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00331
摘要: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聚焦生态、业态、形态“三态合一”的转型发展目标,实践产城整合、绿色低碳、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形成以总部商务、科技研发、生态绿地为核心功能,居住、服务、休闲等配套功能的绿色生态城区。围绕土地与空间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环境、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利用、智慧城区、绿色人文等9大方面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建立上海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三星级),争创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三星级)。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全过程;创新;活力
1 研究背景
依靠资源消耗、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减少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依赖,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国的城市发展也必然进行绿色生态转型。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剥离了“使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任何城市,包括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都将失去城市发展本身的意义[1]。
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等众多文件,政府层面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2017年5月,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提出上海未来5年要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大幅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并详细阐述了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绿色新生活行动等绿色城市和城区的建设重点[2]。
桃浦科技智慧城位于上海普陀区西北部的桃浦镇境内,北起沪嘉高速公路,东至真北路,南邻沪宁铁路,西至外环线,土地面积7.9平方公里。其中,以南何支线为界,支线以东面积约3.7平方公里称为拓展区,支线以西为原桃浦工业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称为核心区。桃浦科技智慧城将打造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核心区将根据所在的地域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土地利用,绿色交通与建筑,生态环境、能源与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积极探索适宜性发展指标体系,最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应贯穿于城区区域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在各阶段,充分体现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
2 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规划
2.1开展国际方案征集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和中央绿地方案设计
2014年,通过国际方案征集完成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和中央绿地方案设计,核心区城市设计采用德国HPP公司方案,中央绿地设计采用JCFO公司方案。HPP方案对 21 世纪的城市,提出多样性、开放空间、可达性、灵活性、识别性、低碳生态等六大规划原则指导方案设计。方案形成“136”的总体空间结构。一个核心区:商、住、文、娱等功能高度混合,二层廊道步行联系,激发城市活力。三条活力廊道:增加水廊、社区、商业三条活力带联系中央绿地带动地区整体发展。六种街区尺度:营造商务、居住、产业等六种不同街区氛围。构架合理,系统完善。形成多层级公共空间体系。中央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公共步道等四级公共空间,以 300 米半径基本覆盖规划区域。城市支路网密度大幅提升。保持现有主要路网构架不变,填入“弹性支路”,过“单向循环”组织机动车交通。JCFO中央绿地方案呈“J”字型布局,占地面积约50公顷,是上海城区最大面积的中央绿地公园。桃浦绿地采用行云流水的动态架构,形成山谷意向,以活泼灵动的构图创造出一个优雅、连续、独特的绿地,留出足够的开放、美丽、宁静、自然和生态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紧密相连,塑造符合桃浦智慧城,乃至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的“新自然”景观。
2.2 控规修编
在前述国际方案征集的基础上,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修编,于2016年5月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
发展愿景:以面向 21 世纪的城区为目标,创造一个融入网络、适宜慢行的空间环境,满足产业与工作者对环境品质的要求,通过慢行友好鼓励更多的交往和交流,形成有利创新的活力氛围。
核心策略:强化刚性结构特色,填入弹性复合肌理,塑造宜居柔性环境,形成活力的城市氛围。
城市结构:通过中央绿地将桃浦城划分为东南、西北两片城区,两片城区通过中央绿地的带动互连互通,相互支撑。构建商业文化与滨水休闲两条核心廊道,集中展示地区风貌形象;廊道串联绿地、城区和轨交站点,围绕轨交站点形成高层组团,塑造地区门户;廊道沿线布局公共功能建筑,形成特色地标。同时,将整个城区划分为六个特色街区,各个街区拥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特色,通过富有特色的街区中心增强街区认同感,街区之间紧密联系。
2.3 专项规划编制
结合控规编制,同步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规划与研究,保障后续建设实施有序进行。重点增加绿化、道路交通、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等专项研究,加强各系统性可实施性研究,提升地区建设标准。
2.3.1 绿化专项规划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以一片中央绿地为核心,构建三条空间轴线、7条次级活动廊道和多个景观节点,形成”3+7+N”的景观结构体系。其中,沿中央绿地、商业走廊和北部河道形成三条核心轴线,组织地区级公共活动,分别是(详见下图):
(1)生态休闲轴。依托中央绿地形成“L”形生态休闲轴(绿轴);
(2)商业商务轴。借鉴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富有变化的空间组织,形成移步换景的步行体验,塑造核心区商业走廊,连接地铁站、中央绿地与城区腹地,通过将长路径拆分为多段短路径,使步行过程更加轻松,形成商业 商务轴(橙轴);
(3)滨水文化轴。依托李家浜和新开河,结合滨水休闲绿带,结合公共活动,形成线性的滨水文化轴(蓝轴);
(4)次级活动廊道。与中央绿地、滨水绿地和人文景观轴相联系,结合重要建筑群节点和景观节点,形成七条贯通的视线廊道,让市民可在基地内感受不同视角带来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同时强化绿地渗透与带动作用,形成七条次级活动廊道。
(5)景观节点。围绕武威路地铁站形成地区核心高层组团,由地标建筑、标志性建筑和绿化景观形成地区景观核心,与南北向开敞的中央绿地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和空间景观,成为核心区的标志性景观节点。围绕祁连山路地铁站设置一般高层组团和标志性建筑,形成次要的景观节点。
2.3.3 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
结合绿色生态现状评估,从土地与空间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环境、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和材料利用、智慧城区、人文等九个方面构建了适合桃浦科技智慧城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
土地与空间利用以多元复合开发为宗旨,具体目标如下:
规划区路网密度不小于12km/km2;
混合街坊比例不小于50%;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因地制宜,远近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街区开放便捷,空间创新共享,复合人群居住,营造活力街区;
无障碍设施普及率100%。
绿色交通发展旨在实现城区交通网络便利化、交通组织高效化、出行方式公交化、交通能源低碳化目标,且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为辅的出行方式,促进居民绿色、低碳、安全出行。指标如下:
公交站点及轨道站点500m覆盖率达到100%;
居住区、学校、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合理采取交通宁静化措施;
预留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达到10%;
大力发展城市智慧交通,推动交通智慧、高效运行。
绿色建筑方面,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全装修、绿色学校、健康建筑、低碳社区的建设:
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二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
推动规划区建筑产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0%;
引导建筑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建筑比例达到50%;
生态环境方面,将生态环境安全作为首要前提,致力于提升环境品质,目标设定如下:
土壤安全,土壤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无黑臭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不低于IV类标准;
通过点(建筑)、线(道路)、面(公共绿地)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绿化体系,营造花园生境;
构建绿色生态展示线路,串联重要的绿色生态节点,综合展示城区绿色生态风貌,加强绿色生态辨识度,增强居民归属感。
能源利用方面:
50%以上新建公建筑能耗比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低10%;
公建区域能源系统覆盖率不低于70%,提高供能系统的稳定性,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创新模式,研究建立区域分布式集中供能站,并充分利用光热和光伏发电;
建立能耗管理系统,加强规划区能耗管理。
水资源利用方面:
研究建立直饮水系统;
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减少用水需求;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管网漏损,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0%;
充分利用雨水和河道水资源,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
固废利用方面: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100%;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
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00%;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研究建立区域资源再生中心,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建材同类材料的替代使用率达到20%。
智慧城区方面:
建设城市管理、智慧市政、智慧民生等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设道路智能监控系统、停车诱导系统、自行车租赁系统等;
规划区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实现100%覆盖;
水资源、交通和声环境构建立监测平台和控制系统。
人文方面,研究英雄金笔厂、上海橡胶厂、韩塔、绿杨桥等历史文化建筑、遗址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使居民有共同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和归属感。
3 生态综合修复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为原桃浦老工业区,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围绕“城市转型生态综合修复示范”目标,目前正积极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各地块完成修复并通过验收才能进行土地出让环节。
3.1 生态综合修复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可分为三部分(图一):1、补充监测与修复方案编制评审;2、污染治理施工、监理与验收招投标;3、施工与环保验收。
图一 污染治理工作流程图
3.2 建立核心区污染土临时处置中心
为完全实现污染土区域内消化,减少外运处置风险,建设核心区污染土临时处置中心,保障处置过程环保、绿色。
3.3 修复过程科学性和修复后的安全性
为保证修复过程科学性,根据本市《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及市政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管理办法》 [4]文件要求并依据前期初步调查、加密调查、补充调查的工作成果,核心区内超标地块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明确土壤和地下水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修复目标值),并结合评估结果和“处置技术环保、处置过程科学、处置费用可控”区域土方平衡要求,提出适合的修复模式,如原地阻隔治理、污染土壤现场异位修复至修复目标值后作景观覆土或作回填土使用等,形成地块场地健康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方案。修复技术方案要求地块内关注污染物须修复至目标值并通过环保验收后方可允许开发。
为保证修复后的安全性,在修复过程中环境监理单位将依据地块修复技术方案和修复施工方案对修复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验收单位按照修复技术方案中提出的修复目标值评估现场关注污染物是否达到验收标准,并编制项目验收报告,通过项目验收专家评审后报区环保局备案,确保了未来地块开发的安全性。
3 规划落地与建设全过程监管
3.1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最重要的是落实自下而上的绿色生态理念,绿色生态理念除了贯彻于各项建设中,还应将其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中,以此来逐步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还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简约健康的生活观,确定适宜的建设开发定位。倡导绿色生态理念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也是全面推行绿色生态城区的基础[5]。
3.2编制开发建设导则
结合各专项规划成果,编制综合性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开发建设导则》来指导开发建设各环节工作,对土地出让具有重要影响的边界条件和内部条件提出明确控制要求;对控规与专项规划中矛盾内容进行协调及技术修正,最终形成导则,进一步分解细化各项规划控制指标,将之落实各区域、各地块和每个具体项目,作为土地出让条件、规划设计的前提和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南作为各地块土地出让条件,落实相关要求。
3.3 以绿色建筑为重点抓手
一是细化任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二是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全部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二星级建筑面积约为335.69万平方米,约占绿色建筑面积的82.01%;三星级建筑面积约为73.62万平方米,约占绿色建筑面积的17.99%。协助区职能部门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实施机制,将绿色生态城区有关指标要求纳入立项、土地出让、招投标、规划、图审、竣工验收等监管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三是打造精品工程,重点打生态效益显著、文化内涵丰富、技术成熟适用的典型示范工程,成为彰显城区特色的窗口、展示示范成果的平台。
3.4 创新机制
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重点要推行以下制度:一是绿色规划审查制度。将绿色生态城区相关要求作为约束性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以批准。二是绿色土地出让制度。将涉及的关键指标列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在招、拍、挂过程中严格把关。三是绿色建筑设计专项审查制度。在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专项审查,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通过。四是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制度。施工单位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五是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
3.5 强制激励并举
将绿色生态城区相关要求强制纳入土地出让、招标、施工、竣工等各管理环节,并进行审核监管的同时,由区政府出台激励措施,在资金补贴、项目评优方面予以倾斜,在实施过程中,重点补贴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4 智慧管理与运营
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绿色生态城区智慧管理与运营。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规划,2012(12)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3]王旭东、杨秋生、张庆费著.《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成与调控策略探讨》 [j] 中国园林2015.06
[4]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及市政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管理办法》(沪环保防[2014]188号)
[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4[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刘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建筑论文; 城区论文; 绿地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核心区论文; 智慧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