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下数学学习材料的有效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数学论文,材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的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加工厂”,那么,数学材料就是“原料”,学习的结果就是“产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一要素就是来自人脑外部的“原料”。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学习材料的有效选择和组织上。在数学教学理念日益更新的课改实践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已成为每个教师极力追求的主题。
一、选择具有生活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真实中学习
[案例一]《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断
师:(投影出示各种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小组里说一说,你已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元最大。
生2:10分就是1角。
师:如果让你们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生1:放两堆,纸币放一堆,硬币放一堆。
生2:分三堆,把“元”的放在一起,把“角”的放在一起,把“分”的放在一起。
……
师:我这里有多少钱?谁愿意帮忙数一数?
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数。
师:你手上有多少钱?也数一数。同桌帮忙检查一下。
学生各自数自己手中的钱。
师:(出示标价1元的一枝铅笔)你们准备怎么付钱?
生1:给你2元,找我1元。
生1:给你2个5角。
生1:给你10个1角。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材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认币、换币、取币、购物)认识了人民币,初步学会了付钱、找钱,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材料,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具有动态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案例二]《认识图形》教学片断
师:(出示用图形拼起来的蝴蝶)这像什么?
生:像蝴蝶。
师:这是老师用各种图形拼起来的。请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学生上台操作。
师:(出示圆形纸)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
生:圆形。
紧接着依次出示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形状,并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打开小盒子,跟我们的“好朋友”打个招呼吧!(盒子里面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学具各一个。)
师:你摸一个面,让你的同桌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学生小组活动。
师:用你们的“好朋友”把今天学的图形画在纸上,好吗?
学生纷纷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学具画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用手中的尺子画出了三角形。
师:画好的同学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这样的图形?
学生举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将“静态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更多的转向“动态的主动探究式学习”;提倡将“关注学习结果”更多的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更多地考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寻求各种能力的发展。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就选用课本练习五中富有童趣的习题——“蝴蝶”直接作为导入材料,让学生在分类中初步感知这些图形。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又让学生通过验证、触摸、绘画、举例等多种教学手段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并在探究中产生一种要与周围人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发现成果的强烈愿望。我相信,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活动和思维过程,一定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案例三]《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通过实物操作、看图说算式等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教师安排了以下几个练习环节:
1.教师报题,学生写算式,比一比谁写得快。
比赛中,有些学生做得很快,有些学生做得很慢,还提议教师放慢报题速度。但教师还是按照原来的速度往下报。
师:都是用乘法或加法算式表示吗?(学生没有异议。)
指名写得快的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生:我都是用乘法表示的,因为这样简便。
2.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华素润喉片盒子。
师:想象一下,这里面的药是怎样排列的?
生1:有5行,每行6片。
生2:有4行,每行6片。
教师打开盒子验证。然后继续逐一出示餐巾纸、彩色盒等实物,让学生猜测、验证。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倡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之上,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建立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让学生开展写算式比赛,正好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经过激烈的比赛,占据上风的学生神采飞扬,暂时败下阵来的学生并不服气,这样就很自然地使学生体会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教师随后所出示的练习材料似乎随处可见,却也趣味盎然,很和谐地与“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选择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案例四]《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片断
师:能不能自己编几道这样的题目呢?
学生编完题目后反馈,教师板书。
师:这些题目符合要求吗?
生:23+19和76+15不符合要求。
师:为什么?
生:它们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请你们出几道符合要求的题目让同桌做一做。
同桌互相出题,交换批改。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适当的开放性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面的教学片断,教师摒弃了“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计算练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出题、同桌互相出题,这样的练习方式本身就是开放的,能满足学生自我探究的需要。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外感到内化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数学学习是学习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信息增殖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性地得到恰当使用的情况下,趋向明晰化,表现为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这两个方面是揉杂交融、动态生成的,而数学材料在其间穿针引线,外联内引。因此,只有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选择,才能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