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冲孔桩施工方法,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1冲孔桩施工方法
1.1测量放线准确
放线测量是施工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其准确性关系到整个施工的质量。如果放线不正确导致孔桩错位,则无法满足正确施工的要求,同时造成施工误差,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关放线测量工序,正确处理。
1.2冲机孔桩就位
安装冲机前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开钻前先检验钻头直径,调整和安放好起吊系统,钻机底座和顶端应平稳、牢固。并冲钻机顶部的滑轮缘、转盘中心对中后将钻头吊起,徐徐放进护筒,调整使钻塔垂直,合格后根据四角控制拉好的“十字线”对准桩位,做好护桩工作。在桩位附近设泥浆池,钻孔中随时检查孔位、泥浆稠度、孔径及深度,作好原始记录,并绘制地质剖面图。
1.3埋设护筒
埋设适当深度的护筒,对于地质条件差的桩孔,钢护筒可能在开孔冲桩过程中发生倾斜;刚开始冲孔时采用冲程较大、吊绳放得较松;孔内有倾斜状态的风化岩层,孤石等;需第二次埋设钢护筒,调整使钻塔垂直,合格后根据四角控制拉好的“十字线”对准桩位中心,护筒高度超出地面30cm。
1.4加固孔桩与孔壁减少混凝土的流失
①当冲孔离溶洞的顶面为1~3m时,在孔内加碎石与黏土,不能取渣,反复的操作让其挤进裂隙与溶洞中,对于溶洞的扩孔部位要多次挤塞使孔壁加固,以此来减少灌装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失量,节约桩基的施工成本;②加大泥浆的比重,并选取小冲程的进尺,适量加入黏土与片石,从而加强孔桩与孔壁,把顶面逐渐击穿,避免卡钻。在击穿顶面之前,要对孔内的泥浆面变化详加观察,可以派专人守候察看,一旦发生漏浆状况立刻补浆,从而形成泥石护孔。在孔桩内抽入泥浆池的泥浆,不能将孔壁冲刷。如泥浆情况持续没有改善,则采用袋装黏土或水泥直接冲击挤压至溶洞,将溶洞通道封闭直至不再漏浆,然后将小冲程冲孔转变为固壁成孔,完成穿越溶洞。
1.5确定终孔
因岩溶发育具有无规律性,这就导致嵌岩桩对嵌岩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在施工时,应依据地质的勘察,进行综合判断时需与以下情况结合:①实际地层和勘察资料是否符合,若不相符主要以施工状况反映,需要时刻进行地质钻探;②观察终孔前后的泥浆稳定与否,是否出现漏浆,以此判断溶洞与岩层的完整情况;③冲孔进尺的速度如何,是否出现斜孔,也需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溶洞内和一些软弱层都会发生较快的冲孔进尺;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岩样表面新鲜与否,是否存在溶蚀面,这是对岩层完整与否的判断。经过检验之后,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便可进行终孔。
1.6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在终孔之前,即要提前将钢筋笼制作成形,为使钢筋笼下到孔内时不靠孔壁而有足够的保护层;用钢筋根据施工规范制作一个探笼,检验孔径及倾斜度,钢筋笼制作在孔桩周围,有利吊车吊装钢筋笼入孔,钢筋笼到孔底后中心与孔桩中心重合,在加焊定位筋。
1.7灌注混凝土
在设置钢筋笼时,施工人员不能立即进行浇筑施工,而是需要进行二次清洗,以保证钻井泥浆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规定要求,保证施工前的冲孔桩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将导管口与钻孔底部保持相应的距离,管道埋深程度要大于地面高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公路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导管的位置和浇筑速度。
2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常见问题
2.1孔偏位过大或垂直度未达到要求
钻孔偏位过大或者是钻孔垂直度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与标准是冲孔桩施工中的一种常见问题与现象,为冲孔桩施工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钻孔孔偏位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造成孔偏位、垂直度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如下:护筒固定缺乏牢固性、钻机缺乏稳定或者是地面土基软弱,导致钻机在开展钻孔钻机作业时出现钻机位移现象,从而产生孔偏位过大或者是成孔垂直度没有达到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钻进工作时没有及时对钻机钻杆位置及其垂直度进行及时校核,导致钻机在开展钻孔钻机作业时出现钻机不垂直现象;施工护桩位置和护筒位置在测量过程存在一定的无法,没有及时对护桩位置和护筒位置进行检查,导致钻机出现孔偏位较大或者是垂直度没有达到要求;钻进过程遇到底层斜岩或者是孤石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处理,依然采用快速钻进方式开展钻孔工作。
2.2塌孔
冲孔桩基施工过程出现塌孔现象严重影响到桩基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及其使用阶段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踏孔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得知导致冲孔桩基在施工过程出现踏孔的原因如下: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泥浆不符合要求,具体表现为泥浆密度低、粘稠度小;土体与护筒之间缺乏密实性,导致泥浆从土体、护筒之间流失,减小泥浆所产生的静压力;钻孔机在开展钻进工作时,钻头出现倾斜现象,增加孔壁与钻孔之间的膜材料,对孔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引发孔壁塌陷;对钢筋笼开展安装工作时,没有对钢筋笼进行合理定位,增加孔壁与钢筋笼之间的摩擦力,使孔壁发生塌陷现象;对成孔进行清孔处理后没有及时利用混凝土实施浇筑工作,降低孔壁的稳定性。
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孔偏的解决措施
针对钻孔偏位较大或者是钻孔垂直度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问题,需要对其作出如下处理:开展钻孔工作之前,对施工场地实施换填压实,并在钻孔区建立钻孔施工平台,提高钻孔的操作能力;定期对护桩的位置进行测定,确保钻孔设备能够位于钻孔的中心位置;落实钻孔机固定工作,防止钻孔机在施工过程出现偏移现象。
3.2塌孔的解决措施
为解决冲孔桩基施工过程多存在的塌孔现象,施工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严格按照地质条件的各项要求,选用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浆,确保泥浆具有良好的密实度、粘稠度,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将外加剂添加到泥浆中,以此增加泥浆的密实度与粘稠度;护筒安装完成后应对护筒与土体之间实施密实处理,防止泥浆从护筒与土体之间流失;定期对钻机位置进行检查,确保钻机位置没有偏离;安装钢筋笼时,应科学调整钢筋笼的位置;使钢筋笼能够缓慢下沉,避免钢筋笼与孔壁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若孔壁出现塌陷现象,需要对其实施回填处理,从新钻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冲孔桩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范操作,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有效的对策去处理,从而确保施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确保施工的有效开展与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向泽.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李颂明.岩溶区冲孔灌注桩施工及其溶洞处理措施[J].广东化工,2017,44(20):117-118.
论文作者:周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冲孔论文; 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钻机论文; 钢筋论文; 溶洞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