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一、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圣杰[1](2021)在《土地利用数据对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全球变暖,造成这一变暖趋势的主要因子是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带来的辐射强迫效应。碳循环研究就是要理清各个碳库和碳库间的通量过程。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其碳循环过程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显着影响。陆地植被是陆地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显着影响地面与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在气候、水文与生物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能够通过影响植被进而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和养分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评估地区环境和碳源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态植被模式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首先利用多模式模拟结果,对中国地区1980-2015年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和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碳循环模式对于驱动数据中的土地利用数据敏感性。由于模式一般默认采用全球性的土地利用数据HYDE(Historical Databas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而在中国区往往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对使用多源数据对HYDE在中国1980-2015年间的适用性进行评估,进一步修正模式的土地利用驱动场,选择了VEGAS模式,对中国地区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了对比模拟。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多模式的中国1980-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分析中国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可分为1980-1990年和1990-2015年两个阶段。在1980-1990年间整体表现为碳源,这主要是由植被碳库碳储量下降造成的。在此期间的释放了总量约为约0.17-2.7Gt C。在1990-2015年间,中国整体表现为碳汇,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增长共同促成了中国的碳汇,在此期间,生态系统总共吸收了约0.35-4.78Gt C。空间分布上,碳汇主要发生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和东南丘陵地区。1980至1990年间,我国的碳源主要发生在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等传统农业区。1990至2015年间,我国的碳源主要发生在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2)HYDE土地利用数据在我国的适用性HYDE不能准确及时的把握我国1980-2015年间的耕地和城市面积总量的动态变化。在空间分布上,HYDE低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农田扩张,高估了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田增长,个别时间段和特定地区甚至表现出与现实相悖的耕地面积变化方向。(3)优化土地利用驱动场后的VEGAS模式模拟结果1980-2015年间,我国的植被碳库减少了约0.03Gt C,同时土壤碳库增加了1.51Gt C,总有机碳库增长了1.49Gt C。以2002年为分界点,在2002年以前植被的碳蓄积量减少,土壤的碳蓄积量增加,2002年以后,植被碳库迅速增加且上升趋势显着,模拟结果显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规模约为0.13Gt C/yr,能够抵消同时期我国约9.1%左右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量(以2000s平均计)。假设未来情境下的模拟结果显示,至2030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将保持上述碳汇规模,年均总碳汇约在0.15Gt C/yr。

王浩男[2](2021)在《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文中提出松嫩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地,又是世界上盐碱地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面积日趋增加的盐碱地对当地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具有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了解及掌握其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驱动力,对于抑制盐碱地扩张、开发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过往研究存在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等问题,选用1950s至2010s(2018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数字高程数据、水文数据、气象数据、水利设施数据等,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规模人类开发以来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及驱动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有: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规律整体呈前期急速上升,中期缓慢上升,后期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松嫩平原内各个省份,市县等盐碱地的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异规律,具体表现为:(1)由各省来看,在1950s黑龙江省盐碱地面积占比最高,约达到松嫩平原总盐碱地面积的65%,随后1970s迅速下降至33%左右,吉林省盐碱地面积占比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内蒙古盐碱地面积占比无明显变化;(2)从各县市来看,各时期松嫩平原盐碱地主要集中在腹地(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黑龙江省大庆市等),盐碱地面积占比由内向外呈弱化趋势。大规模人类活动以来,松嫩平原盐碱地与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规律存在以流域为单位的分异现象。嫩江-松花江主河道、安肇新河与霍林河流域呈现盐碱地分布面积前期快速增长、中期缓慢上升与后期有所下降的变动趋势,乌裕尔河流域中期就开始下降,而洮儿河流域则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具体表现如下:(1)前期,洮儿河流域的新增盐碱地按照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主要由湿地、旱田与草地转换而来,而其他流域主要由草地、湿地与旱田转换而来。(2)中期,洮儿河与霍林河流域新增盐碱地主要由草地转化而来,而其他流域则主要来自于水体与湿地。(3)后期,松嫩平原盐碱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化为草地与水体,有两个流域与整体不同,乌裕尔河流域盐碱地主要转化为旱田,洮儿河流域盐碱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草地转化而来。松嫩平原盐碱地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人造水利工程及耕地等的影响,间接受气候作用的影响,具体如下:(1)1950s以来,松嫩平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规模的开发行为使得松嫩平原耕地面积激增;(2)出于农业生产与居民生命安全的考量,各流域上游修建了水库及灌溉设施,下游建筑河流堤坝,使下游低平原地区缺少河水补给,使盐碱地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出露;(3)低平原地区的旱田、草地、湿地与水体下部潜伏着暗碱层,由于干旱缺水,暗碱层逐渐上移至地表,转化为盐碱地;(4)1990s以来,松嫩平原开始兴建引、灌、蓄、排等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引入水量充沛的河流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湿地补水、草场灌溉等工作,区域盐碱地发生逆转;(5)区域气候长时间存在波动趋势,对流域内盐碱地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但相较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气候只是次要因素。

张磊[3](2020)在《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相邻各国开放与协作程度的加深,多国地缘政治经济交界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态势及生态风险状况均已发生显着转变,并已逐步成为当前LUCC及生态风险研究的热点地区,加强对此类区域LUCC及生态风险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与东盟接触地带已经形成的唯一多国地缘经济区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为例,依托GIS、RS及FRAGSTATS等技术支持,通过构建重心测度、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及灰色预测等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格局态势、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对研究区生态风险状况及时空演变进行评估,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态势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促进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路径与准则。发现:(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以林地、耕地及灌丛为主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随时间演进,研究区耕地及建筑用地等地类迅速扩展而林地、灌丛等的转出态势初显且四国段间各地类的结构组成与变动亦均有所异同;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各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质心与变动轨迹均有所不同且各地类间的相互转化较为显着,18年间,研究区的主要用地变动类型经历了由灌丛、耕地转为林地为主向林地、灌丛转为耕地为主的转变;随时间演进,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转类过程持续变差且变动幅度有所提升,土地利用/覆被的宏观生态状况持续恶化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与国别分异。(2)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速度显着减慢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随时间演进,四国段间的差异有所扩大;研究时段内,林地、灌丛及耕地分布区的空间变化剧烈程度均显着高于其他地类,随时间演进,各地类空间变化活跃度的大小与差异均有所下降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差异;18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持续上升,且中、泰两国段显着高于老、缅两国段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均衡度与均质性亦均持续增强,其中泰国段最高而老挝段则相对较低;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两尺度上看,研究全区及四国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间的景观格局指数大小及变动态势均存在一定的时空分异,且在不同尺度上各景观格局指数变异程度的大小及国别分异亦均较为显着;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的驱动力系统错综复杂,整体可分为自然驱动及人类活动等不同层面,海拔、坡度、行政中心、交通道路、地缘约束及主体驱动等因素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分布格局及变化态势有显着影响。(3)随时间演进,研究全区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持续扩大且增幅有所提升而四国段间ERI变动的国别分异则较为显着;18年间,研究区生态风险等级不断提升,259个网格单元ERI的变动以整体提升型为主,各类网格单元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各生态风险等级区的面积占比、转类态势及空间分布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动特征而各网格单元的ERI则呈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同”态势,研究时段内,LL(低-低)集聚型网格单元用地面积占比持续最大但主导性有所下降而随时间演进研究区ERI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则整体减弱;2018年,研究区各地类主要分布区的生态风险等级均相对较高且国别分异显着,其中泰国段整体最高而老挝段则相对较低,随时间演进,各地类主要分布区内不同生态风险等级区域的面积占比与空间分布均显着变动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4)2027年研究区的土地覆被将继续以林地、耕地及灌丛为主,但三地类的主导性有所减弱;2018-2027年,研究区耕地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幅将显着高于其他地类而林地的转出态势将更加明显,土地利用/覆被构成及变动的国别差异亦将持续显着;2018-2027年,研究全区及四国段的生态风险状况均将有所恶化但变动幅度不同,至2027年泰国段的ERI将最高,缅甸段次之,而中、老两国段则将相对较低;2018-2027年间,研究区各网格单元的ERI将整体提升,依据变动幅度与空间分布差异可分为生态风险下降型、小幅提升型、中幅提升型及大幅提升型等四类。(5)为促进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风险的降低防控,要在坚持国别分异性、多主体参与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动态性与渐进性、互利性与民生性及可持续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合理规划、生态优先,加强协调、跨境合作,优化布局、适度调控,“取”“补”结合、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多方主体参与、破除地缘约束,分清层次、有的放矢及完善机制、提前预警等路径与措施。

田俊峰[4](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梁旻轩[5](2020)在《莫莫格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莫莫格湿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吉林省西部最大的自然湿地保留地,每年有上百余种水禽在此栖息繁殖,是水鸟迁徙途中重要的―中转站‖。同时,湿地对于区域内水源涵养的补给和生态系统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甚至丧失。湿地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有关学者在湿地景观、水文、植被、生态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研究,然而,从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基于图像分割方法系统研究莫莫格湿地景观年内和年际变化依然较少,对湿地多年来景观变化和驱动力缺乏深入理解,不利于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因此,本文以莫莫格湿地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研究区近35年来(1981年、1989年、2000年、2009年、2016年)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卫星遥感数据,基于1981-2016年5期共34景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自动提取研究区中的湿地信息。借助ArcGIS、FRAGSTATS、ENVI等操作平台从类型面积、景观结构和湿地功能的角度,利用湿地空间结构、转移特征、植被覆盖度、景观破碎度等方面对1981-2016年的莫莫格湿地的景观变化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分析造成莫莫格湿地时空变化及集聚特征的原因;并利用景观指数的计算,从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揭示湿地景观格局特征随自然、人为因素所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类型面积年际变化看,与1981年湿地面积相比,每个时期的湿地面积都在减少。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从1981年的66.24%降至为2016年的47.93%。其中,沼泽湿地作为莫莫格保护区第一大湿地类型,从1981年占总面积比例的55.33%减少至2016年的27.22%。耕地面积扩张是湿地丧失的首要因素。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从1981年的27.57%上升至2016年的44.08%;从年内变化看,湿地面积最大的季节在春秋两季。1981-1989年湿地景观差异明显,尤其是夏季,在沼泽湿地和水体间发生剧烈的转换。(2)从景观结构上看,选取类形尺度和景观尺度上相应指标从分维数、景观破碎化和景观聚集度方面来分析莫莫格湿地景观变化。从类型尺度上看,不同类型景观分维数变化趋势相同,斑块形状从简单趋向复杂,斑块聚集度低,景观趋于破碎化。且沼泽湿地的景观变化最大,斑块形状最复杂,连通性降低;从时间尺度上看,1989年分维数最小,1989-2009年间分维数逐年增加,2009-2016年间分维数呈现减少态势,受干扰程度缓解。而景观破碎度指数看,1981-2016年间斑块个数逐年增加、区域景观破碎度加剧,而景观斑块间的聚集度降低、连通度变差。(3)从功能变化上看,春秋两季莫莫格湿地植被作为水鸟的食物和栖息地吸引着大量的鸟类,春秋季的湿地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变化表明:1981年雨季的NDVI值高于其他年份,2016年旱季的植被覆盖度优于其他年份,且区域内的植被覆盖度值连年上升,最大的NDVI值出现在2016年;从空间变化看,在莫莫格保护区东侧的嫩江流域,湿地NDVI变化速率连年增长且变化率大;而莫莫格保护区西侧的湿地速率连年降低。旱、雨两季的植被覆盖度也呈现不同态势。(4)从整个研究区来看,2000-2009年间湿地退化的速率最快,其中沼泽湿地退化最快年份是在1989-2000年。通过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莫莫格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1989-2009年间,人类活动驱动因素阻滞了莫莫格原湿地的正常发育,随着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日益剧烈,对其发育影响也日趋复杂化。湿地景观变化与人类活动强度密不可分,连年增长的耕地是当地沼泽湿地退化的最主要人类活动因素。本研究抓住湿地景观变化和湿地退化继发的环境问题,从景观格局的特征变化中,加强分析了莫莫格湿地年内的景观时空演变规律,并根据年内、年际的景观格局特征提供应用参考,增加了对莫莫格湿地的认识,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基础。

赵梦溪[6](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黑龙江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植被覆盖变化与区域地表生态系统直接相关,也是评价区域生态的关键指标,因此准确获取植被覆盖状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动态监测植被资源的重要基础。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研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焦点,其中获得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变化信息是研究的前提。虽然遥感影像的时空分辨率的提高为分析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但是同样带来数据量大、影像解译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和大尺度植被资源清查资料空间化较难等问题。因此,本文探究基于Landsat影像时间序列的植被覆盖变化检测方法,并从气候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这两个因素对于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传统遥感影像分析中的流程是数据获取、预处理、信息提取、地学分析。这种流程在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分析存在数据获取难、数据量大、解译处理效率低等缺点。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存储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并具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以及可以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整合并进行分析等优势。因此本文利用GEE平台对黑龙江省2003~2018年植被覆盖状况进行时空变化的分析,利用阈值法和线性回归法分别对2003~2018年黑龙江省植被覆盖变化进行直观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的差异进行解释。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植被覆盖明显增加,年均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缓慢波动上升,增长幅度较小。从空间分布上看,哈尔滨市周边地区由于城市化建设占用耕地草地导致植被覆盖有明显减少;东部完达山,西北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覆盖明显增加。2.气温、降水作为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因素,对植被覆盖有关键影响。本文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 16年间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黑龙江省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结果,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在像元尺度上分析植被覆盖对气候因素响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气温与降水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呈现空间差异性,植被覆盖与气温呈正相关区域占总的研究区域面积的51.48%,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植被覆盖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区域占52.69%,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东部完达山地区。3.基于GEE平台利用CART决策树对黑龙江2003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类,并进行精度检验。通过叠加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与植被覆盖变化结果,分析植被覆被变化转换为的土地覆被类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两个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公共驱动因子(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分析了年际驱动强度。社会经济因素对城镇建设用地相对于耕地和林地的影响更为明显,影响黑龙江省三种土地类型变化的驱动力在逐渐加强。

张斯屿[7](2019)在《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1992—2015)》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前后,东北地区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期在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寻求平衡点。因此,如何准确的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制定合理的森林规划与管理对策,可以在生态恢复与保护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本研究以东北地区1992-2015年每年的土地利用及植被归一化指数数据为基础,通过CASA模型、USLE模型和In VEST模型,在校正不同模型的参数后,对东北地区每一年的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产力(NPP)、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进行了模拟,并采用CV(coefficient variation)、MK(Mann-Kendall test)、TS(Theil–Sen Median trend)、Hurst、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法明确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旨在科学地表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趋势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5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初见成效,森林面积显着增加。增加的森林主要源于耕地、草地和稀疏植被。此外,由于农业的发展以及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草地和耕地的相互转化相对较剧烈,草地和耕地转化区域主要位于松嫩平原。(2)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系统质量。主要表现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此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植被覆盖度稳定性有所提高(稳定状态面积较1992-1995年提高了42.98%),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以增加为主。(3)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得到改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NPP均值年际变化在2000-2015年呈波动中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0016 a-1,2000-2015年空间分布上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76.14%NPP得到改善;土壤保持量均值年际变化由1992-1999年的减少趋势(-1.17a-1),变为2000-2015年增长趋势(14.58 a-1);水源涵养量均值年际变化由1992-1999年的减少趋势(-5.36a-1),变为2000-2015年增长趋势(8.43 a-1),空间分布上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92.86%水源涵养量呈改善趋势。(4)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值优于非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空间分布上,NPP、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平均值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域相对较高;呼伦贝尔、松嫩平原和赤峰等区域NPP、土壤保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相对较差,草地、耕地和稀疏植被是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5)东北地区NPP、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之间均为协同关系,且土壤保持量与水源涵养量间的协同关系显着性极高;东北地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相对重要区,仅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6.83%,并且主要分布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本研究全面系统的对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不仅量化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演变规律和年际变化趋势,而且可以为天然林保护工程未来的实施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

欧阳玲[8](2017)在《基于遥感和SVM模型的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土地资源,是人类食物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给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结合遥感及实测数据,开展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对于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保证耕地生产力总量不减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2000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牵引,当地政府实施了重大土地整理工程,耕地的数量及土地覆被类型与耕地之间的转换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耕地质量产生了显着影响。本文选择松嫩平原南部为研究区,以土壤实测数据、Landsat TM/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MODIS遥感数据集等为主要数据源,根据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原理构建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首先,根据2000年和2013年耕地空间分布数据,对松嫩平原南部的耕地数量及耕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其次,以Matlab为平台,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以耕地质量分类为输出目标,开发了SVMGUI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对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最后对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植被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3年期间,吉林省中西部耕地总量稍有增加,面积由5.61×104km2增加到5.64×104 km2,其中旱田面积增加645 km2,水田面积减少350 km2。研究区耕地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显着的区域分异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西部增加、东部减少的趋势;新增耕地最主要来源于湿地(66.04%)和草地(21.12%),传统耕作区(主要为城市周边)耕地大面积减少,其中45.08%转化为人工表面;水田与旱田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剧烈。湿地被开垦的速度远远高于退耕还湿的速度,“退耕还湿还林还草”与耕地面积扩张的矛盾在松嫩平原南部仍然突出。(2)耕地质心逐渐向西北方向平移,其中水田质心偏移距离最大。研究区耕地景观指数均有波动,耕地生态系统景观优势度持续增加,形状逐步趋于规则化,耕地景观聚集度增高,碎化程度减小,旱田景观优势度提升,水田景观优势度减弱。(3)以Matlab为平台,基于SVM构建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析可知,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大都在中上等水平,质量等级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近14a来,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优质耕地流失严重,劣质耕地净增加,其中优质水田减少最多,净减少的耕地为一、二等地,其中一等地净减少305km2,长春占96%,净增加的耕地是三、四和五等地,分别为235、148和218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存在突出的占优补劣问题。(4)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NDVI、NPP、FVC、EVI之间密切相关,结果显示R2分别为0.29、0.41、0.3、0.39、0.31,均呈显着相关,根据遥感数据作物的长势和实际产量间接评价耕地质量成为可能,为后期基于遥感研究耕地资源动态监测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思路。(5)松嫩平原南部建设用地扩张导致优质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仅长春市城区建设用地占研究区优质耕地资源净减少的78.06%;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另一驱动因素;西部地区的劣质耕地呈净增加趋势,研究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等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耕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力。

陈晓江[9](2016)在《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泊是地球表层各级系统、各级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地球水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湖泊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盐碱湖泊是湖泊发育的后期阶段,约占地球湖泊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湖泊数量较多,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有着决定性作用。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两大盐碱湖泊群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是一敏感、特殊的生态过渡带,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本课题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湖泊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研究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应用熵理论分析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运用遥感数据(R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气候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理论的具体指导下,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动态变化的影响;第三,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典型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物种构成、密度和群落结构,深入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四,引用熵理论分析评价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群动态变化特征: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在研究时间序列范围内,从1980年~2012年,湖泊面积大于1 Km2湖泊数量由8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或干涸共26个,损失率达31.33%;湖泊水域面积由334.52 Km2减少到234 Km2,湖泊面积损失100.52Km2,损失率达30%。从1980年~1995年,湖泊数量由83个增加为93个,新增湖泊数量为10个;湖泊面积由334.52 Km2增加到372.13 Km2,增加面积37.61 Km2。从1995年~2012年,湖泊数量由9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数量为36个;湖泊面积由372.13Km2减少为234 Km2,减少量为38.13 Km2。湖泊这种动态特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湖泊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气候驱动因子,研究课题选取了196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区域气候总趋势趋向变暖,研究区域气温动态变化幅度增幅范围在0.45℃/10a~0.6℃/10a之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08℃/10a;降水量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在1960s降水量波动较大,从1968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上,降水量的整个趋势的线性拟合递减率值为4.16mm/10a。灰度关联分析,降水量、气温与湖泊面积变化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值。3、人类活动干扰是湖泊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所以土地利用动态能够充分揭示出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的研究,得出结论:在198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增加的土地覆盖类型主要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加的数量分别为:1367.03 Km2、424.96 Km2、204.46 Km2,减少的土地覆盖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耕地,减少的数量分别为1991.57Km2、156.291Km2;面积变化显着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33年的时间序列上,草地面积增加了1367.03 Km2,未利用土地类型减少了1991.57Km2。其中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通过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地动态度分析,湖泊动态变化主要在1995-2012年时间序列上,动态度为3.3%。4、景观格局分析可以较好地在区域尺度上揭示鄂尔多斯地区湖泊的动态特征。通过景观格局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以草地和沙地为主要景观构成,其次为耕地、林地,总体上是以草地和沙地两大类型构成的基质,辅以耕地和林地的交错景观格局,其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小,构成形似补丁状或带状散布于其中。鄂尔多斯地区景观结构主要是草地、沙地、平原区的耕地、盐碱地为主,其景观功能以此结构类型为基础的;其中湖泊景观比例值很小分别为0.0044(1980年)、0.005(1995年)、0.0041(2012年),三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景观破碎度最小值为1.1(1995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值为0.91Km2(1995年)。5、在区域尺度上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选取了六个典型湖泊,通过分析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来揭示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通过对采集水样在实验室镜检,共鉴定出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为5门28属40种,其中蓝藻门8属11种,绿藻门11属16种,硅藻门7属9种,裸藻门1属3种,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是广生性种类,六个样湖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依次为:浩通音查干淖尔5门20属25种,红碱淖5门19属24种,其和淖尔4门15属16种,察汗淖尔3门8属10种,哈日芒乃淖尔2门3属4种,巴嘎淖尔2门2属3种。湖泊水体pH为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湖泊水体盐度是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6、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选取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验生态调查方法,结合浮游植物功能群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其中红碱淖浮游植物种群按照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共划分为14个功能群:x1/x2/w1/TD/C/J/M/G/Wo/MP/H1/P/S2/Tc,季节变化动态为:J/X1/x2/W1/P/TD/C/M(夏季)→G/P/X1/W1/Wo/MP/H1/TD/S2/Tc(秋季);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X1/F/P/D/W1/Wo/J/Tc,其中季节动态为X1/Tc/J/P/W1/F/D(夏季)→X1/Tc/J/P/W1/F/D/Wo(秋季)。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功能群主要是受到pH、总离子度(Tds)、电导率(CON)升高的胁迫,其中pH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7、湖泊生态系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结构中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其动态是一个由信息流驱动下各组成成分与环境耦合在一起的自组织过程,熵是复杂系统正确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工具。为了科学地分析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状况,所以在评价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中引用熵函数理论分析是科学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信息熵模型,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典型湖泊综合信息熵值依次为HT(浩通音查干淖尔)<BG(巴嘎淖尔)<HJ(红碱淖尔)<QH(其和淖尔)<HR(哈日芒乃淖尔)=CH(察汗淖尔),即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的比较顺序。根据关注因子不同,分别作了关注多个因子和不同因子给予不同权重时的综合信息熵分析,结果显示为:当考虑浮游植物和湖泊面积两项指标时,熵值大小顺序为:QH<CH<HR<HT<BG<HJ, HJ(红碱淖)熵值最大。通过比较鄂尔多斯地区1980年、1995年、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信息熵,依次为1980年(2.74)、2012年(2.71)、1995年(2.54),年际之间的熵值差值很小,说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近33年里是相似的,但是根据信息熵计算其土地利用均匀度为:1980年(0.598)、1995年(0.56)、2012年(0.6),数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大的波动,人类活动加强了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动态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其变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尤其人类活动干扰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鉴于湖泊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本研究更加系统地掌握内陆干旱区盐碱湖泊的变化与驱动机制,为干旱-半干旱区内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理论作出重要补充,加强了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在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左一龙[10](2015)在《松嫩平原LUCC空间差异性分析》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松嫩平原为研究区,采用1980、1995、2000、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将土地里利用和覆被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未利用地和沼泽湿地7种类型,分析了松嫩平原的LUCC的空间差异性,包括自然分区的变化过程和其驱动因子。因为松嫩平原无论是农业生产价值、社会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有着具足轻重的意义,所以对松嫩平原LUCC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松嫩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被分为7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林地、草地和居民地。耕地面积持续增大;林地先减小后增加;草地一直在减少;水域面积是持续缩减的状态;居民地持续扩张中;沼泽湿地是在持续萎缩的状态;未利用地面积的波动幅度较大,不稳定。耕地、草地、居民地的面积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三自然区;林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四自然区;水域的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五自然区;湿地则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区。(2)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显示出:在所研究的时间区间内耕地增长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居民地的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草地的减少速度是先增加后减少;林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林地增加速度逐年上升;沼泽湿地在后10年的减少速度极快;水域的减少速度逐年加快。30年间松嫩平原土地变化速度在不断的增加,速度变化趋势是由松嫩平原西部地区转向东部地区。经转移矩阵可知:草地、水域、湿地、林地对耕地增加贡献最大;耕地和草地对建设用地贡献最大;未利用地的增加,贡献最大的为草地、水域和湿地、耕地。由此可见,草原退化,湿地和水域大面积萎缩,盐碱地沙地增加,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在板块水平上显示出:(3)通过SPSS的主成分分析和GWR模型来揭示松嫩平原LUCC的驱动因子。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口增长、年降水量、农业发展;草地减少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变化、农业生产等;居民地增加的驱动因子是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发展;沼泽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是降水、人口增加和农业的发展;林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农业的大力发展;水域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降水和第二产业总产值;未利用地变化不是很明显。

二、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利用数据对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多模式中国碳源汇模拟结果研究
    3.1 研究区碳库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研究区碳库的年际变化特征
    3.3 研究区碳源汇的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YDE数据集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4.1 中国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
    4.2 中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
    4.3 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时间变化
    4.4 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空间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土地利用驱动场后的模式模拟结果研究
    5.1 研究区碳库的年际变化特征
    5.2 研究区碳源汇的时空分布特征
    5.3 研究区未来碳汇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盐碱地景观格局遥感信息提取
        1.2.2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1.2.3 松嫩平原盐碱地时空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收集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范围
        2.1.2 水文条件
        2.1.3 气候
        2.1.4 经济社会状况
    2.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2.2.1 盐碱地信息提取
        2.2.2 研究区相关数据
第3章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3.1 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分析指标
    3.2 松嫩平原盐碱地整体演化规律
    3.3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规律
        3.3.1 省级盐碱地演变空间分异规律
        3.3.2 地市级盐碱地演变空间分异规律
        3.3.3 市县级盐碱地演变空间分异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4.1 驱动力分析指标
    4.2 各流域盐碱地与其他地物类型间转化
        4.2.1 嫩江-松花江主河道流域
        4.2.2 乌裕尔河流域
        4.2.3 安肇新河流域
        4.2.4 洮儿河流域
        4.2.5 霍林河流域
    4.3 各流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4.3.1 嫩江-松花江主河道流域
        4.3.2 乌裕尔河流域
        4.3.3 安肇新河流域
        4.3.4 洮儿河流域
        4.3.5 霍林河流域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1.1.2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1.1.3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典型性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2.2 生态风险评价(ERA)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风险关系研究进展
        1.2.4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研究进展
        1.2.5 跨境/跨流域合作区LUCC及 ERA研究进展
        1.2.6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6 研究创新与特色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2.1.1 研究区选择
        2.1.2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1.3 社会发展概况
        2.1.4 地缘环境与战略区位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数据
        2.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第3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3.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分析
        3.1.2 土地利用/覆被国别差异分析
    3.2 土地利用/覆被时间分布格局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动分析
        3.2.2 基于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分析
    3.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格局
        3.3.1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演变分析模型
        3.3.2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变化
        3.3.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及变化图谱
        3.3.4 基于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覆被转类分析
第4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评价方法
        4.1.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4.1.3 土地利用/覆被程度变化特征分析
        4.1.4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4.2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与指标选取
        4.2.2 斑块类型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3 景观水平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4 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异程度分析
第5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自然驱动因素
        5.1.1 海拔因素
        5.1.2 坡度因素
    5.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5.2.1 行政中心因子
        5.2.2 交通驱动因子
    5.3 地缘约束机制
        5.3.1 四国段基础国情的不同
        5.3.2 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欠佳的市场环境
        5.3.3 逐步抬头的民族主义情绪
        5.3.4 潜在的民族及宗教冲突
        5.3.5 域外大国及非政府组织的干扰与涉入
    5.4 主体驱动因素
        5.4.1 宏观政策驱动
        5.4.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4.3 地缘区位优势促进
        5.4.4 重大合作项目推动
第6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6.1 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
        6.1.1 生态风险指数模型构建
        6.1.2 生态风险小区划分
        6.1.3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6.1.4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6.2 生态风险总体演变分析
        6.2.1 景观干扰演变分析
        6.2.2 景观损失演变分析
        6.2.3 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6.3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演变分析
        6.3.1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时序变化分析
        6.3.2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空间结构分析
        6.3.3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空间关联分析
    6.4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演变分析
        6.4.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现状分析
        6.4.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时间演变分析
        6.4.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空间演变分析
第7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的预测与优化
    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的模拟与预测模型构建
    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分析
        7.2.1 土地利用/覆被本底与格局模拟分析
        7.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分析
    7.3 生态风险预测分析
        7.3.1 生态风险总体预测分析
        7.3.2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预测分析
    7.4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路径与准则
        7.4.1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准则
        7.4.2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优化路径与管理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相关概念
    2.2.1 土地利用形态
    2.2.2 土地利用转型
    2.2.3 概念辨析
2.3 基础理论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3 远程耦合理论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3.1.2 发展历史
    3.1.3 功能分区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3.2.2 人口变化
    3.2.3 城镇化进程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7.2.1 国家宏观背景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莫莫格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2.1 湿地信息的提取与遥感监测
        1.2.2 湿地景观变化
        1.2.3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1.2.4 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
    2.2 主要生态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 遥感影像数据
        3.1.1 遥感数据获取
        3.1.2 遥感数据处理
    3.2 气候数据
    3.3 建立湿地分类体系与信息提取
        3.3.1 湿地分类体系构建
        3.3.2 土地覆被信息提取
    3.4 NDVI数据
        3.4.1 最大值合成法
        3.4.2 趋势分析法
        3.4.3 植被覆盖度
    3.5 景观指数选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莫莫格湿地景观动态变化
    4.1 景观年际变化分析
    4.2 湿地面积年际变化
    4.3 湿地类型转移动态分析
    4.4 湿地面积年内变化分析
    4.5 湿地覆被类型转移动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莫莫格湿地景观指数分析
    5.1 莫莫格景观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5.2 莫莫格湿地类型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5.3 莫莫格人类活动类型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莫莫格湿地植被变化
    6.1 湿地NDVI变化
    6.2 湿地雨季NDVI变化分析
    6.3 湿地旱季NDVI变化分析
    6.4 湿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莫莫格湿地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7.1 人类活动类型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7.1.1 人类活动面积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7.1.2 人类活动类型对景观指数的影响
    7.2 水库建设对湿地草甸化的影响
    7.3 油田建设对湿地功能的影响
    7.4 生态工程对莫莫格湿地的恢复
    7.5 自然因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建议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黑龙江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数据背景下的遥感研究发展趋势
        1.2.2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3 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
    1.3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1.4.1 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1.4.2 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的关系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数据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GEE平台简介
    2.3 数据预处理
        2.3.1 基础数据获取
        2.3.2 数据预处理
    2.4 主要研究方法
        2.4.1 植被覆盖反演方法
        2.4.2 地类覆盖变化检测方法
        2.4.3 相关性分析法
        2.4.4 土地利用分类类别建立方法
        2.4.5 CART决策树
        2.4.6 分类结果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3.1 提取时序NDVI
    3.2 NDVI总体时间特征分析
    3.3 NDVI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4 2003~2018年黑龙江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4.1 基于阈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变化
        3.4.2 线性回归分析植被覆盖变化趋势
    3.5 本章小结
4 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 黑龙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4.1.1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4.1.2 黑龙江省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4.2 气候对黑龙江省植被覆盖的影响分析
        4.2.1 气温对黑龙江省植被覆盖的影响分析
        4.2.2 黑龙江省植被覆盖与降水的相关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社会经济对黑龙江省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作用
    5.1 基于GEE的土地覆盖分类
        5.1.1 分类类别确定和训练样本
        5.1.2 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分析
        5.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空间分布特征
    5.2 人类活动对黑龙江植被覆盖的影响
        5.2.1 主成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19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3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况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东北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评估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时间演变特征
        3.2.1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时间演变特征
        3.2.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3 东北林区空间变化特征
        3.3.1 1992-2000 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
        3.3.2 2000-2015 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GIMMS NDVI数据校正
    4.2 研究方法
        4.2.1 变差系数
        4.2.2 变化趋势
        4.2.3 Hurst指数
    4.3 结果分析
        4.3.1 NDVI空间分布
        4.3.2 NDVI年际变化
        4.3.3 NDVI波动特征
        4.3.4 NDVI变化趋势
        4.3.5 NDVI变化持续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5.1 数据汇总
    5.2 研究方法
        5.2.1 CASA模型
        5.2.2 模型参数校正
        5.2.3 NPP变化趋势分析
    5.3 结论分析
        5.3.1 模型精度验证
        5.3.2 NPP空间分布
        5.3.3 NPP年间变化
        5.3.4 NPP变化趋势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土壤保持量估算
    6.1 数据汇总
    6.2 数据处理
        6.2.1 土壤保持模型
        6.2.2 模型参数计算及修正
        6.2.3 土壤保持量等级区划
    6.3 结果分析
        6.3.1 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
        6.3.2 土壤保持量年际分布
        6.3.3 土壤保持量等级变化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水源涵养量估算
    7.1 模型数据来源
    7.2 研究方法
        7.2.1 水源涵养模拟
        7.2.2 基于InVEST模型的产水量模拟
        7.2.3 模型参数校正
        7.2.4 分析方法
        7.2.5 模型精度验证
    7.3 结果分析
        7.3.1 模型精度验证
        7.3.2 东北地区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7.3.3 水源涵养量年际分布
        7.3.4 水源涵养波动性
        7.3.5 水源涵养变化趋势
        7.3.6 水源涵养可持续性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8.1 研究方法
        8.1.1 东北地区生态服务协同与权衡作用
        8.1.2 东北地区生态服务综合评估
    8.2 结果分析与讨论
        8.2.1 不同生态服务权衡与协同作用
        8.2.2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东北地区1992-2015年NDVI空间分布图
    附录2 东北地区1992-2015年NPP空间分布图
    附录3 东北地区1992-2015 年土壤保持空间分布图
    附录4 东北地区1992-2015 年水源涵养空间分布图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遥感和SVM模型的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二、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三、GIS、R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总体技术路线
        三、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地理条件
        三、松嫩平原南部耕地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二、景观格局分析
        三、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模型
        四、误差检验方法
        五、SVM模型
第三章 主要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第一节 土壤数据采样及实验测定
        一、野外调查与采样
        二、土壤数据的实验室测定
    第二节 遥感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一、土地覆被数据
        二、MODIS遥感数据集
    第三节 其他数据收集与处理
        一、地貌数据
        二、地形数据
        三、水系数据
        四、气象数据
        五、实地调查数据
第四章 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模型
    第一节 耕地质量评价流程
    第二节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的划分
    第三节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耕地质量评价因子的选取
        二、评价指标的分级
    第四节 评价指标空间插值方法及精度验证
        一、土壤样点数据的检验
        二、空间插值方法精度验证
    第五节 基于SVM的耕地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一、基于Matlab的耕地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
        二、数据标准化
        三、确定模型结构
        四、选择核函数
        五、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松嫩平原南部耕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第一节 耕地景观制图与特征分析
        一、松嫩平原南部土地覆被空间制图与特征分析
        二、松嫩平原南部耕地空间制图与特征分析
    第二节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一、耕地面积变化
        二、耕地景观格局空间变化
    第三节 水田与旱田转化特征分析
        一、旱田转化特征
        二、水田转化特征
        三、水田与旱田转化的驱动因素
    第四节 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一、耕地景观斑块变化特征分析
        二、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第一节 耕地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一、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制图
        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一、耕地质量空间地域变化分析
        二、耕地质量空间行政区域变化分析
    第三节 粮食产量与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一、松嫩平原南部粮食产量分布
        二、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第四节 NDVI、NPP、EVI、FVC与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一、NDVI、NPP、EVI和FVC空间分布特征
        二、耕地质量与NDVI、NPP、EVI、FVC的空间相关分析
    第五节 耕地质量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一、耕地流失驱动因素
        二、耕地增加驱动因素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湖泊动态研究
        1.1 国内研究进展
        1.2 国外研究前沿
        1.3 干旱区湖泊动态研究
    2. 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研究
        2.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2.2 土地利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2.3 景观格局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3.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评价研究
    4.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1.3 研究区湖泊概况
        1.4 研究区气候特征
        1.5 研究区资源概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湖泊动态特征
        2.2 湖泊动态驱动因子分析
        2.3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2.4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2.5 气象数据
        2.6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3. 数据分析
        3.1 灰色关联分析
        3.2 滑动平均法分析
        3.3 Mann-Kendall检验法
        3.4 小波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时空动态
        1.1 湖泊动态的生态地带性特征
        1.2 湖泊动态的行政区域特征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湖泊动态的关系
        2.1 气温年际动态特征
        2.2 降水量年际动态特征
        2.3 太阳辐射年际动态特征
        2.4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2.5 蒸发量对湖泊的影响
        2.6 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第三节 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3.1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格局与动态
        3.2 土地利用/覆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3.3 鄂尔多斯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3.4 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动态的影响
    第四节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4.2 浮游植物密度
        4.3 浮游植物多样性
        4.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 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
    第五节 基于信息熵函数的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5.1 信息熵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5.2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驱动力
    2.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3. 湖泊生态系统的熵理论分析
    4.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对策和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表一. 红碱淖浮游植物名录表(2014年)
    表二. 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名录表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松嫩平原LUCC空间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课题来源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波段合成
        3.2.2 几何纠正与图像增强
    3.3 遥感影像解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LUCC变化及空间差异性分析
    4.1 LUCC指标选定
        4.1.1 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
        4.1.2 土地利用程度指标
        4.1.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指标
    4.2 土研究区分区
        4.2.1 分区方法
        4.2.2 分区情况概述
    4.3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比分析
        4.3.1 面积变化
        4.3.2 速率变化
        4.3.3 地类转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5.1 空间格局指标选定
        5.1.1 斑块面积指标
        5.1.2 斑块数量指标
        5.1.3 斑块密度指标
        5.1.4 最大斑块指数指标
        5.1.5 景观形状指数指标
        5.1.6 斑块类型百分比
        5.1.7 面积周长分维数
    5.2 空间格局指数的计算
    5.3 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第6章 研究区LUCC驱动力分析
    6.1 定性分析
        6.1.1 气候因子分析
        6.1.2 地形地貌及土壤因子分析
        6.1.3 人口因子分析
        6.1.4 国家政策制度因子分析
    6.2 定量分析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GWR模型的构建、运算及检验
        6.2.3 各影响因子对研究区LUCC影响程度的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利用数据对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影响的研究[D]. 周圣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D]. 王浩男.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D]. 张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5]莫莫格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梁旻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黑龙江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D]. 赵梦溪.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1992—2015)[D]. 张斯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3)
  • [8]基于遥感和SVM模型的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D]. 欧阳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10)
  • [9]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 陈晓江. 内蒙古大学, 2016(08)
  • [10]松嫩平原LUCC空间差异性分析[D]. 左一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