]罗秀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10):123-125.
论文作者:曾盛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普外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基础论文; 差异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