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处方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处方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和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36.42±5.72 分,对照组患者40.57±6.84 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40.80±4.17 分,对照组患者48.16±4.67 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冠心病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因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所致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处方;冠心病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1],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为主,但是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患者对冠心病的临床知识了解不足,部分患者甚至对冠心病存在错误认知,从而造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疾病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质量,本研究采用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处方护理方式,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8~71岁,平均年龄66.42±6.84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09±2.29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7.09±6.97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17±2.38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热情的接待患者,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打消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习惯,尽可能的减少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较差,每天护理人员定时提醒患者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心理因素也是高血压的一个致病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日常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平稳患者的血压,指导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坚持“低盐饮食”,对于男性患者,应提倡患者戒烟、戒酒,鼓励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
1.2.2 健康教育处方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为期2d的全日制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培训,由科室内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处方主要包括冠心病相关知识、饮食、康复运动、休息、体重控制、用药、生活习惯等方面内容,并由处方的制定者进行授课讲解,每次1h,主治医师主要讲解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2],主管护士主要讲解院内和院外日常护理的内容、必要性及一些生活注意事项,并于患者完成健康教育后1个月、3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跟进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提醒患者遵医嘱进行服药、控制饮食、增加锻炼[2],每季度开展冠心病趣味竞赛活动,通过趣味活动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理解、认识。
1.2.3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和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作为评价指标,抑郁程度使用SDS量表评价,焦虑程度使用SAS量表评价。
1.2.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见表1。
2.2两组患者冠心病认知水平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冠心病认知水平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冠心病认知水平比较(X(—)±s)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冠心病具有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3],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以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对冠心病的正确认知,造成患者出现不遵医嘱接受治疗、护理,消极对待治疗,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终止治疗,从而对患者疾病的控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健康教育处方即使通过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处方教育,包括冠心病相关知识、饮食、康复运动、休息、体重控制、用药、生活习惯等方面内容,从多角度全面提升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况。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和冠心病认知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因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所致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玲.216 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322 - 1323.
[2]孔梅枝.“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病人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43 -44,11.
[3]陈夏明,张艳萍,诸笔科,等.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干预实验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56 - 358.
论文作者:伍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认知论文; 处方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两组论文; 水平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