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大利亚论文,地理论文,案例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Rigby Heinemann 1995出版的澳大利亚高中地理教材Global Interactions:A Senior Geography(全球相互作用)单元中,有关于“贫穷国家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教材在这一单元指出,国家内部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但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典型的共同特征。教材选择了发生在柬埔寨Chrop Ampil村庄中的一个案例,并指出,在许多贫穷的国家,大多数人为了他们的生存继续依赖小规模的(通常作为生存手段的)农业生产。教材在给出案例的同时,呈示了下表,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比较知道,发达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贫穷的国家相比,只有比例非常小的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
部分国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
国家 农业人口(%)
澳大利亚 6%
柬埔寨 80%
老挝 74%
新西兰
10.5%
巴布亚新几内亚 56%
索罗门群岛 74%
泰国 59%
瓦努阿图75%
越南 65%
数据来源:选自H.Trembly Families of the World-East Asia,South-East Asia,and the Pacific 1994
一、案例
一个贫穷乡村中潘恩家的一天生活
4∶30第一、第二和第三声公鸡的啼叫回荡在Kandal省Kien Svay区域平坦肥沃的土地上时,努蓉和她的丈夫潘恩起床了。他们将菜园中的蔬菜收割下来,扎成捆后背在肩上,走上了沿着流向东京湾的湄公河边上的乡间小路。这时好像整个的国家的人都在路上。工人们骑着自行车花两小时去首都金边工作;出租自行车在前轮的行李架上载着他们的顾客;摩托车拉着拖车,上面载满了携带着农产品去集市的人们。努蓉搭乘其中的一辆拖车,潘恩将园中收获的蔬菜堆在她身边。身为家里的管财,去市场买卖是努蓉的职责。
潘恩牵着他的公牛去田边草地吃草,同时给他的菜园浇水,而他的大女儿照顾比较小的孩子。从1979年起,他与10到15个其他的家庭合作种植水稻,向国家缴纳约百分之七的税款之后,其余收成大家平分。潘恩的集体农庄的田地离他家有30公里远。
政府鼓励农民种更多的粮食并卖掉他们的余粮,但是潘恩和许多其他农民一样,对此不感兴趣。国家在农业上仅能勉强维持自足,而今年气候又是特别的干旱,他知道在收割之前,很难使他的家庭维持温饱。而且,国家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粮食,并用生活消费品购物券代替现金发给他们,而那些用购物券所购的商品也不是必需品。
胆怯、沉默寡言的潘恩比较喜欢在他的菜园里耕种,卖蔬菜来挣取现金。他静静地用一桶一桶的水浇灌他种的东西。他今天将浇三次水,以保证他的收成,并能在自由市场挣一些钱。
6∶20村庄砖瓦厂的铃响了,紧接着国家的新闻广播从工厂的喇叭中传出,八岁的二女儿清塔前往学校。在潘恩房屋边的竹林中,织布机卡嗒卡嗒的声音紧随其后也响了起来。努蓉的姊妹们已经在工作了,她们编织一种机织的棉布——头巾,头巾通常制成红色或白色的,它们被柬埔寨人差不多用在每件事物上。男人和女人们把它围在脖子上或卷在头上遮阳,或在车辆经过扬起大量灰尘时用来遮住脸,或在井边和河边洗东西的时候穿。直到最近,进行编织的家庭每年卖头巾可以赚得18元,而现在每个家庭差不多都在编制头巾挣钱时,头巾的价格下降了。
8∶45努蓉已经从市集回来,她很快地洗干净一条鱼,这时她的丈夫在为早餐劈柴生火。她在市集上还奢侈地买了一片西瓜,两个最小的孩子清莱和莱恩围着她欢笑着。大女儿清杉盯着水果耐心地等候着。这个神情严肃的年轻女孩,出生在波尔布特政权时代,应该说她是幸运的,没有成为在那期间由于饥荒而死的无数人之一。早餐时潘恩从田里回来,默默地坐在织机旁,用旧的学校笔记本的纸卷烟,而他的妻子在看火。努蓉用尽可能少的木柴煮饭,因为木柴已经很稀少了。
9∶30潘恩和他的妻子回田里去了,他们将会在那里静静地并肩劳作一个上午。父母都很忙碌,13岁的大女儿清杉像一个母亲一样把莱恩背在肩上。她看上去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大。
在波尔布特时期,她的父亲被送到田里工作,但幸运的是,尽管她失去了她的祖父和许多叔父以及堂兄弟姊妹,但是她没有失去她的父母。身为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他们幸存的机会比较大。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则很难幸存下来,除非他们逃跑或躲藏起来。到1979年,柬埔寨已经失去了百分之九十的医生,所有的医院、大学和中小学设施都完全被破坏了。解放后,国家必须从头开始建设。自从清杉的父亲和母亲重聚,他们就非常忙碌,像所有柬埔寨的父母一样,重建他们的生活家园。
清杉等弟弟睡着后,她去摘水果,摘那些种在房子周围的香蕉、椰子、面包果和芒果。现在是芒果收获的季节,芒果树的树枝因结满累累的果子而下垂。当她经过隔壁房屋的时候,看到她的阿姨在编织头巾,一个堂妹跑出来与清杉做伴。两个少女快乐地在乡间玩耍,但是她们总是离家很近,以便能使清杉在弟弟醒来后就跑回家。
12∶30房屋影子的长度告诉努蓉现在该是她的大女儿去午间学校的时间。清杉很快地穿上已经很小了的学校制服,一把抓过她母亲递给她的用来吃午餐的几个硬币,骑上脚踏车去三公里之远的学校。
潘恩与他们的邻居一起尽他们所能为学校教育做点事情。重建村庄学校后,他们为自己的孩子买钢笔和笔记本,但是他们不指望能担负进一步的教育,除非对于他们的儿子。尽管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但仍有50%的儿童在读完小学后就辍学了,特别是女孩,她们的教育不被重视,她们要在家照顾弟妹,有织布的活要干。
现在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是空闲的,连清杉的老师也要照顾她自己的婴儿。一本笔记本和一些教科书,是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所有东西了。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主要是实用技术,而且90%的内容是很原始的。他们在校园里种植水稻和蔬菜,在作物收获后他们学习烹饪和裁缝。他们的劳动收益将会用来买更多的教科书。
12∶50工厂的铃声告诉每个人在午餐之后该回去工作了。努蓉坐在织机旁纺织棉布,莱恩在她的身边,当她不注意的时候,莱恩从桌子上掉了下来。她停止了工作,带着她啼哭的小儿子走进黑暗的房屋,温和地哄他睡觉。努蓉已有一个儿子,她不想再添孩子了,但她不知道任何关于避孕的方法,她只能祈祷运气站在她一边。
2∶30潘恩去把公牛牵到荫凉处。努蓉放下她的纺织活,叫回放学了的清杉,把醒来的莱恩给她,努蓉裹上头巾,到田里为明天要到市集上卖的蔬菜做准备。
4∶00当她的丈夫今天最后一次给菜园浇水的时候,努蓉回到屋子,取了另一块干净的头巾,带清莱与莱恩去井边洗澡。因为在波尔布特时期,数以千计的尸体被丢在井里,所以许多井不能再用了。人们要到非常远的地方去井里打水。但是这个村庄的是新建设的,被迫离开家园的年轻家庭发现了这片0.8公顷的土地,村庄的新建得到了政府的许可。不幸的是,新家园的开拓也迫使农民远离了河流,肥沃的土地,道路和市集这些能赚钱的地方。
努蓉往孩子们的头上浇了一桶水,用手擦去孩子们身上的灰尘。由于没有肥皂,孩子常常因为缺乏卫生保健而得皮疹。莱恩挣脱了他的母亲,但又被母亲轻轻地拉了回来,被要求继续洗澡。在高棉人的家庭中,丈夫地位较高,承担抚养家庭的责任。母亲则负责对孩子传授社会、民族、道德价值观。给孩子洗完澡后,母子三个人从静静的乡间回家了,这时工厂卡车已开走了,家庭织布机也没了声响。
6∶30潘恩把公牛牵了进来,拴在果树下过夜。他坐在织机前,努蓉在准备晚餐的饭、鱼、卷心菜和青芒果。猫在织机的一角,狗也在下面,家里的一小片碎食都不会被浪费掉。晚餐后,努蓉哄她的小孩子睡着后,去和她的亲戚谈话聊天。潘恩则在卷另一根烟,和聚集在路边的男人们帮努蓉的兄弟拆掉现在的房子,在雨季来临前建立一个比较牢固的房屋。
9∶30当开始宵禁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睡着了。宵禁告诉男人和女人们该回家了。它每夜提醒人们,国家相对的、新建的和平仍是非常脆弱的。
二、学生活动设计
阅读案例,完成下列各项作业:
1.列出潘恩一家和你自己家庭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2.思考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模式。运用所给的案例,概括说明柬埔寨和澳大利亚在农业生产上有何明显不同。
3.你认为潘恩一家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是积极的?
4.从案例研究和所给的数据中,你能列出在柬埔寨被视为“不发达”的特征吗?
5.运用柬埔寨的人口统计数据。构建一个人口金字塔。
6.检验人口金字塔,说明柬埔寨人口金字塔和当今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7.解释柬埔寨的发展水平是如何影响潘恩一家生活质量的。
8.做一些关于柬埔寨历史的研究。你认为哪些历史因素可能造成了现在的问题?
三、对我们教学的启示
本案例通过对柬埔寨一个贫穷乡村中潘恩家的一天生活栩栩如生的描述,引导学生探讨其中值得思考的地理问题,如柬埔寨农村家庭在生活方式和柬埔寨的农业生产模式等,并深入探究其引伸出的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柬埔寨的人口发展与人口问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地理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普通而平凡的案例,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案例是非常多的,通过这一案例,地理教学变得真实、生动、具体,这是我们在以往教学中大多采用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显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