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大屯煤电集团中心医院龙东分院 221611)
【摘要】 目的:对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普外科围手术期切口感染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458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42例,对照组216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是安全的,因而可以避免由于滥用抗生素而给临床带来严重后果。
【关键词】普外科; 切口感染;抗生素;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154-02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抗菌药物的应用虽然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但并非所有手术均需使用抗菌药物,然而国内目前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普遍存在,多重耐药人群时有发生,给临床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还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1]。本文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年8 月-2014年8月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458例,对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4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为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为围手术期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所以患者均排除手术时间过长。观察组242例患者年龄在1-72岁之间。平均年龄43.2±3.6岁,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04例,甲状腺瘤46例,乳腺良性肿瘤62例,腹股沟疝134例。对照组中216例患者年龄在1.2-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9±2.8岁,其中男132例,女84例,甲状腺瘤65例,乳腺良性肿瘤 77 例,腹股沟疝71 例,股疝3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进行总结。其中观察组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3观察指标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排除以下情况:(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2例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0.08%,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 0.09%,对于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与未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3.讨论
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1)手术时间大于3h;(2)手术创面大;(3)患者失血过多;(4)手术操作不规范;(5)手术器械消毒不严;(6)患者有其他部位潜在感染;(7)高危人群等均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2][3]。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与治疗。 但对于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如甲状腺瘤、腹股沟疝、乳腺良性肿瘤等。大多数医院术前均进行一次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然而本次回顾性调查发现对于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围手术期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别。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4],是否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重视。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虽然可减少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但并非所有手术均需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仍有部分普外科医师并没有注意到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成为替代规范的无菌操作和严格的消毒无菌技术,将抗生素作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而使用。为了能有效减少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应加强手术室净化管理,定期对空气细菌数进行监测,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对潜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加强患者术前相关的营养补充和水、电解质平衡性情况,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为了贯彻落实好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精神,切实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除有高危感因素存在外)均不应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当然我们要立即纠正很多外科医生的抗菌素药物的使用习惯及观念意识,定期组织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强化临床医生正确合理使用的意识,加强制度的管理,提高普外科医师的技术操作水平及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R].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4,10.
[2]王太敏.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10):154-155.
[3]郑健林,朱烈彬,吴平飞.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效果探讨[J].江西医药,2013 , 48(8) : 689-691.
[4]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论文作者:黄华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抗生素论文; 患者论文; 预防性论文; 术后论文; 普外科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