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_绕吉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_绕吉

绕吉(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第二完全小学 四川 得荣 627950)

摘要:素质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首先,它有利于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更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素质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冲击,进而加强素质教育的推行力度,因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局面。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62-01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广袤丰饶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同时也孕育了灿若星辰的民族文化。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较为落后,这导致教育的滞后性。这些年我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文化教育作了大量的调研,认为因地制宜地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对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的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学校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关系

要深化内部改革,使其更好地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们 知道,一所学校的领导班子的关系是否团结就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的建设,因而加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关系是尤为重要。在加强学校的领导关系建设中,要做好以下几点要求:1.要搞好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凝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要办好学校,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中,藏族教师和其他民族教师经常在一起工作,还有领导中也有少数民族同志,那么搞好团结及其重要了。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就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就有一所又好又快均衡发展的好学校。2.学校领导班子在搞好内部团结的同时,还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与他们要多次交流思想,这样就可以调动和激发教师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要搞好自身修养 外,在教师群中真正地做到表率和模范作用,这就充分地说明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关系到这所学校的好与坏。因此,我们要搞好了此项工作,就有力地推行了素质教育的有好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不但是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的紧迫任务,更是 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项不可推却的责任。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每一位教师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活动,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可以说,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因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少了这支力量,实施素质教育也许步履维艰,因此,稳定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缓慢,教师缺口大,从事教师队伍也不够稳定。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改行到一些效益好的单位或者行政部门工作;二是外流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三是安贫乐教的观念淡薄,教书育人的信心不强。教师质量的下降势必影响到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对劳动技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把它们有机地、巧妙地融入素质教育中,使之和学生的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相结合,将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对劳动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穿插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兴趣活动之中。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民间艺术动手性强、易操作等特点开设一些手工制作课,如民族编制、印染、剪纸、捏泥玩具、扎风筝等,或开设民族歌舞课、民族体育课等。这些活动似课非课,有趣味,既能锻炼小学生手、眼和脑的协调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进入中学,可更多地从审美角度、认识角度来教授,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大为增强,并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升到大学,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广,能从多角度分析民间艺术这种现象,成立协会或组织,有计划地走出去,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研究、整理和保护民间艺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各地方、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适合各自情况的课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最容易理解他们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本土特色极浓的民间艺术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资源宝库。把这一课题放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民间艺术是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沉积和智慧的创造,这种渗透了中华民族情感的艺术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民间艺术是源也是流,它是人民大众即时即地的艺术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它不仅一直在变化,而且在未来会逐渐转型。但只要有人民大众,就会有属于大众的民间艺术,因为这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要保护发扬它,就必须认识它、深入地研究它。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这既能促进人类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又能有力地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把素质教育与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举两得。

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独特的生产技能,如民族手工艺、纺织、印染、编制、歌唱、舞蹈等,非常丰富,把它们借助素质教育这个平台转化成生产力,就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四川一些地区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高收入,脱贫致富,改变当地的面貌。

素质是个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发展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关键,而素质的提高又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教育扶贫其实就是素质扶贫。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的教育,又要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致力于全民族整体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今,教育观念在转变,课程设置在改革,我们更应该关注、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论文作者:绕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_绕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