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与中医情志变化及患者焦虑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刘翼飞

刘翼飞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变化与焦虑状态患者的胆囊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5例胆囊探查正常(A组)及105例患者胆囊疾病(B组)进行分析,调查内容为A组与B组患者的情志变化并对每位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判断是否伴有焦虑症状,与胆囊探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情志变化与焦虑状态与胆囊改变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胆囊疾病改变的重要因素是由人体代谢功能异常而产生。情志变化与伴发焦虑的人群直接影响到胆囊的排泄功能。同时为患者提出调节情绪和减轻焦虑症状入手,以达到预防胆囊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胆囊结石;情志;焦虑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34-02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disease and

mood changes and anxious stat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Liu Yifei

Hebei institute of northern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zhangjiakou,075000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the gallbladder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 Methods:B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in 105 cases of gallbladder peering into normal (group A) and 10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disease (group B) were analyzed,Survey content for group A and group B patients mood changes for each patient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measurement,Determine whether with anxiety symptoms,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gallbladder detection results. Results:Group A and group B mood changes and cystic change i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Conclusions:Mood changes affect the function of the gallbladder.

【Key words】The gallbladder stones mood anxiety

情志变化关系到机体功能是否正常运行,情志变化和焦虑会使人体罹患疾病,愉快的情绪使人气机调畅、阴阳和谐,不良的情志导致人体气机失调,阴阳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心理失常,精神障碍,损神伤形,引起各种疾病,尤其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对胆汁分泌与排泄有较大影响,故此我们对二组病例胆囊进行了检查,并且对二组病例的情志和焦虑情况做了调查,现将测得结果报告如下,并据我们的认识略加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我院2008-2013门诊体检病例,随机选择无胆囊疾病的患者105例(A组),男65例,女40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36.4±8.3岁;有胆囊疾病的患者105例(B组),男63例,女42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5.4±3.5岁。所有病例经过详细体检和试验室检查,无发热、黄疸,血例规正常,化验肝功能及澳抗均阴性,排除其他疾病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GE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患者空腹检查。

1.3 测定指标:

超声探查患者胆囊,诊断患者胆囊内内有无结石,有无息肉,胆囊壁是否粗糙,胆囊内内有无沉积物等。把胆囊有疾病的和胆囊无疾病的分为二组。首先对二组患者进行情志方面的测量,如有无失眠、易怒、忧郁、悲伤等有无变化,然后对每位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包括14个项目,判断有无焦虑症状及严重程度。评定标准:HAMA的评分为O~4分,5级:(0)无症状, (1)轻, (2)中等, (3)重, (4)极重。结果解释 “1”症状轻微;“2”有肯定的症状,但不影响生活与活动;“3”症状重,需加处理,或已影响生活和活动;“4”症状极重,严重影响其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资料以X±S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配对和非配对数据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检查前日进素食,当日晨禁食水。检查时取仰卧位或左侧位,采用多切面扫查方法,对胆囊进行观察。

2 结果

本组病例检查结果见表1,A组与B组有无胆囊疾病比较差异明显,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二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有无焦虑症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组与B组胆囊形态改变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到,B组病例胆囊结石结石32例占30.4%,胆囊息肉67例,占63.8%,胆囊沉积物85例,占80.9%,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HAMA评分B组无症状68例,占64.7%,有轻度到中度症状者55例,占52.3%,有重度到极重度症状者13例,占12.3%。A组无症状97例,占92.3%,有轻度到中度症状者56例,占0.5%,有重度到极重度症状者2例,占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中医情志变化:A组失眠 43例,占40.9%,易怒7例,占0.6%,忧郁21例,占2.0%,悲伤6例,占0.5%。B组A组失眠 43例,占40.9%,易怒7例,占0.6%,忧郁79例,占75%,悲伤例61,占5.8%。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中医情志变化与焦虑状态有正相关性,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步统计二组患者中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中72胆囊呈椭圆形状,占68.5%,超声提示:胆囊显著增大,胆汁淤积。二组中均未见胆道异物阻塞,部分患者胆囊壁粗糙,但A组中胆囊形状无变化,B组中大部分患者胆囊形态松弛,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中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和胆汁瘀滞有部分患者是同时存在,尤其是胆囊息肉合并胆汁瘀滞者居多。

祖国医学的“七情”既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变化,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若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持续时间过长,超越了人体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脉功能紊乱,心理失调,精神障碍,引起各种器官和精神性疾病,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B组患者主证为右胁部不适或胀痛,时轻时重,胸闷纳呆,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无发热、黄疸,肝区无压痛及扣击痛,莫非氏征阴性,血例规正常,化验肝功能及澳抗均阴性。有嗳气、口苦、恶心、心烦、易怒、纳呆等表现。

情志直接影响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导致气机异常,损伤气血阴阳,损形伤神。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所表现的病症各不相同,有的是气机紊乱,有的是气滞不行,有的是出入异常,有的是反降反作,直接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活动,导致功能紊乱。《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长期或强烈的情志内伤可致人体气郁化火,疾湿内聚,气滞血瘀,诱发多种疾病。

胆囊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梨状囊袋,其功能主要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的收缩排胆功能,主要受植物神经,体液因素和某些药物的影响。国内专家从性激素失衡角度研究胆囊结石的成因,认为男性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降低,而女性患者相反明显升高,提示胆石成因与体内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比例失调有关【1】。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胆与肝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是肝主疏泄的一个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络不和,疏泄不利,气阻胁经,则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造成胆囊增大,胆汁淤滞甚至发生胆囊结石等疾病。据报道【2】肝硬化患者好发胆囊胆色素结石,且以黑色结石多见,这与肝硬化时肝脏代谢胆红素和胆固醇障碍胆汁中UCB升高、TBA降低有关。据文献报道【3】胆囊运动功能调节与脂质代谢异常、促成核因子及抑成核因子平衡失常、胆囊及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致石基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在胆囊结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而神经和内分泌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胆囊运动功能起调节作用。同时大量研究表明【4】,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比男性高,充分说明性激素也是影响胆汁成分及胆囊运动功能主要原因。胆囊黏膜性激素受体表达及肠上皮化生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证明胃排空过程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控,胃肠激素在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以内分泌、神经内分泌方式或作为肽能神经递质对胃排空进行精细的调节。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族、PP肽族、促胰液素/胰高糖素族及其他常见胃肠激素对胃运动和胃排空的调节作用【5】,说明胆囊、胃肠道都受到内分泌功能的调节,长期的焦虑状态必然影响到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到胆囊的正常功能。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以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进而引起代谢功能障碍,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胆囊疾病的形成与患者焦虑状态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虽然目前对胆囊疾病尚无十分理想的预防方法,我们认为胆囊常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所致,长期的胆囊功能异常使胆囊形态松弛,胆囊增大,胆汁淤滞,也是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症的诱发因素。

本研究旨在除了掌握胆囊疾病形成的因素外,将胆囊疾病形成的有关因素分析后及是否伴发焦虑情况和情志变化,为患者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干预措施和从减轻焦虑症状入手,以达到预防疾病形成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超,王旺河.性激素与胆囊结石成因的临床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7,9(3):119-120.

[2]罗蒙,孙勇伟,吴志勇,陈治平.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和结石成分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1):10-12.

[3]施宝民,张振海,吴硕东,徐健,秦成坤.神经及内分泌因素在胆囊运动功能调节及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8,48(35).

[4]罗建飞,胡炜焰,严际慎.胆囊结石病人性激素受体及肠上皮化生的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7):494-494.

[5]王承党.胃肠激素对胃运动和排空的调节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1995(2).

论文作者:刘翼飞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胆囊疾病与中医情志变化及患者焦虑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刘翼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