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论文_朱秀红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论文_朱秀红

牡丹江管理局海林农场小学 朱秀红

要想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师必须研读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学会”来解读教材,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立足教材到超越教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载体,而“用教材”教师就得考虑到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施教,把学习对象放在中心位置,还要顾及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需求,通过教师的教学智慧来实现课堂的轻负高效。开学初,我听了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执教的“学用字词句”一课,对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节“学用字词句”一课共有三个要求:一是用下面的方法画自己的小手:二是拼拼读读: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三是说说手还能为你为别人做哪些事。

这位教师是这么教学的:

一、看一看,猜一猜

伴随着音乐,教师边做手影边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小动物,随着小动物一一出场,教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发生在这几种小动物之间的童话故事。如:一会儿是喔喔打鸣的大公鸡;一会儿是只正在吃草的兔子;一会儿又是机灵的小松鼠在东张西望,好像在侦查敌情小朋友边猜边听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兴趣骤生。

教师开课伊始运用看手影猜动物,随机编童话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要学的内容上来。

二、画一画,比一比

教师先做示范,利用多媒体展示台演示怎样画出自己的左手,边演示边讲解画手的注意点:把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左手的五个手指不分开,按住纸沿着边缘画出左手的样子。小朋友模仿教师的方法,在自己的纸上也画出小手。分小组传看评议,展示画得好的。

三、看一看,读一读

首先让小朋友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分别说说每副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结合拼音采用多样灵活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拼读,一直到读准下列词组: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最后引导小朋友把图画和拼音词合起来思考,交流中使他们发现这些词都是表示手的动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想一想,连一连

先想想人手除了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还会做哪些动作,再将左右两边的词连起来:

扫 手

洗 地

开 衣

穿 门

通过连线,使小朋友们感知手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他们词语搭配的能力,使他们积累了更多手能做什么的词语,为下面的教学顺利进行铺好路。

五、说一说,夸一夸

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小朋友说清楚开头的第一句话。(可以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也可以说:我的小手真能干)

再把三个词“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用上,鼓励小朋友分别说三句话。重点引导小朋友充分想象:做得怎么样?

接着引导小朋友发散思维,拓展练习的范围:

如:在家里,我会

在学校,我会

为自己

为别人

在指导把每一句说完整、说通顺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最后让小朋友用一句结束的话。(如:“我的小手真了不起!”“手的作用可真大呀!”)教师由易到难引导小朋友进行表达训练,他们都跃跃欲试,抢着夸自己的小手。

先是用一句话夸赞小手,如:有的小朋友说:“在学校,我会浇花,扫地、擦桌椅,我的小手真能干呀!”有的说:“在家里,我会帮妈妈倒水、洗脚、捶捶背,我的小手了不起。”还有的说:“在学校,我会写字、画画、做手工,看我的小手有多棒!”然后在说好一句话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地点,分别为自己、为别人,夸夸自己的小手。这时小手如林,有的说:“在家里,我会刷碗、洗菜、倒垃圾。在学校,我能摆桌椅、擦玻璃。你们看,我的小手多勤劳。”这位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小朋友,看谁为自己的同时还能为别人,用几句话去夸夸自己的手。,如:“在家里,我会帮爸爸沏茶倒水、捏脚、捶背。在学校,我会跳绳、丢沙包。我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别人有事我会帮忙做。我的小手可立了大功。”

六、唱一唱,评一评

小朋友们边打拍子边齐唱《我有一双小小手》。各小组在组内分别夸夸自己的“小手”,然后全班交流每个小组评议出一个最能干的小手。

整节课小朋友们兴趣盎然,学得有滋有味,随着“铃铃铃”的下课铃响起,在不知不觉中这节课结束了,小朋友们还意犹未尽,可以说这节课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细细琢磨,这位教师成功的原因有四点:

一是教师钻研教材在深入上下了功夫。紧扣“字词句”的“学”和“用”,进行教学设计,有的放矢。二是解读小朋友在细微上花了力气。这位教师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尽可能设计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趣味中学习,他们当然乐此不疲。

三是处理教材在浅出上动了脑筋。设置一个个台阶,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是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是补充内容在科学上做了文章。紧扣教学目标,补充内容为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服务。正因为教师具备解读教材、解读小朋友的智慧,才能将教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为学生的学习所用,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论文作者:朱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论文_朱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