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一池湖水,一石足以激起千层浪。一名优秀的老师总是善于通过互动来把课堂激活,把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切。在我们的科学课上,要不断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与无穷的奥秘。下面我就我在这几年的科学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捕捉生活点滴
科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辅助课堂教学,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科学课上体验快乐、感受亲切。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或者说是基础,但不应该成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和单一的课程资源。包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自然现象等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都是科学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我们可以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或重组。创设情境,让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这将是他们一生受益无穷的财富!
二、拉近距离,合理改变教法
一堂好课,是学生学得好。只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方法,形成了能力,受到了启发与教育,才算一堂好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打破陈旧教学观。在我的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教学生、教老师。为此,我坚决做到两点:
1.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善于收集不同的意见。
2.对学生的观点一般不做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就这样,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有信心有主见,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这正如一位教师所说:“教师应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平台,把主角让给他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靓丽,这样定会让学生心情如春风般灿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引导思考,提高学习深度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课堂要来的“实”,老师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动脑、动手、思考、讨论、展示,不是“水中捞月”,不是“空中楼阁”,学得活泼,练得扎实,思维开阔了,方法有门了,训练跟上了,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教学“通电的线圈”一课时,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了交流:一组学生提出:“电磁铁电流断开后就没有磁性了。”他们的说法得到了其他组同学的赞同。但有一组同学表示反对:“电流断开后,电磁铁的磁性没有消失。对这组同学的意见,有的同学表现出怀疑。而提出反对意见的那一组同学却表现得理直气壮,因为他们有事实。这组同学当众演示,没有操作失误之处。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那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因为当堂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便让学生回家继续研究。第二天,我收到了很多答案:有的说铁钉是钢做的,有的说铁钉有钢的成分,有的说应该把铁钉放在火上烧。不必说他们的答案是否解决了上节课我们的问题,单单是他们这种积极探究的态度,已经让我很是欣慰。
抓住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引导他们充分动脑,充分探究,使学生在亲切、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对事物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四、想问就问,问“活”科学课堂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问出了地球有引力;伽利略在教堂中偶然观察到摇摆不定的灯,问出了摆的等时性;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是当时世界23个未解决的数学难题中的一个大问题……没有问题的思考不是真正的思考,没有思考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教师应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大胆地提问,让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细节和悬念的“情景场”中,使教学活动细节的挖掘层层深入。
在“空气在哪里”一课实验探究中,学生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时,并没有停留在烧杯竖直没入水中,杯底的纸没有湿的表面现象上,而是不断地思考、发现新问题:“纸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去烧杯呢?怎样才能让水进去呢?”
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激发出学生新的思想火花。学生的学习不会因下课铃声而结束,学生乐于在这样的氛围中放心大胆地探究、学习。
五、放飞“亲切”,把课上到心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孩子当成平等交流的对象,真正走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动他们的心。首先,在说话方式上,只用我们一个简单的字眼就可以把我们和孩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这既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关注课堂上所有孩子的表现。当孩子正确表现时,你及时肯定他的表现,他知道自己做对了,就会更加信心十足。
科学原本亲切,把科学课上到学生的心里,用我们亲切的语言,用我们时时刻刻的微笑,用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科学课更加显现出韵味,让它真正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舞台!这是我们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不懈的追求。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科学课必将成为师生心灵的伊甸园!
论文作者:谢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亲切论文; 他们的论文; 同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